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车迷吧 关注:21贴子:1,079
  • 3回复贴,共1

网约车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比重到底占有多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顺风车和其他类型网约车有着不同的属性。按交通部此前规定,顺风车属于"私人客车合乘"范畴,不属于道路经营行为,属于非盈利性质,车主和车辆均不需要取得相关经营资格证书。
相较于即时运输的网约车,顺风车具有预约、价低和顺路等特点,因此顺风车也受到了平台用户的极大青睐。2018年春运期间,滴滴顺风车累计运送3067万人次搭乘跨城顺风车回家和返程,相当于民航在春运40天运力的46.9%。
非盈利、顺路搭乘,也赋予了顺风车天然的社交属性。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在产品上线之初时表示,顺风车是C2C平台,快车和专车都是B2C的平台。顺风车宣传也在强调社交属性,它的网页宣传语为:"遇见美好,你我同行。"和"经济出行,美好的故事天天发生。"


1楼2018-08-27 10:08回复
    按照目前顺风车的设计机制,在车主接单前,司乘双方可以看到对方的年龄、职业、家乡、个性签名、爱好、信任值等。顺风车车主和乘客可以在行程结束后互相"贴标签",撰写评价。这些功能设置是基于顺风车"互惠"的基因,初衷是通过乘客和司机的出行记录和历史评价累积信任值,为下次车主和乘客选择做参考。


    2楼2018-08-27 10:08
    回复
      然而,空姐搭乘顺风车遇害一事,将顺风车安全问题再次推上了舆论漩涡。继而有网友晒出了网上帖子顺风车司机对于女乘客一些低俗的评论,车主在选择接单前就能够了解到乘客性别、甚至容貌特征,存在潜在安全隐患,滴滴公司就紧急下架顺风车业务模块,并进行调整跟隐私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随着是近期爆出的温州女孩受害事件滴滴顺风车业务再一次的登上了舆论的风口。详细的具体过程网友们自行了解吧,这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依旧是监管不力。说句实话,顺风车业务自上线以来,先不论哪一家公司或平台的都是解决了我们的出行问题,以及一些时间节点上不好打车的困扰。


      3楼2018-08-27 10:08
      回复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古村落里,一位匠人制造了一把铁刀,代替了之前人们一直采用的石头刀,人们在尝试之后绝大部分都放弃了之前的石头刀,可突然有一天村落里有一个人拿着这把刀杀了人了,之后很快在匠人的帮助下大家抓获了罪犯。在这个事件中:匠人的本意是好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人们是能够亲身感受到的。那后面这种事是要完全杜绝的,那要怎么解决呢:从出口解决,每一个有刀的人都要有调查,问问买刀的背后是什么?以及后面刀的去向大概是什么方位?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有拿刀去伤害他人的意向,如果有立刻收回他的刀。
        到这的时候小狼就想让大家思考一下是什么让原本美好的出行方式变了味?是人性?是资本?是社会?还是其他复杂的原因?


        4楼2018-08-27 10: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