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吧 关注:25,040贴子:357,829

《三国沓中之战及姜维退军路线辨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 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群雄并起,中国历史势不可挡地进入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三国时期。各路豪强纵横捭阖,党同伐异,逐鹿中原,导致战祸连绵不绝,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在旷日持久的三国战争时期,经典战役层出不穷。其中,司马昭于公元263年发起的曹魏灭蜀之战因邓艾以区区数千将士成功偷渡阴平(今甘肃文县)、奇袭成都、一举消灭蜀汉政权而成为中国军事史上光辉熠熠的经典战例。
总体来说,此次战役曹魏政权综合国力优势明显,战略准备相对充分,战役部署精准得当,铁血将领邓艾临战指挥意志坚定且极富想象力,这都是曹魏政权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基础保障。
反观蜀汉政权,其长期存在的内部矛盾和战略失误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瞬间转化为仓促应战、顾此失彼的全线被动局面,期间虽有姜维佯动孔函谷将诸葛绪军团调离阴平桥头最终跳出包围圈的一抹亮点,但不足以根本改变战争的进程和最终失败亡国的历史结局。
曹魏灭蜀之战揭开了结束三国分裂状态自此走向统一王朝的历史序幕,战役规模宏大,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充满极大的戏剧性,历来为三国历史研究者重点关注,也始终在国内外三国迷和军事迷中保持着极高的研究热度,但在广泛的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将目光聚焦于钟会强攻阳安关(今陕西宁强县阳平关)、姜维佯动孔函谷、邓艾偷渡阴平等战争关键性节点,往往忽略对整个战局发展影响极大的沓中之战及姜维退军路线进行深入的研究。
沓中之战及姜维退军路线为何对于整个战局的发展极其关键?因为沓中之战的结果及姜维退军路线是邓艾能够偷渡阴平的先决条件之一。对沓中之战及姜维退军路线进行严谨的复盘推演,理论上会有很多种可能的结果,如果沓中之战是另外一种结局或沓中之战后姜维选择了其它撤退方向,可以肯定地说就不可能有邓艾偷渡阴平这一神来之笔,战争的进程将可能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战争结局也将彻底改变。
我们知道任何一场战争的发展进程必有其严密的内在因果逻辑关系,忽视其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片面的,在此意义上讲,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克服与沓中之战及姜维退军路线相关史籍记载模糊不详、相关考古发现十分稀少等困难,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不迷信和拘泥于史籍记述及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战争发端时三国政治、经济、军事态势与格局,在更大的视野范围内对沓中地理位置、沓中之战及姜维退军路线进行充分、客观、科学的分析、讨论与辩证,抽丝剥茧,不断拨开重重历史迷雾,最大可能地接近历史真相,形成相对客观正确的学术研究成果,这必将是一件十分重要也很有意义的工作。
笔者出生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下八力村,家中父母一生从教,二老教书育人之余,或耕或读,子女长期耳濡目染,受益良多;1983年就读宕昌理川中学时,承蒙恩师吴尚智先生在文史方面的严酷教习与启迪,对中华历史萌生强烈的学习热情;1986年前往武都一中就读高中时期,经陇南地方史志专家陈启生先生开蒙,自此对地方山川地理和人文历史产生浓厚的探知兴趣,尤其对发生在陇南大地上的三国和红军长征历史极为热衷。
每每读史犹如酌饮一壶陈年老酒,实为颠沛流离中足以让人倍感精神愉悦之一大乐事,三国沓中地理位置及相关战役进程涉及家乡地方历史,不得不倍加关注,而时至今日,学界对三国沓中地理位置的研究仍未有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对沓中之战相关战役的进程和意义更是长期忽略,未尝有人做深入之研究,实为憾事矣!
十余年来,除宕昌县境内绝大部分乡镇以外,笔者足迹遍及岷县之茶埠、申都、闾井、锁龙、马坞、巴仁、多纳、迭部县之铁尺梁、腊子口、落大、舟曲县之巴藏、立节、憨班、峰迭、礼县之盐官、祁山、江口、雷坝、白河、铨水等地,以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西和县、成县、徽县、康县、两当县、文县、天水市、甘谷县、武山县、定西市、陇西县、临洮县、渭源县、漳县、四川九寨沟县、松潘县、平武县、青川县、广元市、绵阳市、成都市、陕西汉中市、宁强县、南郑县、勉县、略阳县、城固县、宝鸡市、凤县等地,通过大范围的游历走访,对于三国末期姜维军团活动区域及曹魏灭蜀之战主要发生地的山川、河流、道路、关隘、物产、气候等现状有了较为清晰的印象和认知。
经过一千七百多年的沧桑变迁,虽然地理形势、山川水文、道路交通、区域气候等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对于我们分析、探究三国沓中故地以及相关战役进程仍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通过上述多次不断的游历和对陈启生先生、杨海帆先生等多位专家学者学术著作的学习与思考,笔者对于三国沓中地理位置、沓中之战及姜维退军路线逐步形成了自己较为明确的观点。
承蒙乡人王福全、高墩、冉小平诸公鼓励与支持,为深度挖掘宕昌人文历史,助力家乡旅游事业发展,奔波劳作之余,以殷殷桑梓之情、赤子之心,草成此文初稿,后经李兴华先生、李维臣先生二位老师审阅与指导,根据两位老师的意见再次对文稿结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与增删。
笔者才疏学浅故不敢妄言学术研究,只为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学界之共鸣与讨论,更期盼学界早日对三国沓中地理位置及相关战役进程的研究形成当代公认、后世不疑之成果,也热烈欢迎喜欢三国历史的各地朋友们前来宕昌游历三国沓中故地,凭吊姜维、邓艾等人千秋万古的家国情怀。
陇右宕昌八力乡人 马昱东


