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易无双吧 关注:151贴子:1,837

伤寒论组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伤寒论组方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1-07 10:23回复
    医重理而药重方,以理才能立法,以方才能定药。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1-07 10:25
    回复
      还是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说明理法与方药的关系。
      三维才能成体,具体才能具有实用性,即可以用于实践,所以三才能生万物,二是三的生成基础,当然还有道和一,不过太笼统,万物都可以统于一,而一又统于道,这代表了理论的高度,即真理只可能有一个,而它就是道,在坐标数轴上,表示为0,0是唯一的只与自身对称的数,即彼是莫得其偶,0的绝对值还是0,1与-1相对称,即阴阳。所以道不是一,也不是太一,这些是幼儿园的知识,古人都知道而今人却理解不了,当今学者解读的先秦文献思想,真的很幼稚很可笑。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1-07 10:47
      回复
        也就是说一不只是1,而是一分为二,有阴有阳而阴阳一体,所以万物皆负阴而抱阳。二当然也不是2,而是3和4,还是要一分为二地看数字,三当然是5和6了,5就是五行,6就是六爻或六经。五行一分为二就是十天干,六爻一分为二就是十二地支。天干地支都不陌生,但要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才能真正地理解它,它首先是数,而不是甲是乔木乙是灌木,丙是太阳丁是灯火,壬是江河癸是朝露……,这也是很幼稚很可笑的。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1-07 10:55
        回复
          5为奇数6为偶数,奇偶也是阴阳,5与6都是三的阴阳,也就是说三生万物,万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具有三维结构的,都是负阴(6)而抱阳(5)的,都是可以用五行与六爻来解读的。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1-07 11:00
          回复
            阳主动而阴主静,静为躁(动)之根,所以伤寒辨症用的六经,伤寒组方呢?用的五行!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1-07 11:02
            回复
              人当鉴于止水而莫鉴于流水,唯止能止众止。这是庄子中的一句话,是用以解读老子一文中,致虚极,守静笃,夫物圆圆(有本作芸芸),吾以观复。简单说静才能止,静态解析才能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1-07 11:54
              回复
                三生万物中,五行是动态解析,六经是静态解析,五行解析的是万物外在的空间性运动,六经解析的是万物内在的时间性变化,而有意思的是,五行生成的恰恰是时间结构,六经生成的恰好是空间结构。
                时间与空间是互为参照的,这还是阴阳辨证,辨证法本来就指相互参照,也就是认识是相对的。学过八字的都应该知道,单一的天干或地支并不能表达出有具体意义的内容,而是要用六十甲子,也就是干支一体,时间或空间是不能单独存在的,时空一体才有具体意义。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1-08 09:50
                回复
                  五行成圆,六爻成方,这就是天圆地方的原始意义。数形结合是理解上古传承的关键,从点到线也就是从阳到阴的拓变过程,是从奇到偶的数与形的演绎逻辑基础。
                  缺乏数形逻辑的演绎是没有根据的,就如孔子从立天之道曰阴与阳,演绎为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再跳跃为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之间没有天地人演绎的逻辑过程,有的只是辨证结构的自相似性,即类,但类比是需要具有属性的同一性为条件的,刚柔与仁义显然不是同一属性。
                  同类才能相应或者说同类才能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而发生联系,风马牛不相及的原因就是没有可以类比的同一性,所以才说物以类聚。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01-08 11:38
                  回复
                    四象是五行的演绎基础,四象最早是用于四时的,也就是春夏秋冬,后来才有了东南西北的空间四象。在四象体系中,平面坐标的原点是一个虚点,或者说是一个0点,只有当这个虚点演变为实点时,才有了“中”的出现,也就是说四象的中心原点是一个0点,五行的中心原点是一个实点,只能表示为1点。
                    这与人的形神即主观与客观的二重性是分不开的,意识虚无而形体实有,如果只是以意识作为参照原点,就会标记为0点,如果以人体作为参照原点,就应该标记为1点,这里已包含了古人关于主观与客观的思辨,这为中医体系关于形与神的辨证关系的确立提供了数理基础。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1-08 11:51
