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遇到问题时,总会特别紧张,生怕会出点差错,主要还是因为缺乏经验。今天小编总结了一些宝宝常见问题,以及科学的护理方法,让新手妈妈可以更得心应手的照顾新生宝宝们。
如何护理宝宝脐带?
脐带是怀孕期的宝妈为宝宝输送营养和氧气的通道,分娩后不再使用,被剪断后结扎,形成脐带残端。通常情况下,脐带在7-14天脱落,最长时间不超过8周。
正确应对方法:
保持脐带残端的清洁干燥,在脱落之前,最好不要给宝宝洗盆浴,可以进行擦浴;如果不小心弄湿,要及时用干的棉布或纸巾擦拭干净;在更换纸尿裤时,也要注意避免遮住脐带,以免浸湿或者摩擦;如果脐带周围有红肿、黄色分泌物、或者有异味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宝宝鼻塞或者鼻腔有杂音是感冒吗?
新生儿的鼻腔小而短,分泌物不易排出,干燥后形成堵塞,从而导致鼻塞或者杂音,并不是感冒引起的。如果堵塞严重或者通气较差的时候还会影响宝宝的进食。
正确应对方法:
使用生理盐水湿润鼻腔,软化干燥的分泌物,并进行清理。如果空气干燥,还可以使用加湿器。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绒毛、灰尘或者比较强烈的气味,这些都会对宝宝的鼻腔粘膜造成刺激。
宝宝黄疸怎么办?
很多婴儿出生后的几天,会出现黄疸,实际上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时分解产生胆红素,导致胆红素集聚在皮肤和眼睛巩膜,出现发黄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可以自行消退,但有些较严重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治疗。
正确应对方法:
轻微的黄疸,也就是黄疸指数小于14,可以勤喂母乳、晒太阳,这样利于黄疸的消退;如果黄疸指数超过了17,或者总胆红素超过280,可以进行蓝光治疗。但切忌使用茵栀黄退黄疸,国家药监局已经明确新生儿禁用此药物了。
如何预防宝宝尿布疹?
尿布疹是在尿布覆盖部分出现的皮疹或者皮肤发炎的现象,通常出现在臀部和大腿根的皱褶处等,由于接触尿液或粪便,容易出现皮肤发红或者细小的疹子。这些往往和没有及时更换尿布或者纸尿裤有关,皮疹会导致宝宝不适,甚至影响睡眠和情绪。
正确应对方法:
及时更换尿布或纸尿裤,减少皮肤在潮湿环境下的暴露;每次大便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的棉布“拍干”;另外,为了避免尿液、粪便对宝宝皮肤造成刺激,可以涂抹润肤油、护臀霜等,起到隔离的作用。如果尿布疹继发真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真菌的药膏。
新生儿宝宝要用枕头吗?
老人经常会让宝宝“睡头型”,给宝宝使用各种定型枕。实际上,对于小宝宝来说,根本不需要使用枕头,另外,婴儿床上如果放置枕头、棉被等物品,会有导致宝宝窒息的危险。
正确应对方法:
1岁前,不要给宝宝使用任何类型的枕头,宝宝“睡头型”的说法也都是错误的。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儿应该尽量采取仰卧位,这样的睡姿对于宝宝来说最安全,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宝宝吐奶是怎么回事?
吐奶是婴儿阶段很普遍的现象,有时候是因为吃的过多,超出了胃的容量,有时候是因为打嗝引发的吐奶,不必过于担心,随着宝宝坐立,吐奶的状况会有所好转。
正确应对方法:
想彻底解决吐奶问题比较困难,只能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宝宝减少吐奶的次数和吐奶量。比如每次喂奶时尽量保持安静愉快,避免在宝宝哭泣的时候喂奶,也不要在宝宝极度饥饿的时候喂奶;如果是奶瓶喂养,要确定奶嘴孔不要太大(这样会导致配方奶流出过快),也不要太小(给婴儿吃奶造成障碍,使其吞入更多的空气),拧好奶瓶后滴出几滴后停止,说明奶嘴孔的大小合适。婴儿每次吃完奶后,要拍嗝,并竖立抱起20-30分钟。
宝宝需要每天都洗澡吗?
