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吧 关注:10,681贴子:64,523
  • 8回复贴,共1

请问,“制”与“製”的区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查询了很多资料,王力先生的古汉语字典里说先有“制”后有“製”,制是本字,制本来就有制作的意思,但是后来用的越来越多之后两个字中“制”用在制度制约制定等一系列“虚”的制作上,“製”则用于具体实物的制作上。诗经东山中:“制彼裳衣。”用制而不用製,实意确是做衣服,制作的意思,请教古文字古代汉语的大神,请问两个字在具体用法上是否需要严格区分呢?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7-03 16:27回复
    製,这里“衣”很关键。依靠依附倚靠椅子,衣,不是十万八千里的,紧挨着我们,贴近我们的生活,很现实实用的。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7-03 18:38
    回复
      我也遇到和你相同的問題,跟帖詢問中。


      3楼2018-11-04 19:16
      回复
        若“制”與“製”的起源在同一處“制”上,那麽我想在寫成“制”的層面上是否區分意義不大。倒是在寫成“製”的層面上要與“制”作出區分。


        4楼2018-11-04 19:22
        回复
          制本意是裁剪掉树梢,让果子结得更好,做衣服也需要裁剪,才有了製。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11-05 00:52
          回复
            “制”字的原初意义是“用刀裁剪树木使之成材”,这个意义本身包含着两个相反方向的意思:第一点是强调裁剪、断割、去除之义,关注点放在那些被裁剪掉的材料上,是从有到无的变化;二是强调成材、成就、完成之义,关注点放在使原本不能直接用的树木成为可用的木材,是从无到有的变化。后世的衍生意义就是把这两个完全相反的含义更进一步的延伸发挥出去了:制裁、管制、控制、制空制海、制度强调的是前一个义项,即断割、裁剪、去除、限制、约束之义,强调从有到无;制造、制衣、制图、制备等强调的是第二个意思,即从无到有的成材、成就、完成之义,强调从无到有。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1-05 00:52
            收起回复
              我所解释製,应该是製造如老爷穿衣,家都可甬有,也可认为是大量生产製造,制则不同他可是法定制度,计划讨论,批沂才能制造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9-05-27 0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