这个五一作为业余裁判吹了几场校园足球邀请赛,也近距离接触到了校园足球的小球员。有以下几点感悟,想跟球迷兄弟和俱乐部(也许看不见)交流几句:民间小学有不少好苗子,相对于初中生,6~12岁的小学生可塑性更强。但是这些好苗子缺乏好教练及科学系统化训练,比如一个11岁小球员,组织、盘带非常出色,场上大局观非常好。教练说恒大足校看上过他,但是一年四五万的学费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我私下问他:你有点瘦小,父母平时给你补钙、喝牛奶、吃牛肉吗?孩子摇摇头说很少。听到这话心里特别酸楚。多少好苗子,被高昂的学费和足校的门槛挡在了外面。另外恒大足校能到河南的一个小县城选苗子,而我们建业足校的球探呢?现在校园足球正在蓬勃开展,我们俱乐部的球探能否把选材的眼光放的更远一点呢?毕竟单单依靠郑州、洛阳两个城市的孩子太有局限性了。对于农村能吃苦、家庭条件差的孩子,能否在上学、训练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和安排呢?希望足球同行能多发现河南本土好苗子,为建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本土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