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4年,江南小镇芙蓉镇。
为追寻革命真理而苦闷彷徨的知识青年萧涧秋(孙道临饰)应老同学之邀,来到了这座小镇的中学任教。
小镇房屋古朴,小径蜿蜒,石桥端卧在小河之上,乌篷船沿着河道来来往往。在五四运动轰轰烈烈落幕后,其他的城市恍若仍旧处于变革的余晖中,喧闹非常。而这座小镇却似乎从未受到过震动,如世外桃源般安静伫立。而实际上呢,是“死气沉沉而交头接耳的旧社会”,刚到此地的萧涧秋却似乎尚未意识到。

《早春二月》的剧照
在这里,萧涧秋遇见了自己心爱的人陶岚(谢芳饰),两人互生情愫。善良的萧涧秋一心想帮助镇上孤苦无依的文嫂和她的一双儿女,却无端遭来镇上的流言蜚语甚至是恶意诽谤。萧涧秋决定牺牲自己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
而最终,文嫂无法承受镇上的非议、攻击和自己孩子的病逝,投河自尽。悲痛至极的萧涧秋愤然离开芙蓉镇,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中。

《早春二月》的剧照
萧涧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角色,既压抑低沉,却又冷静舒缓,孙道临讲这个充满理想,善良正直却又优柔寡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而孙道临在戏外,同样也是温文儒雅、颇具文人气质。

孙道临出生在北京的四合院里,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自小便颇有才气的他考入了当时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大学里念的是哲学系,不时也写些朦胧诗,像是关于暗暗恋慕的诗,却从未听闻他喜欢什么女孩。
刚进学校不久,日军封锁了燕京大学,逮捕了许多燕大的学生。而孙道临亦是被捕入狱的一名“抗日分子”。出狱后的他,被剃了平头,气质更显忧郁。
他的老同学黄宗江,深知他的“诗人气质”和他内心积郁的忧思,便约他翻译剧本并出演自译的独幕话剧,还为他“度身定做”设计了角色——《大团圆》里的“老三”,将他引上了舞台。

燕京大学演出《雷雨》孙道临饰演周冲
于是,思想界少了一位哲学家,而中国影坛却多了一位“诗人”气质的电影艺术家。
《乌鸦与麻雀》中的华先生、《渡江侦察记》中的李连长、《不夜城》中的资本家、《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雷雨》中的周朴园……才华与相貌兼备的“英俊小生”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荧幕男主。
然而,演员只是他艺术生涯里的其中一个身份。

孙道临正在为电影配音
前段时间火了好一阵子的综艺《声临其境》,大家都记得韩雪为《海绵宝宝》分饰两角的精彩配音。节目口号“有一种好声音,能让耳朵怀孕;有一种老戏骨,能用声音表演。”倘若去听听孙道临先生的配音,那简直是出神入化的声音表演艺术,神殿级的“声临其境”。
1958年,孙道临为译制片《王子复仇记》中的哈姆雷特配音,“活着、还是不活,这是一个问题”这段经典的独白至今让人印象深刻。哈姆雷特的成功在先,其后。孙道临又应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之邀,为《基督山伯爵》、《孤星泪》等多部外国影片配音,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经典。

孙道临与其夫人
影视圈里常说,演戏是吃青春饭的职业,可对于孙道临,从小生到老戏骨,岁月的流逝仿佛只能增添人们对他的敬慕,他一直是艺坛里那颗郁郁葱葱的常青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