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凯尔特人向巴尔干半岛内陆的推进,大约始于公元前3世纪初。此时,凯尔特人又掀起了新的一轮大规模移徙的浪潮,如同公元前6世纪和5世纪末那样。考古学家以拉登文化Ⅱ期来概括这个新时期的特征。
公元前298年,有一支凯尔特入侵者进抵今保加利亚一带,遭遇马其顿人。结果,被马其顿国王卡山得的军队击败于哈伊莫斯山(今巴尔干山)。稍后不久,由坎鲍雷斯(Cambaules)统领的第二支凯尔特人队伍,似乎已达色雷斯。公元前279年,趁马其顿内乱之际,凯尔特人又开始大举入侵巴尔干。起兵数万人,分作三路:塞雷思里奥斯(Cereth-rios)率东路军,进攻位于保加利亚一侧的特里巴利人(Triballi)(注:特里巴利人,古色雷斯人的一支。)。博尔吉乌斯(Bolgios)率西路军,穿越伊利里亚,由今莫纳斯提尔附近进入马其顿,败杀其王托勒密·塞劳诺斯。最著名的一支是由布伦努斯(Brennus)和阿西乔里乌斯(Acich-orius)率领的中路军,从色萨利直扑希腊腹地,猛攻温泉关,不克,遂绕关口进至德尔斐,始为希腊埃托利亚联军击退,布伦努斯兵败自尽。凯尔特人在希腊各地劫掠,破坏惨重,但由此带来了一个重要政治后果,有助于促成一个具有希腊化时代特征的国家联盟,以合力抗阻凯尔特人的进袭。布伦努斯余部的大多数,据说可能由一个名叫巴塔纳托斯(Bathanattos)的酋长率领,退返其出发地点,因其驻地位居斯科杜斯山和多瑙河之间而得名斯科迪希人。据说,他们创建或接管了一个名为辛吉杜努姆的城市(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为其首府。布伦努斯的其余残部,则由另一首领科曼托里乌斯(Comantorius)带领,移至哈伊莫斯山脉斜坡一带驻留下来,并取得了对于邻近的色雷斯部落的控制权,以泰雷(Tyle,今址不详)为中心。这一支凯尔特人的势力,曾南伸至亚德里亚堡盆地,向北抵达多瑙河,后渐接受了希腊文化,最终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93年,才被色雷斯人攻灭。此外,那些在人烟稠密的希腊本土难以觅得容身之所的凯尔特入侵者,则可能扩散到巴尔干半岛更偏于东北方一带的僻远之地。据说,沿着铁门以下的多瑙河岸,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带凯尔特语名字的城镇,譬如:博诺尼亚(Bononia,今保加利亚维丁)、拉提亚里亚(Ratiaria,今阿恰尔)、杜罗斯托鲁姆?(Durostorum,今锡利斯特拉)、诺维奥杜努姆(Noviodunum,约当位于多布罗加地区的今罗马尼亚伊萨克恰)等,或许即为这类凯尔特人活动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