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创造天地吧 关注:874贴子:21,591
  • 2回复贴,共1

至高无上的十诫和不长记性的保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命令的优先级问题
上帝颁布过许多命令。他不仅颁布了十诫,还说过许多话和作过许多应许——所有这些都是命令。既然有这么多命令,那么命令与命令之间就存在优先级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优先级的话,那么当命令与命令发生冲突时,就会造成混乱。
举个例子。“孝敬父母”和“向上帝献祭”都是上帝颁布的命令。在通常情况下,这两条命令不会发生冲突。你可以拿出一部分财物当作祭物献给上帝,另外拿出一部分财物供养年迈的父母。但是当你家中仅剩下一点口粮(比如遭遇大饥荒)时,你可能就无法兼顾这两条命令——如果你把口粮当作祭物献给上帝,你就无法供养父母;如果你供养父母,你就无法向上帝献祭。这时候,这两条命令就发生冲突了,你需要根据命令优先级的高低,对命令作出取舍。
2、从十诫的颁布过程,看十诫的最高优先级
皇上颁布圣旨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下属官员:皇上把圣旨口授给下属官员,下属官员把圣旨记录下来,然后去向百姓宣布。记录下来的圣旨保管在档案室之类的地方。如果皇上在颁布某个圣旨时打破惯例:不通过下属官员,而是自己亲笔书写圣旨,亲自前去向百姓宣布,又把圣旨保管在自己的卧室里,那么你就应该判断出这条圣旨非同寻常,其重要程度高居于所有的圣旨之上。
上帝颁布命令的过程跟皇上颁布圣旨的过程类似:上帝把命令口授给先知(或者借着异象告诉先知),先知把上帝的命令记录下来,再去向民众宣布。记录下来的资料由先知或者朝廷保管。但是上帝在颁布十诫时,却是一反惯例,而且是唯一的一次打破惯例。上帝不是通过先知颁布十诫,而是自己亲自降临西奈山,亲口对以色列人宣布十诫,然后亲手把十诫刻在石版上,并命令摩西把石版保管在最高禁地——象征上帝居所的至圣所里。从上帝颁布十诫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十诫非同寻常,其重要程度高居于其他所有的命令之上。换句话说,十诫具有至高无上的优先级,当上帝的其他命令与十诫发生冲突时,一律执行十诫。
3、从上帝撤销应许,看十诫的最高优先级
我们知道上帝是信实的,凡是他说的话必定兑现,绝不落空。可是你知道吗,上帝为了维护十诫的最高优先级,他甚至可以“说话不算数”地撤销自己的应许。看两个例子:
上帝原本应许大卫王朝永远屹立不倒。可是由于以色列人肆无忌惮地犯罪作恶,上帝就对先知耶利米说:“无论什么时候我决定建立和栽培一个国家,如果那个国家做我所厌恶的事,不服从我,我就改变心意,取消原先的计划(应许)。”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上帝应许大卫王朝屹立不倒,但是如果大卫王朝触犯十诫犯罪,那么为了维护十诫的最高优先级,上帝就要撤销原先的应许。后来,上帝借巴比伦帝国之手灭掉了大卫王朝,让以色列人知道违反十诫必亡。
上帝对先知以西结说:“即使我应许某个好人一定存活,但是如果他自以为做够了好事而开始犯罪,那么我绝不考虑他做过的好事。他必因犯罪而死亡。”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上帝应许保护你、拯救你,但是如果你触犯十诫犯罪,那么为了维护十诫的最高优先级,上帝就要撤销原先的应许,不再保护和拯救你。而你将因犯罪死亡。
上帝为了维护十诫的最高优先级,不惜“说话不算数”地撤销原先的应许。可见十诫的优先级有多么高,是其他任何命令无法相比。
4、十诫
上帝的十诫极其重要,我把十诫列在下面:
一、要敬拜上帝,不可拜别神;
二、不可拜偶像;
三、不可滥用上帝的名;
四、要谨守安息日;
五、要孝敬父母;
六、不可杀人;
七、不可奸淫;
八、不可偷窃;
九、不可作假证陷害人;
十、不可贪图别人的一切。
5、命令优先级的实际运用