每次更换尿布的时候,保持尿布区域的清洁,婴儿不需要经常洗澡,因为频繁的洗澡特别是洗澡的时候使用肥皂,会导致皮肤干燥。最好选用温和的宝宝使用的沐浴露。
正确应对方法:
新生儿每周洗澡3次就够了,在脐带脱落之前,只给宝宝做擦浴。洗澡后涂抹低敏的润肤露,还可以起到预防湿疹的作用。还可以给宝宝买肚脐防水贴,洗完澡再拿下来。
宝宝指甲抓伤自己怎么办?
婴儿刚出生几周指头很小,可是指甲却长的很快,清醒的时候喜欢舞动手臂,可能会抓伤自己,有些妈妈会使用婴儿手套,这样做特别不好,因为这样既对宝宝的发育不利,同时如果手套内的线头缠绕在手指上,会导致坏死,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
正确应对方法:
定期给宝宝修剪指甲,差不多每两周就要修剪一次。使用婴儿专用的指甲钳,但是要特别小心,以免弄伤宝宝。宝宝睡觉的时候是妈妈剪指甲的最佳时机。修剪完毕后用比较柔软的磨甲棒磨平。
可以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吗?
很多婴儿都喜欢吸吮,安抚奶嘴可以在不吃奶的时候满足宝宝的吸吮需求,但是绝对不能将其用来替代吃奶或者将吃奶延迟。在婴儿睡前使用安抚奶嘴,还可以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正确应对方法:
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选择是否使用安抚奶嘴,有的宝宝可能会接受,而有的宝宝则会抵触。如果是母乳喂养,要等到宝宝1个月以后再使用,以免产生混淆。安抚奶嘴的使用时间需要在喂完奶后或者两次喂奶之间。
宝宝刚出生宝妈没奶,要不要先喂奶粉?
宝宝刚出生后,宝妈可能还没有产奶,宝妈会担心不喂奶,宝宝会饥饿,实际上宝宝出生时体内有一定的能量储备和血糖维持能力,可以满足至少3天的代谢需要,所以不用太担心。如果第一口摄入的是配方奶粉,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正确应对方法: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有利于预防宝宝的过敏,并减轻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宝宝早期反复的吸吮乳头,是确保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即便开始没奶也不要给宝宝喂配方奶粉,但是要监测宝宝体重变化,只要体重下降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该坚持母乳喂养。
宝妈们,如果有更多经验,可以跟爱哩诺田园分享哟~
如何护理宝宝脐带?
脐带是怀孕期的宝妈为宝宝输送营养和氧气的通道,分娩后不再使用,被剪断后结扎,形成脐带残端。通常情况下,脐带在7-14天脱落,最长时间不超过8周。
正确应对方法:
保持脐带残端的清洁干燥,在脱落之前,最好不要给宝宝洗盆浴,可以进行擦浴;如果不小心弄湿,要及时用干的棉布或纸巾擦拭干净;在更换纸尿裤时,也要注意避免遮住脐带,以免浸湿或者摩擦;如果脐带周围有红肿、黄色分泌物、或者有异味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宝宝鼻塞或者鼻腔有杂音是感冒吗?
新生儿的鼻腔小而短,分泌物不易排出,干燥后形成堵塞,从而导致鼻塞或者杂音,并不是感冒引起的。如果堵塞严重或者通气较差的时候还会影响宝宝的进食。
正确应对方法:
使用生理盐水湿润鼻腔,软化干燥的分泌物,并进行清理。如果空气干燥,还可以使用加湿器。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绒毛、灰尘或者比较强烈的气味,这些都会对宝宝的鼻腔粘膜造成刺激。
宝宝黄疸怎么办?
很多婴儿出生后的几天,会出现黄疸,实际上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时分解产生胆红素,导致胆红素集聚在皮肤和眼睛巩膜,出现发黄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可以自行消退,但有些较严重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治疗。
正确应对方法:
轻微的黄疸,也就是黄疸指数小于14,可以勤喂母乳、晒太阳,这样利于黄疸的消退;如果黄疸指数超过了17,或者总胆红素超过280,可以进行蓝光治疗。但切忌使用茵栀黄退黄疸,国家药监局已经明确新生儿禁用此药物了。
如何预防宝宝尿布疹?