                    回复
                      如果中心原点由实点延伸为一条直线呢?两点成线,即由1演变为2,在三维立体空间中,五行还是一个平面,只不过第三维度已是“有一而未形”,即只是一个实点,六爻才是一个立体,第三维度已由一个点演变为一条直线了。
                      实点是直线的垂直投影,或者说1是2的投影,投影法是历法生成的主要方法,因为它可以降维,如把地球绕太阳一周的运动轨迹投影为一个圆。
                      反过来就是升维,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一个升维过程,不过要注意的是0、1、2在升维与降维中所代表的数形意义与逻辑连续。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1-08 12:03
                      回复
                        四象与五行是不可以混淆的,五行与六经也是不可以相混淆的,这还是参照的“中”的区别而导致的参照系的不同。四象的参照点是0点,为虚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不存在,即非实体性存在。五行的参照点是实点,是实体性存在,六经的参照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只有四象的参照点才是真正的中心原点,五行的中点在圆周上,因为同为实点,这就是运动员与裁判员的区别,五行的中与其它四象是同类而只能同为运动员,是参与者而不是裁判者,当然六爻中第三维也是参与者而不是裁判者。
                        这很重要,五行等同于四象也就混淆了“中”的身份,在四象里中是只旁观而不参与的。四象适用于平面解析而不能用于具体解析,五行却可以用于具体解析的。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1-08 12:50
                        回复
                          五行成圆,圆者“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也就是系统,可以一系而统之,即用一条线将所有环节(元素)串联成一个闭合的整体。
                          中医常常挂在嘴上的就是辨证论治与系统论治,如果不了解五行六经,所谓的辨证论治与系统论治就是一句唬人的空话。
                          辨证论治就是一分为二,由阴阳到四象再到六经,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人体。
                          系统论治就是五行论治,易本指阴阳变化,周行即依圆周而循环往复,这才是周易的本义,而不是周朝的易,易学的雏形是天圆地方,比炎黄的历史还要古老太多,比如凌家滩的玉龟玉版的易学体系就已经很成熟了。
                          汉代是一个学术造假盛行的时代,不过和现代学术造假截然不同,比如言必称尧舜周公或言必称黄帝歧伯,自己的话借古人的口来说,这就有了权威性了。所以读古书什么黄帝曰周公曰切莫当真,对于思想史的真伪唯一能相信思想演绎的逻辑,比如没有五行就没有十天干,这就是逻辑顺序。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01-08 13:37
                          回复
                            五行学说首先是运动学说,同时也是五体运动的学说,可以把金木水火土想像为五个不同的物体,然后将这五个物体的相互作用进行求解。三体运动的求解已经很困难了,只有几种特殊结构才能求解,如太阳月亮与地球排列成一条直线时是可以求解的,而五体运动只有排列成为圆周线时,才能通过微积分进行求解,因为圆虽是一个面,却可以降解为一条曲率相等的线。
                            其次就是对称性,简单点说,偶对称而奇不完全对称,四和六可以构成对称性结构,但五就不可以,这种情形称之为对称性破缺。对称性也是稳定性,所以偶为阴主静而奇为阳主动。为什么是五行而不是三行呢?三体虽说没有完全的解析解,但也不是只有唯一解,如直线或等边三角形都是可以求解的,并且三角性具有稳定性。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1-08 14:31
                            回复
                              也就是说对称性破缺且没有稳定性才是运动产生的原因,五行是运动的基本结构,是最小的独立而周行的基本数,或者说是所有系统的公约数结构模型。
                              就如同所有自然数都可以写作1+……或1x的形式,而1就是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一样,这就是指物论中的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用一根手指就能指称天地,只用1这个数字就可写出所有的自然数。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01-08 14: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