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收到了一封校友的来信。这位曾任海军某研究所高工的校友徐明,在信中为我们深情回忆来了二十多年前,在他进行机载雷达罩研制遇到工程难题时,当时已年过六旬的乔新教授对他的悉心的指导和帮助,最终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款机载雷达罩的故事,而此次经历也帮助他完成了由学术研究型人员向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艰难转型。
信中,校友对恩师和母校的感谢之情溢于言表,并对乔新教授的“志愿者”精神表达深深敬意!
(向上滑动启阅)
乔新教授助力我实现从学术型向工程型的转变
作者:海军某研究所高工 徐明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消息,2018年7月23日在南京生态科技岛上,南航航模队的六支臂无人机正在开展“巡江”活动,监视沿江水环境情况。作为“江河卫士”的资深志愿者,九十多岁的乔新教授出现在检测现场的新闻画面中。看到乔老师虽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时而与年轻学子交谈讨论UAV飞行路线,时而紧盯监测数据分析水质情况,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回到27年前,乔教授作为“志愿者”帮助我完成机载雷达罩研制这样一个工程项目,也助我实现了由学术研究型人员向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艰难转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从南航飞机设计专业获博士学位后特招进入海军某研究机构工作。作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直升机专业博士,也是该单位第一位博士,自然倍受领导和同事的重视,通常要独立承担一些难度较大的科研任务,比如飞机机翼挂弹后的颤振分析、军用直升机的防沙尘研究等课题。1991年初,上级领导下达了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由我负责研制大型直升机机载雷达罩,时间6至8个月。
当时,不仅我单位没有从事过该项研究,国内主机厂所也没有这方面的研制经验。而机载雷达罩的研制涉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磁特性以及特殊结构设计等多学科,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部件研制生产任务,最终机载雷达罩需要安装到现役直升机上,直接给部队使用。技术难度大,责任风险更大。而我在南航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时,主要从直升机旋翼动力学研究,学术研究能力虽得到了较大提高,但工程设计水平只相当于刚毕业的本科生,实际工程与制造经验几乎为零。面对这一工程难题,我真是一筹莫展。
我所在的单位是一个不足百名科研干部的“小单位”,学科专业也不齐全。但我单位也有一个“大优点”就是单位的领导敢于用我这样没有工程经验的“新人”。当然,那时我单位的财务制度比其他单位更灵活一些,比如聘用外单位的人员,项目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自己就可以决定聘用谁。
学生在工作上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就是依靠母校———南航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然而,根据我在南航就读十年的经历,当时南航飞机设计专业的教授大多热衷于学术研究,对工程设计问题不太感兴趣,而其他老师也缺乏工程设计经验,所以培养出的硕士和博士多半只会从事理论或学术研究,工程设计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这也是当时国内大多数工科院校的普遍状况。
通过单位一位南航老校友引荐,我认识了乔新教授。六十多岁的乔新教授当时已经是国内著名的飞机设计专家。他早年曾经在飞机设计所工作,后调入南航从教,前些年赴美国做访问学者,回国后主要从事航空复合材料力学研究。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乔老师介绍项目内容和进度要求,请教机载雷达罩的结构形式、复合材料力学和电学性能,等等。乔老师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地说道:“虽然机载雷达罩设计制造我也没干过,但其中罩体所涉及的复合材料铺层设计、力学性能等我都很熟悉,再加一些电磁透波性能研究应该不难,我可以叫一个博士研究生帮你一块做。另外,为了摸索雷达罩的制作工艺过程,建议你们先做一个试验罩体,模拟测试一下其电磁性能。对于这个项目我很感兴趣,也愿意参与试制过程,就当个技术‘志愿者’吧!”
乔老师的一席话,看似平淡如水,但他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化繁为简,提供了破解跨学科工程难题的思路,使我茅塞顿开,化解了我心头的疑虑。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除了自己绘制总体布置图、零部件设计图,我还找了几位“高手”帮忙,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南航无人机所的刘延杰老师。刘老师是玻璃钢部件制作高手,对于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体的制作有深入研究。在很短的时间内用木制模具就制作出试验用雷达罩体,电性能测试表明其透波率达到近80%。改进工艺后的正式罩体的透波率达到85%以上。此外,南航无人机所的多位老师在罩体结构设计、拉扣锁设计以及加工等方面也给与了很大帮助。
在那段紧张的研制过程中,乔老师每隔一段时间或者带我去航空公司实地查看国外飞机雷达罩的构型,或者提供英文的雷达罩设计和计算分析资料,或者叫他的博士研究生跟我讨论复合材料夹芯层铺设和电磁性能等问题。总之,乔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是全方位的,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工程设计,还涉及项目管理和新技术应用。
经过多方案对比、雷达罩罩体口径与铺层设计、与机体连接安装方式调整、拉扣锁设计与拉力试验、罩体透波率等电性能测试,国内第一个
信中,校友对恩师和母校的感谢之情溢于言表,并对乔新教授的“志愿者”精神表达深深敬意!