以“孝敬父母”和“向上帝献祭”为例,看看怎样运用命令的优先级。“孝敬父母”是十诫的第五条诫命,由上帝亲口宣布并刻在石版上,所以“孝敬父母”跟其他九条诫命一样享有最高优先级。从十诫内部排序来看,“孝敬父母”紧跟在敬拜上帝的前四条诫命之后,这说明“孝敬父母”即使在十诫内部,其优先级也相当高(高于其后的六条诫命)。
“向上帝献祭”也是上帝的命令,是第一条诫命的附属细则。虽然是上帝的命令,但不是上帝亲口颁布的,而是通过摩西颁布的,因此“向上帝献祭”的优先级要低于“孝敬父母”。
由于“孝敬父母”的优先级高于“向上帝献祭”,因此当一个人无法同时兼顾这两条命令时,他就应该执行优先级高的诫命,也就是孝敬父母,而暂时搁置优先级较低的命令,也就是暂时搁置向上帝献祭。
另外,基督教有一种观点叫做“一次得救永远得救”,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相信耶稣基督得救以后,他便可永远得救,不管将来做了什么事或不再相信。这个观点显然站不住脚,因为上帝会因为你的行为改变应许——如果你触犯十诫犯罪,上帝就会取消他的应许,以维护十诫的最高优先级。
6、不长记性的保罗和《希伯来书》作者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十诫具有至高无上的优先级,绝不允许任何人挑战和贬低。古代以色列人一直用行动挑战和贬低十诫,终于使上帝忍无可忍痛下杀手灭了以色列国,赶走了以色列人,让他们在世界各国受尽欺凌和痛苦。
按理说,以色列人的悲惨历史应该使他们长记性,不敢再挑战和贬低十诫。可是不!以色列人就像上帝说的:说了不听,打了没用。保罗和《希伯来书》的作者可算是以色列人的代表。他们的祖先被上帝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可是这两位后生却一点记性都不长。他们效仿祖先的榜样,继续挑战和贬低十诫。保罗贬低上帝的法律说:“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守法律。”《希伯来书》的作者干脆直接宣布旧约(旧约的核心是十诫)作废,他说:“既然上帝提到新的约,可见他已经把头一个约当作无效的;任何无效逐渐陈旧的,必然急速消逝。”
想不到死了那么多人,流了那么多血,经历了那么多痛苦,竟然不能使这两位以色列人吸取一点点教训。更想不到的是,在这两位以色列人后面竟然跟着数十亿信徒,他们开口闭口都是保罗如何如何说,《希伯来书》如何如何说,完全把这两位当作了神。上帝和耶稣基督多次斥责以色列人耳聋眼瞎。其实,耳聋眼瞎的又岂止以色列人呢,实际上整个人类都是耳聋眼瞎、记吃不记打的。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8-10-27 16:28回复
    天主教带领罗马遗民走入中世纪……
    冰岛火山喷发引发法国大革命(嘉靖云南大旱);印尼火山喷发导致中国发生道光萧条……
    工业与科技进步……;西方科技武装起来的日本军阀残酷加害中国与……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朝代】宋译文对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IP属地:天津7楼2018-11-02 00:29
    回复
      正文卷 第64章 本心
      府卫指挥使。
      现在是指挥使,他日就是周国的五军都督!
      这等于把周国的兵权全都交给了李明和,从一个小队长到指挥使,这跳了多少级?
      这岂不就是飞黄腾达。
      如果换成其它人,指不定早就立即点头答应了,但是李明和却选择了沉默,他先是思索片刻,而后又朝着架上的看了一眼。
      端起茶杯,慢慢地喝了一口,李明和依然没有直接应,而是绕开他邀请,反问道。
      “前些日子,我在报纸看到以宗室镇抚蛮夷,我只有一个问题问大王,他日大王准备如何镇抚蛮夷?”
      “噢!这倒是简单,自然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逆我者镇之,顺我者抚之。”
      朱伦圻的答倒是极为标准,千里年来对于蛮夷向来都是如此。
      “软硬兼施,如此,蛮夷必定可抚!”
