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简称“方志”,是一个地方各个方面情况的记载,是中国文化结晶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十分宝贵的财富。
中华地方志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宋代定型开始,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从秦汉到民国时期,至今还保存的历代旧方志达8000多种,约占我国现存古籍的10%。这些志书十分珍贵,既是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独具特色的人类文明成果。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古代希腊乃至近代英国,都没有留下与中国地方志相似的文献。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了解中国的地方志。
地方志是以历代行政区划为单位,把一地的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文化、人物等诸多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荟萃于一书,其内涵已远远超出原始的、单一的历史和地理范畴。它已经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地方百科全书。
地方志汇聚一个地区从古代到现代,从自然到社会的所有方面的资料,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一志在手,这个地区的山川地理、史迹人物、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物产风俗,全都历历在目,堪称“地方百科全书”。
不包括本贴提到的最新版大同地方志【大同县志】(民国稿)和本世纪新编出版的【大同市志】,大同现在可以见到的地方志共有四套,分别是:明·正德版【大同府志】(1515年)、清·顺治版【云中郡志】(1652年)、清·乾隆版【大同府志】(1782年)、清·道光版【大同县志】(1830年)。
从1830年至二十世纪末,大同在170年的时间内再没有修编出版地方志吗?
《大同县志(民国稿)》于1935年(民国24年)由王谦(字尊光,大同探头村人,20世纪30年代曾任省政府秘书长)督修、李玉华纂修,历经两年余基本成稿。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大同沦陷,修志被迫搁置,志稿踏上逃难流离之途。抗战胜利后,民国36年由王谦提议续修,厉寿田、王振三、李灜纂修,多数篇目业已成稿,适解放战争爆发,未能出版成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手稿保存在大同市文史馆,并进行过初步加工整理。在1966年那个特殊的年代,志稿遗失。1985年市档案馆在废弃档案中发现存稿,经整理成卷,这套志稿历经周折,终被存放于大同市档案馆,并于2016年底得以面世出版。
这套志稿始终没有完整编成,且历经数十年颠沛流离、坎坷磨难,内容多有遗失和重复。大同市档案馆保存的是百余卷凌乱资料手稿。就是现在成书的【大同县志】(民国稿),遗失的内容是不好再弥补了,就是重复的内容,在书中也还存在。
经过对馆藏档案卷宗的认真分析研究和梳理,最终决定:原则上按照原志书的篇目编纂,在确保内容完整的情况下,以字迹规整优先;内容疑似遗失的,一般不做处理,保持原貌,辅以眉注;
对于原志稿“篇目”中无此项目,而稿件中有相关内容的,保留内容,并在眉注中予以说明;
对于内容疑似遗失且影响读者阅读的,用前人修志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汇集填补,同时辅以眉注(如对志稿“户口”即如此处理,请看照片)。
另外,民国年间修志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调查资料,在现存档案中多有保存,有些资料并未入志,但对今天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仍有借鉴作用。本次经过整理、甄别,汇编为“志外辑要”于书后。
因此,目前并不是完整的志书,而是经过整理,尽最大可能提供的一套原资料手写稿影印件。包括原稿件中删改、涂抹、上下文编排的痕迹,都被完整保留。且在出版时不能使用标准的字型印刷,有些地方在阅读时费点劲。
尽管本志稿当时并没有完工,但仍有其突出的特点。
一、【大同县志】(民国稿)分类详审,“本志记述注重事实,不加论断,行文明显,不引古典”。该志以详实的文献资料,突出了地方特色,对煤炭业、工业、商业叙述较细,尤其详细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大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情况,不失为“一方之全史”,是众多大同地方文化遗产中的精品。
二、【方舆志】中单列“街道”一目,且编篡保留了不少当时的重要信息,弥补了【古迹志】的不足。
【大同县志】(民国稿)采用传统古志书竖排线装形式,由三晋出版社出版,扬州市文津阁古籍印务有限公司选用宣纸影印承印,全套十册,装入一函。整套志书古朴庄重。
无论如何,这是我们大同一套有意义的地方志书。关心这方面信息资料的朋友可以前去阅读。地址在大同御东新图书馆四楼“地方志”阅览室。
全贴完,谢谢大家浏览。
中华地方志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宋代定型开始,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从秦汉到民国时期,至今还保存的历代旧方志达8000多种,约占我国现存古籍的10%。这些志书十分珍贵,既是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独具特色的人类文明成果。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古代希腊乃至近代英国,都没有留下与中国地方志相似的文献。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了解中国的地方志。
地方志是以历代行政区划为单位,把一地的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文化、人物等诸多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荟萃于一书,其内涵已远远超出原始的、单一的历史和地理范畴。它已经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地方百科全书。
地方志汇聚一个地区从古代到现代,从自然到社会的所有方面的资料,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一志在手,这个地区的山川地理、史迹人物、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物产风俗,全都历历在目,堪称“地方百科全书”。
不包括本贴提到的最新版大同地方志【大同县志】(民国稿)和本世纪新编出版的【大同市志】,大同现在可以见到的地方志共有四套,分别是:明·正德版【大同府志】(1515年)、清·顺治版【云中郡志】(1652年)、清·乾隆版【大同府志】(1782年)、清·道光版【大同县志】(1830年)。
从1830年至二十世纪末,大同在170年的时间内再没有修编出版地方志吗?
