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八股虽死板,却也公平
大多数人都知道明朝科举体制死板,八股文钳制思想。但大多数人不知道,明朝的科举制度拥有当时西方社会最稀缺的优点---公平。用公平的方式开科取士,用极小的成本获得统治这个世界最大帝国的成果。
这是中国对于世界的贡献。西方近代的考试制度和选拔体制,都是以科举制度为雏形借鉴起来的。世这是西方近代思想家赞叹不已的成就。
5
“三民主义”的萌芽
大多数人都知道明朝思想专制,文字狱盛行。但大多数人不知道,16世纪的地球上,当大洋那一边的布罗诺正被绑到火刑架上,哥白尼穷困交加,伽利略在刀枪之下低头的时候,中国的学问家们正在大江南北的书院里公开的宣讲:天下,非君王治天下,乃共治基础。盛世基石乃三民,民治,民享,民有。
所以后来的中山先生,理直气壮的提出三民主义,骄傲地告诉世界,民主共和思想,中国古已有之。
大多数人还不知道的是,中国明朝书院的自由探讨辩论学风,是此时人类最开明进步的学术交融方式,在古老的中国书院里,不同流派的思想可以在此登堂入室,平等交流。
明朝人视学阀为耻,视用权力压制民意为卑劣,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权倾朝野的大首辅也不例外。从利玛窦们的日记里读到中国的书院,仿佛读到了天堂,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6
士大夫恪守传统又包容天下
大多数人都知道明朝士大夫自傲,倔强,恪守传统,但大多数人不知道,明朝的士大夫同样开明,包容,在他们所不能接受的基督教文明面前,明朝士大夫选择了平等的尊重,开放的交流,自由的辩论,以理服人的结局,选择了承认自身不足,积极向对方学习的务实精神。
清朝的士大夫看洋人,先叫人家蛮夷,挨了揍后,又管人家叫洋大人,最后又不顾一切的要打倒孔家店,明朝士大夫却真正延续了中国儒家文明的开放精神,以中华文明为主体对外来文明进行真正的改造吸收。
其开阔的胸怀让西方传教士也为之折服,利玛窦,郭居静等带着改造中国人愿望而来的牧师们,最终却被中国改造,成为拜服在儒家文化脚下的“泰西儒士”,成为西方汉学学派的开山人物,这是中国文明真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