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此文我想起了昨日与一文友关于用词的辩论。一位文友在自画中写到:";生于楚汉地。”对此我颇有微词,就问:";楚汉地乃何处?”文友答:";湖北襄樊。”我说:";襄樊古称楚汉,鲜为人知,何不改为荆襄?”这时另一位文友说:";楚之大,囊括湘鄂宛及陕之东南安康,实为战国初期地之第一大国,故其影响深远,如屈原君。汉之大自不必说。在我以为,荆襄之名,盛于三国,只一《三国演义》,使其名声大噪,于史之说,远逊于楚与汉。故还是楚汉为宜。”其实对于楚汉之名,我确为第一次听说,但作品应选用广为人知的词汇较为稳妥,否则多数读者会不知所云。于是我便反驳:";恕我孤陋,此前我并不知楚汉所指何地,但荆襄却为世人所熟知。楚古有两湘,世人皆知,可汉所为何指呢?在我看来汉是指今陕南和川蜀,也称蜀汉。荆襄则是指今两湖地区,所以此文用荆襄更为适宜。”文友并不认同我的理解,于是我们开始了激烈的争辩。我们并未争论出结果,最后转移话题竟相谈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