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翁吧 关注:23贴子:38
  • 0回复贴,共1

南山翁茯菊散如何祛除湿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如何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湿?
1. 头发爱出油
2. 面部油亮
3. 睡觉留口水 (湿气饱和自行流出)
4. 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
5. 小肚子大
6. 耳内湿(耳禅湿)
7. 阴部潮湿。
8. 皮肤上长扁平疣。
9. 经常乏力
二、湿是如何形成的?
中医理论认为,寒湿为万病之源,人体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淤,淤则堵,堵则结,结则瘤,瘤则癌。治病先祛寒湿。人体是平衡的有机整体,体弱的根本是阴阳失衡。寒体性质是身体内部阴气过剩,导致阴阳失调。
一级湿气: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长过湿疹的朋友都知道,奇痒无比,反反复复。
二级湿气: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关节酸困。
三级湿气:在骨骼,即是骨寒湿
症状:肩周炎,颈椎病,肩痛 .硬,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湿气:在脏腑
症状:(寒湿在子宫、卵巢、睥胃、肺),导致身体各项机能受损,宫寒、妇科疾病、乳腺增生…随之而来。
五级湿气:在身上
症状:(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的。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气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1800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体内。(我们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
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气。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气为主。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换句话说,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气堆积,造成阳气虚衰。湿气对人体的伤害,比寒气还要大。
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气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三:自我诊断体内是否有湿的方法:
1: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2: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这就是问诊单上为什么要问大便的原因)也说明体内有湿了。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
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这是脾虚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
3:洗漱时——看舌苔
上完厕所后我们通常就开始洗漱了,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除了以上主要的三点,还有两个判别方法:
第一,看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恶不恶心。很多人说自己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
第二,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
四:南山翁茯菊散:
薏米和红豆是祛除体内湿气的佳品。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久服轻身益气。薏米中蛋白质含量是大米的3倍,含糖类、脂肪、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富含亮氨酸、精氨酸、赖氨酸、酪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具有润泽肌肤,健脾利水,利湿除痹,清热排脓,清利湿热等功效。红豆,在中药里称作为“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
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南山翁茯菊散刚好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南山翁茯菊散由鸡内金、芡实、山药、砂仁、茯苓、赤小豆、薏苡仁、菊花、槐花、显脉旋覆花、金银花、菊苣、百合、荷叶、马齿览、葛根16味天然食材,配方按照中医方剂的严密调配而成,既祛湿又健脾;有效祛除全身性湿气,是你身边的趋势养生专家。


IP属地:陕西1楼2018-07-16 15:5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