尿布疹是在尿布覆盖部分出现的皮疹或者皮肤发炎的现象,通常出现在臀部和大腿根的皱褶处等,由于接触尿液或粪便,容易出现皮肤发红或者细小的疹子。这些往往和没有及时更换尿布或者纸尿裤有关,皮疹会导致宝宝不适,甚至影响睡眠和情绪。
正确应对方法:
及时更换尿布或纸尿裤,减少皮肤在潮湿环境下的暴露;每次大便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的棉布“拍干”;另外,为了避免尿液、粪便对宝宝皮肤造成刺激,可以涂抹润肤油、护臀霜等,起到隔离的作用。如果尿布疹继发真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真菌的药膏。
新生儿宝宝要用枕头吗?
老人经常会让宝宝“睡头型”,给宝宝使用各种定型枕。实际上,对于小宝宝来说,根本不需要使用枕头,另外,婴儿床上如果放置枕头、棉被等物品,会有导致宝宝窒息的危险。
正确应对方法:
1岁前,不要给宝宝使用任何类型的枕头,宝宝“睡头型”的说法也都是错误的。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婴儿应该尽量采取仰卧位,这样的睡姿对于宝宝来说最安全,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宝宝吐奶是怎么回事?
吐奶是婴儿阶段很普遍的现象,有时候是因为吃的过多,超出了胃的容量,有时候是因为打嗝引发的吐奶,不必过于担心,随着宝宝坐立,吐奶的状况会有所好转。
正确应对方法:
想彻底解决吐奶问题比较困难,只能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宝宝减少吐奶的次数和吐奶量。比如每次喂奶时尽量保持安静愉快,避免在宝宝哭泣的时候喂奶,也不要在宝宝极度饥饿的时候喂奶;如果是奶瓶喂养,要确定奶嘴孔不要太大(这样会导致配方奶流出过快),也不要太小(给婴儿吃奶造成障碍,使其吞入更多的空气),拧好奶瓶后滴出几滴后停止,说明奶嘴孔的大小合适。婴儿每次吃完奶后,要拍嗝,并竖立抱起20-30分钟。
宝宝需要每天都洗澡吗?
每次更换尿布的时候,保持尿布区域的清洁,婴儿不需要经常洗澡,因为频繁的洗澡特别是洗澡的时候使用肥皂,会导致皮肤干燥。最好选用温和的宝宝使用的沐浴露。
正确应对方法:
新生儿每周洗澡3次就够了,在脐带脱落之前,只给宝宝做擦浴。洗澡后涂抹低敏的润肤露,还可以起到预防湿疹的作用。还可以给宝宝买肚脐防水贴,洗完澡再拿下来。
宝宝指甲抓伤自己怎么办?
婴儿刚出生几周指头很小,可是指甲却长的很快,清醒的时候喜欢舞动手臂,可能会抓伤自己,有些妈妈会使用婴儿手套,这样做特别不好,因为这样既对宝宝的发育不利,同时如果手套内的线头缠绕在手指上,会导致坏死,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
正确应对方法:
定期给宝宝修剪指甲,差不多每两周就要修剪一次。使用婴儿专用的指甲钳,但是要特别小心,以免弄伤宝宝。宝宝睡觉的时候是妈妈剪指甲的最佳时机。修剪完毕后用比较柔软的磨甲棒磨平。
可以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吗?
很多婴儿都喜欢吸吮,安抚奶嘴可以在不吃奶的时候满足宝宝的吸吮需求,但是绝对不能将其用来替代吃奶或者将吃奶延迟。在婴儿睡前使用安抚奶嘴,还可以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正确应对方法:
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选择是否使用安抚奶嘴,有的宝宝可能会接受,而有的宝宝则会抵触。如果是母乳喂养,要等到宝宝1个月以后再使用,以免产生混淆。安抚奶嘴的使用时间需要在喂完奶后或者两次喂奶之间。
宝宝刚出生宝妈没奶,要不要先喂奶粉?
宝宝刚出生后,宝妈可能还没有产奶,宝妈会担心不喂奶,宝宝会饥饿,实际上宝宝出生时体内有一定的能量储备和血糖维持能力,可以满足至少3天的代谢需要,所以不用太担心。如果第一口摄入的是配方奶粉,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正确应对方法: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有利于预防宝宝的过敏,并减轻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宝宝早期反复的吸吮乳头,是确保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即便开始没奶也不要给宝宝喂配方奶粉,但是要监测宝宝体重变化,只要体重下降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该坚持母乳喂养。
宝妈们,如果有更多经验,可以跟爱哩诺田园分享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