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沫哲子吧 关注:12贴子:1,208
  • 7回复贴,共1

国家与科举——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钱茂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9-03-24 22:59回复
    一、管理型国家与科举的儒家化
    1. 一个传统的政治管理型国家
    2. 思想控制的模式
    3. 科举中的意识形态控制
    4. 执政群体的儒家化与集团化
    二、明代行政机构的设官与裁员
    1. 国家资源的有限性与机构的定编定岗
    2. 机构与人员的膨胀
    3. 有限的岗位与无限的人才
    4. 非程序化“传奉官”的增裁
    5. 间隔性的机构裁员
    三、明代科举的录取率
    1. 应试人员的资格限制
    2. 明代的乡试录取率
    3. 明代的会试录取率
    4. 明代的未经廷试现象
    四、新科进士的实习、授职以及从政时间
    1. 也谈明代的进士观政制度
    2. 新科进士的授官问题
    3. 明代进士的实际工作时间
    五、明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流动
    1. 明代士群体的国家性
    2. 明代社会流动的特点
    3. 不同时期的社会流动率
    4. 社会流动的性质与作用
    六、明代进士的户籍来源
    1. 明朝进士来自不同的户籍
    2. 明代户籍与社会结构
    七、科举的区域平衡理念与区域竞争的不平衡性
    1. 大一统国家与平衡主义
    2. 区域配置:平衡中求稳定
    3. 科举竞争的地域不平衡
    4. 科举区域竞争的性质与后果
    八、科举与学术的人文走向
    1. 单一的科举环境不利于学术的发展
    2. 科举制度下的学者成才规律


    2楼2019-03-25 17:51
    回复
      《性理大全》的编撰出版标志着“统一经传”活动的结束,标志着理学的理论建设工作告一段落,从此进入理学的推广、实践期。


      3楼2019-03-25 17:51
      回复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4楼2019-03-25 17:52
        回复

          明朝裁员主要是自我调控的需要:一、向祖制看齐;二、节省成本;三、保证官员队伍的质量。


          5楼2019-03-25 17:52
          回复
            面对权力扩张与管理成本的矛盾规律,国家必须适时裁员,以使政府保持适度的规模。明朝经常性的裁员,总体上看是成功的。明朝没有宋朝那样严重的冗员问题,间隔性裁员是其秘诀所在。


            6楼2019-03-25 17:52
            回复
              裁而复增,增而复裁,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内卷化”(又称“过密化”)上去。不过,杜赞奇明确说了“中国古代史一个无为而治的国家,不讲究政权的效益,所以,并不存在政权的内卷化现象。”


              7楼2019-03-25 17:53
              回复
                南京一套人马是明朝的“鸡肋”。南京屡次成为裁员的重点,但就是不能取消。其原因在于,南京的存在,可以给那些一时得不到重用官员的一个缓冲地带,“投闲养望,遥以居之。”


                8楼2019-03-25 17: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