(向上滑动启阅)
乔新教授助力我实现从学术型向工程型的转变
作者:海军某研究所高工 徐明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消息,2018年7月23日在南京生态科技岛上,南航航模队的六支臂无人机正在开展“巡江”活动,监视沿江水环境情况。作为“江河卫士”的资深志愿者,九十多岁的乔新教授出现在检测现场的新闻画面中。看到乔老师虽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时而与年轻学子交谈讨论UAV飞行路线,时而紧盯监测数据分析水质情况,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回到27年前,乔教授作为“志愿者”帮助我完成机载雷达罩研制这样一个工程项目,也助我实现了由学术研究型人员向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艰难转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从南航飞机设计专业获博士学位后特招进入海军某研究机构工作。作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直升机专业博士,也是该单位第一位博士,自然倍受领导和同事的重视,通常要独立承担一些难度较大的科研任务,比如飞机机翼挂弹后的颤振分析、军用直升机的防沙尘研究等课题。1991年初,上级领导下达了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由我负责研制大型直升机机载雷达罩,时间6至8个月。
当时,不仅我单位没有从事过该项研究,国内主机厂所也没有这方面的研制经验。而机载雷达罩的研制涉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电磁特性以及特殊结构设计等多学科,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部件研制生产任务,最终机载雷达罩需要安装到现役直升机上,直接给部队使用。技术难度大,责任风险更大。而我在南航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时,主要从直升机旋翼动力学研究,学术研究能力虽得到了较大提高,但工程设计水平只相当于刚毕业的本科生,实际工程与制造经验几乎为零。面对这一工程难题,我真是一筹莫展。
我所在的单位是一个不足百名科研干部的“小单位”,学科专业也不齐全。但我单位也有一个“大优点”就是单位的领导敢于用我这样没有工程经验的“新人”。当然,那时我单位的财务制度比其他单位更灵活一些,比如聘用外单位的人员,项目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自己就可以决定聘用谁。
学生在工作上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就是依靠母校———南航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然而,根据我在南航就读十年的经历,当时南航飞机设计专业的教授大多热衷于学术研究,对工程设计问题不太感兴趣,而其他老师也缺乏工程设计经验,所以培养出的硕士和博士多半只会从事理论或学术研究,工程设计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这也是当时国内大多数工科院校的普遍状况。
通过单位一位南航老校友引荐,我认识了乔新教授。六十多岁的乔新教授当时已经是国内著名的飞机设计专家。他早年曾经在飞机设计所工作,后调入南航从教,前些年赴美国做访问学者,回国后主要从事航空复合材料力学研究。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乔老师介绍项目内容和进度要求,请教机载雷达罩的结构形式、复合材料力学和电学性能,等等。乔老师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地说道:“虽然机载雷达罩设计制造我也没干过,但其中罩体所涉及的复合材料铺层设计、力学性能等我都很熟悉,再加一些电磁透波性能研究应该不难,我可以叫一个博士研究生帮你一块做。另外,为了摸索雷达罩的制作工艺过程,建议你们先做一个试验罩体,模拟测试一下其电磁性能。对于这个项目我很感兴趣,也愿意参与试制过程,就当个技术‘志愿者’吧!”
乔老师的一席话,看似平淡如水,但他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化繁为简,提供了破解跨学科工程难题的思路,使我茅塞顿开,化解了我心头的疑虑。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除了自己绘制总体布置图、零部件设计图,我还找了几位“高手”帮忙,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南航无人机所的刘延杰老师。刘老师是玻璃钢部件制作高手,对于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体的制作有深入研究。在很短的时间内用木制模具就制作出试验用雷达罩体,电性能测试表明其透波率达到近80%。改进工艺后的正式罩体的透波率达到85%以上。此外,南航无人机所的多位老师在罩体结构设计、拉扣锁设计以及加工等方面也给与了很大帮助。
在那段紧张的研制过程中,乔老师每隔一段时间或者带我去航空公司实地查看国外飞机雷达罩的构型,或者提供英文的雷达罩设计和计算分析资料,或者叫他的博士研究生跟我讨论复合材料夹芯层铺设和电磁性能等问题。总之,乔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是全方位的,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工程设计,还涉及项目管理和新技术应用。
经过多方案对比、雷达罩罩体口径与铺层设计、与机体连接安装方式调整、拉扣锁设计与拉力试验、罩体透波率等电性能测试,国内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