1楼2018-11-28 00:28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1-28 00:32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11-28 10:21
      回复
        二.司马昭关于灭蜀之战的战略构想
        根据战局演变实际情况分析,作为曹魏政权灭蜀之战的最高决策者和三军统帅,司马昭应在战前完成了如下战略构想:
        (一).大量制造渡江舰船,广泛营造准备大举伐吴的假象对蜀汉政权进行战略欺骗,同时也做好东部地区的战备,以防开战后吴国趁火打劫、扰乱后方;
        (二).征调十八万大军伐蜀,兵分三路,东西两线作战,中路居中配合,各路人马互不统属只服从司马昭一人指挥,但各自作战任务与目标十分明确。钟会领东路军十二万主攻汉中、阳安关、剑阁一线,邓艾领西路军三万钳制姜维军团,诸葛绪领中路军三万配合邓艾所部伺机围堵、歼灭姜维军团;
        (三).邓艾军率先在西线发起针对姜维军团的沓中之战,随后中路诸葛绪军、东路钟会军依次按计划展开军事行动,如果东路钟会军过早先行攻击汉中,从逻辑上讲,西线战场邓艾所部和中路诸葛绪部将无法及时对姜维军团形成包围和牵制,姜维军团极有可能在包围圈尚未合拢之际顺利撤退至东线参战;
        (四).东路钟会军虽为主攻,但对于整个战局的发展来说,邓艾部、诸葛绪部能否在西线包围并牵制姜维军团才是整个战役的关键所在,因为东路钟会军十二万人马所需补给数量巨大,补给线路过长且需翻越秦岭,注定十分艰难,假设姜维军团冲出包围杀至东线战场钟会军身后,只需断其粮道,不难想象钟会大军在前有关城久攻不克后无粮草补给的状况下必将不攻自破,大败溃逃,此种以少胜多的战例在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屡屡上演,官渡之战就是典型战例,这应是司马昭最为担心也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五).东线战场钟会军自关中发兵依次攻击汉中、阳安关、汉寿(今四川广元市昭化镇)、白水关(位于今四川青川县营盘乡五里垭)、剑阁、涪城(今四川绵阳市)、绵竹(今四川德阳市黄许镇)和成都,在此方向上阳安关与剑阁依然是最为主要的攻击目标,钟会军在攻击前进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防西线蜀汉姜维军团跳出包围撤退至东线参战,对可能出现的战局转变要有严密的应对方案,包括在腹背受敌取胜无望时全线及时撤军;
        (六).西线战场邓艾军团的作战任务十分明确,就是在发起沓中之战后时刻保持与姜维军团的接战状态,钳制和迟滞姜维军团的撤退,但仅仅依靠邓艾军包围和歼灭姜维军团是不大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兵力上不占任何优势,战力上姜维军团至少不会弱于邓艾所部,但邓艾军利用先发制人的优势,迟滞并迫使姜维按照司马昭设计的路线撤退是极有可能实现的;
        (七).中路诸葛绪军须紧密配合邓艾所部,全面封堵姜维可能向东撤退的任何通道,且必须在姜维到达阴平桥头之前先行到达,与追击而来的邓艾军最终形成对姜维军团的合围,彻底围困或聚歼姜维军团于阴平桥头,为东线钟会军从容攻击阳安关、剑阁天险创造有利条件;
        (八).战争总导演司马昭为蜀汉姜维军团设计的退军路线也非常明确,就是在西路邓艾军连续追击和中路诸葛绪军不断堵截包围状态下,一路艰难地向阴平桥头撤退,阴平桥头即是司马昭为姜维军团提前设定的覆亡绝地;
        (九).战争是敌我双方进行激烈博弈的复杂过程,其进程是动态发展变化的,绝对不可能按照固化的剧本演绎,因此,分别在东西两线参战的东、中、西三个军团在战役发展过程中既要相对独立又必须严密配合,形成精密运行的战争机器才可能严格执行既定作战计划最终实现一战灭蜀的总体战役目标。


        5楼2018-11-28 21:26
        回复
          666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1-29 00:51
          收起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1-29 03:36
            回复
              我就纳闷了,这个有问题那个有敏感词,你们到底想让我们发什么?要不你们自己写,开这个平台你们是不是就想弄点露胳膊露腿的娱乐至死?什么玩意,什么也发不出去。


              11楼2018-11-29 21:53
              回复(5)
                ,先收藏慢慢看。


                12楼2018-11-30 09:25
                收起回复
                  《三国沓中之战及姜维退军路线辩析》(3)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Lp3QxvW0UigHjw9VIG34Sw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1-30 13:22
                  回复(4)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11-30 23:57
                    收起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12-01 14:00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12-02 09:44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8-12-03 09:13
                          回复
                            非常希望以此文稿为基础摄制一部纪录片,敬请有共同理想的吧友关注、支持、帮助,我们可以集合大家的智慧与研究成果,最大限度的还原姜维及其三国征战往事,有意者敬请联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12-03 11:23
                            收起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8-12-05 14: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