《大同县志(民国稿)》于1935年(民国24年)由王谦(字尊光,大同探头村人,20世纪30年代曾任省政府秘书长)督修、李玉华纂修,历经两年余基本成稿。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大同沦陷,修志被迫搁置,志稿踏上逃难流离之途。抗战胜利后,民国36年由王谦提议续修,厉寿田、王振三、李灜纂修,多数篇目业已成稿,适解放战争爆发,未能出版成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手稿保存在大同市文史馆,并进行过初步加工整理。在1966年那个特殊的年代,志稿遗失。1985年市档案馆在废弃档案中发现存稿,经整理成卷,这套志稿历经周折,终被存放于大同市档案馆,并于2016年底得以面世出版。
这套志稿始终没有完整编成,且历经数十年颠沛流离、坎坷磨难,内容多有遗失和重复。大同市档案馆保存的是百余卷凌乱资料手稿。就是现在成书的【大同县志】(民国稿),遗失的内容是不好再弥补了,就是重复的内容,在书中也还存在。
经过对馆藏档案卷宗的认真分析研究和梳理,最终决定:原则上按照原志书的篇目编纂,在确保内容完整的情况下,以字迹规整优先;内容疑似遗失的,一般不做处理,保持原貌,辅以眉注;
对于原志稿“篇目”中无此项目,而稿件中有相关内容的,保留内容,并在眉注中予以说明;
对于内容疑似遗失且影响读者阅读的,用前人修志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汇集填补,同时辅以眉注(如对志稿“户口”即如此处理,请看照片)。
另外,民国年间修志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调查资料,在现存档案中多有保存,有些资料并未入志,但对今天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仍有借鉴作用。本次经过整理、甄别,汇编为“志外辑要”于书后。
因此,目前并不是完整的志书,而是经过整理,尽最大可能提供的一套原资料手写稿影印件。包括原稿件中删改、涂抹、上下文编排的痕迹,都被完整保留。且在出版时不能使用标准的字型印刷,有些地方在阅读时费点劲。
尽管本志稿当时并没有完工,但仍有其突出的特点。
一、【大同县志】(民国稿)分类详审,“本志记述注重事实,不加论断,行文明显,不引古典”。该志以详实的文献资料,突出了地方特色,对煤炭业、工业、商业叙述较细,尤其详细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大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情况,不失为“一方之全史”,是众多大同地方文化遗产中的精品。
二、【方舆志】中单列“街道”一目,且编篡保留了不少当时的重要信息,弥补了【古迹志】的不足。
【大同县志】(民国稿)采用传统古志书竖排线装形式,由三晋出版社出版,扬州市文津阁古籍印务有限公司选用宣纸影印承印,全套十册,装入一函。整套志书古朴庄重。
无论如何,这是我们大同一套有意义的地方志书。关心这方面信息资料的朋友可以前去阅读。地址在大同御东新图书馆四楼“地方志”阅览室。
全贴完,谢谢大家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