嘚啵吧 关注:120贴子:5,212
  • 1回复贴,共1

百年人寿被曝偿付能力不足 一款停售产品吉林省已售60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偿付能力不达标风险评级降至 C 级后,近期,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百年人寿 ")五款产品 2 月 16 日起停止销售。企业风险评级下调、产品停售是否对我省保护产生影响?
2 月 19 日,记者就这些问题对采访百年人寿吉林分公司进行采访,但到 21 日记者截稿时,百年人寿吉林分公司有关负责人并未正面恢复。
一款停售产品省内已销售 60 万元
近日,有消息称,百年人寿的《百年童佳倍终身重大疾病保险》《百年童佳倍(尊享版)终身重大疾病保险》《百年康倍保(尊享版)终身重大疾病保险》《百年康多保(尊享版)终身重大疾病保险》《百年康欣保终身重大疾病保险》五款产品下线。对于上述产品下线的原因,多位市场人士透露,因为上述产品存在赔付风险不可控的情况,所以,百年人寿主动进行了产品调整。
据悉," 百年童佳倍 " 这款产品由大童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与百年人寿共同推出,刚刚推出不到 3 个月就被停售。中国经营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关于百年人寿内部对于停售 " 百年童佳倍 " 的文字说明显示,该款产品主要存在长期赔付风险、内部自留风险、不可控逆风险和股东利润风险。
这五款产品,吉林省销售了多少?是否存在赔付风险不可控的情况?2 月 19 日,记者带着问题来到百年人寿吉林分公司。" 我没听说这五款产品,可能是网销的。" 在公司电梯中一位百年人寿保险销售员主动跟记者加了微信,她称,公司为了吸引客户,推出的多款 " 加倍 " 和 " 多倍 " 人寿保险最近卖得很火,赔偿金翻倍高于其它保险公司。
在公司 19 楼,前台工作人员经过查询公司内部网后证实,五款产品公司已经通知停售。公司一位内部负责人透露,这五款产品是公司与保险代理公司合作的产品,其中由于保险代理公司在我省没有分支机构,有两款产品在省内没有销售。另外,三款产品中有一款产品销售额为 60 万,其它两款销售额为 0 元。
对于产品停售对省内客户产生偿付风险?这位负责人表示,他不是公司新闻发言人,不便予以答复。
偿付能力连续四个季度接近红线
偿付能力是险企经营是否正常的重要数据。记者调查发现,在已披露 2018 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 64 家寿险公司中,百年人寿等四家险企的偿付能力未达监管要求。
数据显示,百年人寿 2018 年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 100.65%,较上季度末下降 3.12 个百分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 88.13%,较上季度末的 91.19% 下降了 3.06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该公司风险评级也由上季度末的 B 降为 C。
根据监管要求,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 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 100%、风险综合评级达 B 类以上,须三项指标同时满足,方为偿付能力达标公司。
记者发现,百年人寿偿付能力 2018 年以来一直承下降趋势。2018 年前三季度,百年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 99.46%、91.54%、91.1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 109.89%、101.45%、103.77%,均接近监管红线。
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8 年三季度末,纳入审议的 178 家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 245%,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 234%。可见,百年人寿的偿付能力已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溢额也连续为负,其中 2018 年四个季度的核心偿付能力溢额分别为 -0.39 亿元、-6.47 亿元、-7.41 亿元、-10.45 亿元。虽然去年四个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 0.61 亿元、2.59 亿元、1.06 亿元、3.01 亿元,但是公司净资产却处于下滑态势,四个季度分别为 56.8 亿元、51.01 亿元、42.3 亿元、28.62 亿元。
建议客户谨慎购买
保险业内人士分析称,若偿付能力过于充足,或表示公司发展速度较慢,资本金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尚有发展空间,但如若偏低,则需警惕后续发展能力。对保险客户而言,有业内人士建议谨慎购买偿付能力长期不达标保险公司的产品,以避免投保后,后续无法获得及时和充足的理赔。
据了解,百年人寿吉林分公司成立于 2012 年,在省内有多家分支机构。于百年人寿被曝偿付能力不足,且没有达到监管要求,吉林省公司有何应对举措?企业风险评级下调是否影响百年人寿吉林省分公司在售的保险产品?对吉林省公司已经销售的保险产品公司将如何确保按时足额赔付?
2 月 19 日,记者第一时间向百年人寿发出采访提纲,但到 21 日记者截稿时仍未收到回复。公司内部人士认为,近期公司股东发生调整,总部正在积极进行整改,具体措施在上报中国银保监会前,不必向媒体透露。
来自"新京报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9-03-10 11:00回复
    垃圾公司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21-08-03 17: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