      “史上确实是这么说的,”
      李明和放下茶杯,看着眼前的这位周王说道。
      “可是,在下想问大王,不问其它,就是西南诸夷,至今已经镇抚数百年,为何每每总有夷乱?”
      “这”
      朱伦圻不由一愣。
      “你看,这不正是因为孤是纸上谈上,所以才会请你出山嘛。”
      朱伦圻的语气极为诚恳,其实,在北京有比李明和更为出名的“文武全才”,但是朱伦圻却知道,那些人不过只是“纸上谈兵”,别的不说,忠义军军中将领又有几个人是当年乡间闻名的“文武全才”,陛下为何能练出忠义军?靠的可不是主将的“文武全才”,靠的是练兵。
      他当然知道,陛下是不可能为他练兵,但是那些曾经追随陛下多年的部下,却可以为周国练兵。不仅能练兵,还能为他镇蛮抚夷。而这正是其它人的不具备的优点。
      况且,朱伦圻也知道,他现在没有资本招揽名将,至于愿意找上门的,又有几个有真才实学?
      “李队长,请你务必帮帮我的忙。”
      “在下又能帮你做些什么呢?”
      李明和面色凝重地反问道。
      “这若是您舍不得这里,你可以在王府里住着,帮我出出主意,当当参谋。不管你选择哪种身分,我都按指挥使的薪银发你双俸,保证你一家老小无衣食之虞。”
      只以为李明和是不想离开这里的朱伦圻退居其次,想让李明和当他的参谋,当然这个参谋也要帮他练兵。
      李明和笑了笑后说道。
      “在并没有和大王一起办过一件事,平时所说的,都只是嘴上功夫。常言说得好,说的容易做的难,你凭什么就这样相信我?”
      朱伦圻认真地说道。
      “凭你曾于军中多年,凭陛下曾亲自给你嘉奖,当然,也凭你在台湾镇蛮时屡立功劳。”
      这才是朱伦圻选择他的原因。
      听了这句话后,李明和的心中倒是颇为感叹。人家是身为藩王,能够亲自上门邀请,士为知己者死,就凭着这番真诚的相知,就值得出去帮帮他。
      不过
      端起茶碗来不做声,李明和慢慢地喝了几口茶,放下茶碗后,从从容容地开口说道。
      “此次,陛下分封诸国,令大王往夷地,镇蛮抚夷,归属华夏,到底是何用意,在下只是军人,自然不知如何解释,可是凭在下于台湾的经验来看,想要镇蛮抚夷,其实倒也不困难,关键是在大王!”
      “在孤?”
      朱伦圻诧异的反问道。
      “怎么会在孤的身上?”
      “大王,若是大王抵达封国之后,有一个移民外出时,为蛮夷所杀,大王会如何处理此事?”
      “杀人者死,自然是令蛮夷酋首交出杀人者,杀之!”
      朱伦圻的答,让李明和笑了笑,然后说道。
      “如此又岂能以儆效犹?”
      “杀人者死,这是汉人之法,可于蛮夷,蛮夷既然不通礼法,又岂能与他们讲究礼法?”
      看着似乎不明所以的周王,李明和继续说了下去。
      “蛮夷,之所以为蛮夷,皆是因为其不知礼法,与蛮夷住镇抚,往往是我少而夷,夷杀我一人,我杀夷一人,吃亏的还是我们。所以,在这个时候,往往只能诛其首,累其族,如此才能以儆效犹,如若不然,蛮夷又岂能畏惧?又岂能甘心受我大明教化?”
      听说桑李明和这么一说,朱伦圻不由一愣,他甚至越发感到此去就国非要将他请去不可。
      “但是一味如此,也不无行,毕竟,夷民不事劳作,生活贫苦,所以要教他们如何耕地种田。”
      喝了口茶,然后李明和又继续说下去。
      “那时候,刚到基隆,土人往往与我为敌,而我等为图自保,不得不征伐土民,土民无不是流离失所,为此,只有将他们安置于平原,令其开垦田野,归化为民,而土民旧时往往不事生产,不知如何劳作,兵卒移民只能以皮鞭教其劳作,沿途所闻莫不是呻吟哭泣怨声载道,可若不是如此,又岂能让他们归化为民?”
