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吧 关注:23,218贴子:886,553
  • 9回复贴,共1

彝族名声的4.5个阶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贴所记资料出自《云南考古》、《爨氏乱》(名字可能是类似《某某列传:爨氏》之类,记不大清。)、《后汉书·西南夷族》《西南彝志》、昭觉县志、布拖县志、及本人亲见、长辈述说。
看过的这些书已经有些年头,再想准确说出哪段话出自哪里有些难度,也懒得去翻,当作故事讲讲。
有遗、漏、错的地方请指正。


IP属地:四川1楼2018-09-01 13:36回复
    第一个阶段(晚清前的几千年历史):蛮、夷。
    彝族祖先建立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在云贵川缅等地方建立了诸多国家。但除了南诏以外,基本都是恶名。这原因很简单,简单点说,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那时没个联合国,更没有人权这些东西,两族敌对时落入彼此的手上,下场凄惨。
    史书汉族写下,只要与汉族敌对的,自然全是恶名。
    就像这个“夷”字,一个人拿着一把刀(“一”),身上缠着一条蛇(“弓”)。


    IP属地:四川2楼2018-09-01 13:36
    回复
      第二个阶段(后清至解放前):匪。
      那时彝族大贵族已经与汉族地方多了联系,有简单的贸易。
      那时的兹么(有些甚至是子弟众多的白彝)时不时会动员人手,闯入汉区,烧、杀、抢、掠。特别是“掠”,掠来汉人来做奴隶,这也是许多地方对汉族称呼“晒干”这个名字的由来。
      (但要注意的是,这个烧杀抢掠的规模都不大,一般就是由十多二十人的彝族人组成,掠回来的汉人基本也只有个位数)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兹么会种植鸦片销到汉区换钱、米油盐刀等,在那个年代,对于彝族来说,能吸上、接触鸦片的——是贵族、实力的象征。


      IP属地:四川3楼2018-09-01 13:37
      回复
        第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到21世纪初):烂、毒、脏、艾滋。
        改革开放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Du品(防和谐,毒)。
        而对于彝族来说,能吸上D的,是贵族、有实力的象征。
        因此,瞬间蔓延。
        短短几年,彝区就成了D品最严重的区域。而伴随着D的,通常还有艾滋。
        在开始之初,说D,吸D,是谈资,是荣耀。
        在开始之初,D,是在街上的饭馆里光明正大吸的。
        短短几年,无数人家破人亡。
        没D资了怎么办?——偷、抢、骗。
        一千个彝族人里,只要有一个去汉区干这些勾当,剩下的999人会连同他背负上这个恶名。
        所以,彝族人背负上了沉痛的骂名,这个骂名甚至背负到了现在。


        IP属地:四川5楼2018-09-01 13:38
        回复
          第4.5个阶段(现在):有些脏、有些乱、有些野蛮。服装美丽、风景好、有骗子、火把节、变化巨大等等等等
          为什么会有0.5这么个阶段?
          因为从上一个阶段背负上的恶名还没有完全消除。
          但彝区变化确实巨大,年轻一代染D的,已经很少很少。街上的老人已经有五六年没见过光脚的了。
          也已经有段时间没见过烂醉睡在街上的了。
          年轻人人手一个手机,谈论着王者荣耀和刺激战场。
          就算是农村的少女们,也用美颜自拍发着QQ微信。
          变化巨大。
          但是,
          一些为了点击量放弃客观报道的记者,他们进入彝区,不会拍日新月异的变化,只会拍烂的、差的、脏兮兮的,一篇篇这样的报道对彝族的形象是巨大的打击。
          一些流窜在金三角、全国各地的D老板也让彝区带上了“国家级D品县”的帽子。
          一些美其名要团结的彝族会高校生,聚众打架让他族人亲眼见证“彝族人喝酒打架”的名声。
          几名不知廉耻的彝族打工者用命讹钱坏了同胞的打工渠道。
          同时,凉山的变化正一点点传出去,人畜分了家,火把节在央视报道,我们控制住了D和艾滋,彝家新寨,火把节,这些翻开了彝族新的篇章。
          所以,现在处于“4.5”的过渡阶段,旧帽子还没有完全去掉,新帽子还没有稳实戴上。
          凉山在变,彝族在变,我们在变。
          我们背负着骂名与美名,艰难前行。


          IP属地:四川6楼2018-09-01 13:39
          回复
            今年初我带了十五人去佛山打工(无偿,政府补贴车油费),我对这十五个老乡说了一句话:
            记得不管你们在这里有了什么名声,同胞都在家乡与你们一同担这名声。
            少吹些牛,少点不知哪里来的底气的空谈,少些不带脑子的神奇语言,记得“彝族”这个标签会将你的所有言行放大几十倍。
            是纯朴善良、勇敢勤奋。还是好勇斗狠、肮脏懒惰。你来定
            我是彝族,我叫吉斯小鹰,我喂自己袋盐。


            IP属地:四川7楼2018-09-01 13:41
            回复
              点个赞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9-01 13:55
              回复
                後漢書要反著看,比如漢奸東林黨寫的明史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9-01 17:05
                回复
                  666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9-05 23:47
                  回复
                    可以,作为一个汉族来说,你对自己的民族见解很到位,就是不知道其他彝族兄弟怎么看?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8-09-29 08: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