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备吧 关注:33,428贴子:115,848
  • 2回复贴,共1

盘点2018年工业水处理领域的新技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9-01-08 11:19回复
    2018年已经过去,水处理领域出现了不少新奇的科技,每一次创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都能为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难以想象的改变。今天,就来盘点一下2018年发布的几项创新科技。
    1、“三明治”纳米复合物问世,可同时移除废水及土壤中的铬和镉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在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工作为同时移除水体和土壤中的六价铬(Cr(VI))和二价镉(Cd(II))提供一种新思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相关成果已被美国化学会材料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接收发表(DOI: 10.1021/acsami.8b03379)。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重金属进入环境中,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严重危害。其中,Cr(VI)和Cd(II)是两种常见的共存重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协同毒性。现有方法主要关注Cr(VI)或Cd(II)的单独去除,限制了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迫切需要发展同时去除的方法。
    课题组分别将硫化亚铁和功能化四氧化三铁沉积在棉布上,经面对面组合,制备出“三明治”纳米复合物。该系统可同时移除水体或土壤中的Cr(VI)和Cd(II)。该复合物易弯曲、易回收,对于修复Cr(VI)和Cd(II)复合污染的水体和土壤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该工作得到中科院青促会项目、中科院STS项目、安徽省重大专项、安徽省环保项目等资助。
    技术原理图


    2楼2019-01-08 11:25
    回复
      2、三维石墨烯管治污神器,光照两周污水变清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黄富强带领的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治污新材料,光照2周内,可明显改善水质,帮助污水变清。相关成果今年初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现已在上海、安徽、江苏等地成功示范。
      黄富强介绍,新材料由三维石墨烯管和黑色二氧化钛混合而成,其原理是“物理吸附+光化学催化降解”。三维石墨烯管负责牢牢“抓住”有毒有机物,黑色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可吸收高达95%的全太阳光谱,把有毒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左图: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实验室内,课题组研究人员将治污新材料倒入富含大量油污的污水量杯,开始吸附效果时长测试。右图:吸附效果测试结果显示,3分4秒后,量杯中的污水由明黄色变清澈,刺激气味随之消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黄富强带领的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治污新材料,光照2
      过去一个月,团队在上海、安徽、江苏等地共铺设新材料光降解吸附网3000多张,覆盖水域近4万平方米。
      在上海天山公园和中山公园,周围居民反映,湖底淤泥深厚,气味腥臭,湖面常有死鱼漂浮。将涂覆有新材料的光降解吸附网铺在湖面后,不动水底淤泥,吸附网就能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进而提高水体含氧量,增强水体自净化和生态修复能力。上海轻工业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和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显示,治理仅7天后,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代表性指标均从劣五类水改善至Ⅴ类水以上。
      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团队对定光河污染较严重的中上游河段进行了治理。肥东县环保局水环境管理科主任薛铁成说,定光河是典型的复合污染河道,这次治理后,各项水质指标提升60%以上。
      据介绍,新材料还可降解印染废水、制革废水等工业污水,高效吸附其中有毒重金属,添加1克多孔新材料可吸附1.476克铅离子,简单酸化处理后,可被加工成高附加值材料。目前该成果已走出实验室,实现规模化制备,获得发明专利50多项。


      3楼2019-01-08 11: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