      虽说只是三言两语,可朱伦圻还是从他的话中,体会到了其中的一些意思,知道他所说的“教化”,远远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于是他便在李家的房里来踱着步。
      “大王,若是到时候,有人上大王,说李某滥杀土民,甚至掠其为奴为婢,大王又会如何处置在下?”

      朱伦圻原本想问,你们在台湾是怎么处置的,可话到嘴边,他想到当时,天下人又有几个知道台湾,而且台湾那些地方那时候除了军人,就是流放犯,又有几个普通百姓?自然也就不会有人问这个问题了。
      思索片刻,朱伦圻苦笑着道。
      “到时候,必定会有人如此指责你,毕竟,毕竟大家都是读圣贤,己所不欲而勿施于人啊!”
      “所以,在下才会说,在你,而不在于在下。”
      李明和眨了眨眼睛,然后笑着说道。
      “若是到时候,他人一说,大王就要施以仁德,在下又如何能平定蛮夷?”
      “明和此言差矣!”
      朱伦圻正色说道。
      “土人不知礼义,如此才需要我等往夷地教之以礼,如此方才能归以华夏。我朱伦圻身为大明周藩,又岂能不施以仁德?孤今日幸得陛下器重,封邦于夷地,自此之后,周藩世代教化一方土民,令其归属华夏,若是不能施以仁,那又与虏寇有何区别?明和,实话对你说,孤此去夷地,是为教化当地百姓,纵是累死,也心甘情愿,决不后悔!”
      “好,大王志气可嘉!”
      李明和击掌称赞道,然后又说道。
      “大王所言,确实是我大明宗室应说之言,可是大王是否想过,若是土民不服教化又应如何?若土民犯国,难道大王准备以德报怨,擦干净脖子让他们砍不成?”
      李明和的反问,让朱伦圻心头一沉,甚至都说不出话来的,只能暂时选择了沉默。
      过了好长时间,李明和才开口说道。
      “当然初到台湾时,在下曾听长官说过“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这生死皆在一念之间,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生者活在世上,嘴上可以说仁义道德,但是该做的事也还得要去做!有时候,这仁义道德,要看是对谁!如果在下没有说错的话,似乎,前阵子,有人于报纸上刊载文章称,天下人几千看来等理解错了圣人中所言的本意,因为周制之中,既有国人,也有野人,对国人要施以法、行以仁,但是对待野人,就要区别对待。”
      即便是身在关外,李明和也能从报纸上得知关内的一些变化,包括学术相的某些争论。
      “不过只是一家之言。”
      朱伦圻无可奈何地应了一句。
      “可,可能也是在告诉我们,既行周制,就要分国野吧”
      说出这句话之后,朱伦圻的脸色显得有些难看。
      国人、野人难道,如此这才是周制?
      周制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但是现在经历了一番讨论之后,谁都知道,周制并不仅仅只是“礼”,所谓的“礼”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若是只言“礼”,又岂会有国人与野人分别?
      沉思良久之后,朱伦圻才说道。
      “管子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话是极有道理的,化外野民不知礼节,皆是因为衣食不足,而孤将来到封国之后,自然要让百姓足衣足食。其实,如此才是顺应民心,只要使百姓有吃有穿,他们自然会知礼,在此之前,确实不能一味空谈”
      空谈什么?
      是仁义,还是礼?
      朱伦圻在这个时候,不禁有些茫然了,原本对于就藩满怀期待的他,甚至有些迷惑,尽管他知道,自己将要面对很多问题,但是有些问题,是自己愿意面对的吗?
      “大王既然知道,不能一味空谈,其实,在下去与不去,并不重要,重要的大王,是否能够坚持本心!”
      就在这时,突如其来的话,让朱伦圻不由一愣,他的目光中略带着一丝疑惑。
      本心?
      什么是本心?


      IP属地:天津9楼2018-11-10 00: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