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吧 关注:40,305贴子:191,518
  • 13回复贴,共1

读通鉴.学管理:庾亮逼迫苏峻谋反的失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取自通鉴《晋纪十五》。
对白话原文作整理:西晋末年,朝廷统治腐朽,爆发“八王之乱”,自此国力倾颓、天下大乱。北方胡人势力趁机崛起,举兵侵犯晋王朝,致使晋朝两京沦陷,北方国土尽失。后,镇守江东的晋室宗亲、镇东大将军司马睿在江南士族阶级的拥护下于建康称帝,建立东晋王朝,是为晋元帝。后,元帝为改变权柄下移于臣僚的局面,采取措施制衡以丞相王导为首的琅邪王氏家族,激怒了王氏家族掌握重兵的地方大将王敦,导致矛盾逐步激化,终于永昌元年爆发“王敦之乱”,王敦率叛军攻入建康,朝廷战败。随后,王敦坐镇武昌遥控朝政。及至元帝驾崩,晋明帝继位,此时王敦的力量逐渐衰弱,明帝遂与亲信策划,终于太宁二年平定王敦叛乱,将其势力一举荡平。
后,晋明帝驾崩,晋成帝继位,时年五岁,其母庾太后临朝称制,国舅庾亮主持朝政。庾亮系老臣,自元帝时代起便担任朝廷重臣。起初,王导执政,以宽和赢得人心,然庾亮主政,治事过于严苛,且在赏罚之事上裁决不公,加之又因为个人恩怨诛杀了几位皇亲与先帝旧臣,因而颇失人心。
起初,掖县人苏峻在乡里聚众自保,因讨伐叛逆有功,被东晋朝廷授以淮陵内史之职。晋明帝永宁年间,已官拜临淮太守的苏峻参与了讨伐王敦的战争,建立军功,因而获得朝廷的嘉奖,受命治理长江流域。及至庾亮当政,苏峻在地方上拥兵万人、威势显赫,颇有骄纵之心,轻视朝廷,招降纳叛,不断扩充个人实力。庾亮对其深为反感和忌惮,并采取措施防备苏峻,导致双方矛盾升级。后,庾亮认为“晚反不如早反,早反的危害要小些”,遂不顾众人劝阻,强行征召苏峻入京,图谋卸其兵权。咸和三年,苏峻举兵谋反,率叛军攻入建康,朝廷战败,庾亮等败逃,苏峻由此专擅朝政。
个人原创读书笔记:我以为,新主甫即位,又是主少国疑,国家处于极不稳定的情势下,此时管理国家的原则应当是“得过且过”。国家历经变乱久矣,现在好不容易剪除了作乱的元凶逆臣,迎来一片百废待兴的气象,这时应当以安定为重,所持的应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兴起刀兵、引发争斗,这是执政大臣所应具备的稳重。推究朝廷与苏峻的争斗,其根由就是庾亮与苏峻的矛盾激化。庾亮没有容人的气量,如果作为一般人,无非是两个人不和而已,然而庾亮作为执掌国家的权臣,由于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心态,因此就会做出用国家权力解决个人恩怨的无道之事,将江山社稷的安危卷入个人恩怨之事当中,国家岂能不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呢!
苏峻不同于王敦,王敦发兵攻陷朝廷,其罪行昭然于天下,此时谁讨伐他,谁就是正义的一方,是普天下的功臣。苏峻于国有功,虽然占据一方,日益骄横,有拥兵自重的嫌疑,但是毕竟还没有与朝廷撕破脸皮,没有明显的罪行暴露在世人面前,这时候挑起与苏峻的战争,对于庾亮而言,若赢了,则无非是积累和树立更大的威望,然而自己已经位极人臣了,再树立这个威望就是非必要不可的吗?若输了,将国家带入灾难当中,立时就会成为国家的罪人,导致身败名裂的下场!所以,综合看来,挑起与苏峻的战争,于庾亮而言不划算!
同一种策略或办法,因为情势的不同、使用者和适用对象的不同,其结果是大相径庭的。昔日,曹魏权臣司马昭也是采用“故意征召盘踞在地方的异己势力,从而逼迫其举兵作乱,再顺理成章地讨灭之”的办法,但是当时曹魏朝廷历经司马懿、司马师两代经营,人心所向,司马氏的地位已经稳若磐石,加之曹魏朝廷经过自曹操时代起,东征西讨,并没有经历过大的变乱,因而国家根基稳固、军力雄厚,这时如果地方上生变,只要经营得到,完全能够平息。以强制弱,以大击小,可以讲胜算非常大。但是庾亮执政的东晋王朝,历经国人内耗和胡人践踏已经非常久了,两京沦陷、国土尽失,南迁以来,还没有稳定下来,又遭遇了王敦的叛乱,国家的元气大伤,况且庾亮不能和司马昭相比——司马昭以主君的身份发号施令,众人莫不臣服,这是因为司马昭有父兄打下的基础;庾亮凭借姻亲关系从臣子的身份一跃成为掌权的第一权臣,昔日与他平起平坐的同僚们心中不见得愉快和服气,加之庾亮自执政以来,没有注意笼络人心,还做出了一些失人心的事情,因此从朝廷到地方,并不是所有人都和庾亮是一条心。庾亮对内没有稳如磐石的势力,对外不具备强大的实力,想要效仿司马昭“通过逼迫他人造反从而名正言顺地铲除他”这种办法来取得成功,可能吗?
所以,硬碰硬是不行的,即便赢了也会造成国力的极大损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对苏峻“徐图之”——对其暂且容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置之不理,要有这样的度量,这是政治智慧,是为了防止激怒苏峻而导致变乱的发生。还应当凭借外戚的尊贵身份,用谦虚的口吻修书与苏峻致礼问候,表达对其旧日功勋的认可与感激之情,表达朝廷甚至是他庾亮个人的倚重和信任之意,倾心结交,封官许愿,这就是对苏峻的安抚和拉拢,必定能够令其感到欢悦,即便有反心,也会陷于犹豫当中,这就是利用私人之间的恩德交情,化解国家的危机。即便苏峻最终并不买帐,朝廷也已经尽可能地延缓了其反叛的时间,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IP属地:北京1楼2018-05-30 08:36回复
    谢谢大家哦


    IP属地:北京2楼2018-05-31 09:19
    回复
      你是个有思想的人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06-03 20:17
      收起回复
        既然出了这个帐就一定要打,不然我就要找其他能人了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6-03 22:20
        收起回复
          《东晋门阀政治》中有关于苏峻的研究。
          总体来说就是士族不容流民帅,流民帅拥有军队也不会听从中央。这是双方心知肚明的事。
          当时中央很弱,只是名义上的中央,所以庾亮决定借灭王敦之威赌一把。
          徐图之的话,说不定中央先完。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6-18 20:54
          收起回复
            顶起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7-04 21:51
            回复
              顶起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09-14 23:57
              回复
                顶起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10-24 1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