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参变量吧 关注:1,058贴子:5,868
  • 17回复贴,共1

今天有学术报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下午两点,著名统计学家吴喜之教授在南岸二教楼七楼教师发展中心作报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听一下。了解大牛的思维,可能对当前的论文撰写、将来的饭后谈资等有帮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4-08 07:37回复
    昨天的报告,提到了最近八百名科学家反对统计学意义的新闻。这并不能成为大家不好好学习统计学相关知识的理由。科学家们反对过度依赖p值,主要是因为假设检验的逻辑是二值逻辑,即非友即敌。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4-09 06:38
    回复
      其实早期的数学思想大多是二值逻辑,近一百年的数学思想才有多值逻辑。即使是多值逻辑,最后仍然会落脚在二值逻辑上。因为无论你的过程分析得多么“有理有据”,决策者们最终仍要进入“是”或“否”的二难困境。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4-09 06:43
      回复
        假设检验有且只有两个选项:原假设与备择假设。而近代的其他数学思想,却有多个选项。比如,模糊理论有无穷多选项,粗糙集理论有正域、负域、边界域,遗传算法的各种变种也充分利用了模拟退火思想:给弱者适当的机会生存。事实上,这些理论,最后都要通过阀值或截集来给出二值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讲,近代的数学思想注重过程,古典的数学思想注重结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4-09 07:00
        回复
          古代没有先进的计算设备,所以只有怎么简单怎么处理。而现代利用计算机“for循环”功能,可以更多地关注计算的过程。为了方便计算,人们会对问题进行理想化的假设。新理论的提出者,往往也是剑指此病:“万一不满足假设呢?”这并不是说旧理论完全没有用,而是旧理论需要尽快改进。事实上,当你掌握了一门“最新”理论时,很快又会发现单靠这一门技术是不够的,还得借助其他技术。因此,常见的科技文献都是这样的标题:“基于某技术的带某思想的某方法云云”。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4-09 07:17
          回复
            当你听“最新”观点时,演讲者会对“旧”观点进行“批判”。这是符合常理的一种“营销”手段,因为讲者希望听者能接受自己的观点。自己一定要有主张,不然,演讲者将帮助你离开旧套路,你又会陷于最新套路。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4-09 07:23
            收起回复
              总之,演讲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介绍了他所处领域的最新理论,指引了一个方向。我们在学校仍要好好(批判地)学习,无论课程内外,凡是对我们有利的,都要学。如果觉得学校知识除旧就不学,那是自己想偷懒的借口。如果你能对旧知识进行改进不是更好吗?在学校主要是培养独立、自由的学习习惯。“你们没提供。。。,所以我就不能。。。”这不是一个求学者该有的思想。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4-09 07:40
              回复
                昨天听完讲座就预感着含参变量要出新帖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4-09 08:12
                收起回复
                  知识并不能精确的概括世界的法则。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4-19 16: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