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吧 关注:1,782贴子:12,203
  • 4回复贴,共1

《安妮日记》——我永远的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ttp://tieba.baidu.com/f?kz=571792934


1楼2009-04-30 23:22回复
    • 122.136.185.*
    回复:《安妮日记》——我永远的爱 
     安妮,你是一个多么无辜的孩子,在去集中营之前,你能自由的写日记,和同学说笑,和男孩谈心,还可以吵吵嘴,可是,为什么就因为一个身份的不同,受到那么悬殊的待遇?身为一个犹太人,你并没有错,你是无辜的。 
    安妮,我想说,你是那么乐观,可是最后,却还是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无论有多少值得快乐的事,在灾难开始的那一刻却全都灰飞烟灭,是啊,这真的是天意吧,可是,天意就是让这样一个无辜的孩子就此失去生命吗?安妮,你真的是无辜的。 
     ——题记 
     
     
     作者:小含含小蔡蔡 2009-4-30 22:46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安妮日记》——我永远的爱 
     这是一个单纯的孩子的世界,在她的世界里,没有半点污垢,只有春雨洗过最最纯洁的世界,没有半点受社会污染的灰暗,每天都有乐观的心情面对所有的事,那么幽默,那么善良,那么可爱——这就是安妮——那个可爱的女孩。 
    仅仅因为她是犹太人,只因为她是犹太人,每天过着地狱般的生活,每天等待着她的也许就是召集令,似乎她最终的归宿就是等待已久的集中营,可是,她的生命还那么鲜艳,那么灿烂,充满着童趣和温暖。死亡,却是给她微笑面对生活的唯一回报。 
    如果可以,我还能继续写着老师布置不完的“长嘴婆”的作文;如果可以,我还能继续和女生们讨论着男生长的帅不帅的问题;如果可以,我还能继续和彼得打打闹闹度过我快乐的生活,呵,可是召集令永远不会等人,我只能在一个不见天日的仓库里度过我剩下的时间,陪伴我的只有亲人,永远也没有了朋友。 
     
     
     作者:小含含小蔡蔡 2009-4-30 22:52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安妮日记》——我永远的爱 
     ------------------------------------------------------- 
    安妮•弗兰克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是德籍犹太人.她留下来的日记使她名闻遐迩. 15岁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 她的日记成为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 日记中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 
      安妮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是奥图法兰克(Otto Frank)一家的小女儿,家中还有母亲艾迪斯(Eddis Frank)姐姐玛格特(Margot Frank). 由于当时纳粹德国排饬犹太人风气日盛,父亲奥图便放弃于德国的事业而将家庭移至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家过著较为平顺的生活;但是1940年5月后,荷兰为德国攻占之后,荷兰的新统治者英夸特也将排犹法律于荷兰执行,1941年夏天安妮姐妹也因此转入犹太人学校就读. 这段期间安妮开始写日记。 
      但是在1944年8月4日, 安妮一家由于有人密告的原因而被德国警察逮捕. 数日后所有人被转送到荷兰的威斯第包克集中营, 一个月后隐秘之家的八个人被转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安妮与姐姐又被转送到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1945年3月姐妹都因伤寒死于营中,距离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被英军解放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而其他隐密之家的成员除奥图之外, 都死于集中营之中。 
      安妮的日记由于公司女职员的保存而留了下来,之后公司的女职员又转交给生存下来的奥图法克,1947年安妮的日记便出版,成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她的事迹后来被拍成电影--《The Diary of Anne Frank》(安妮日记). 
    


    2楼2009-05-13 21:08
    回复
      • 122.136.185.*
        现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安妮之家(Anne Frank House)每年有超过50万的游客,会前往参观.当时这个犹太小女孩Anne Frank和她的家人就藏身在这个小地方。就在此地,安妮法兰克写出闻名于世的《安妮日记》.日记的原稿作为安妮之家永远的典藏向公众展示。 
       
       
       作者:小含含小蔡蔡 2009-4-30 22:54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安妮日记》——我永远的爱 
       ---------------------------------------------------- 
      简介 
        "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述了她与家人以及另两个犹太家庭为逃避纳粹迫害躲在密室里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隐蔽生活。安妮从13岁生日(1942年6月12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他们的隐居地被德国党卫军查抄前不久。这个不到16岁在纳粹集中营中被伤寒病夺去了生命的孩子的日记在战后成为人们对那场人类梦魇进行深刻反思的珍贵教材。当时距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女儿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这本日记已转译成54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她避难的房子已被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那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 
        中文名称:安妮日记 
        英文名称: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德语名称:Das Tagebuch der Anne Frank 
        作者:安妮·弗兰克 Anne Frank, 莫珍·普莱斯勒 Mirjam Pressler, 奥图·弗兰克 Otto H. Frank 
       
       
       作者:小含含小蔡蔡 2009-4-30 22:54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安妮日记》——我永远的爱 
       ----------------------------------------------------- 
      历史背景 
        "A truly remarkable book"——The New Yourk Times安妮的日记 
        门前排成长龙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安妮之家”。《安妮日记》 
        就是在这幢楼的阁楼上写成的。 
        “1942年10月9日,我们的许多犹太朋友成群地被带走,盖世太保用运送牲畜的卡车把他们运送到威斯特伯克集中营,我们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将会被杀害…… 
        “1944年2月3日,我已经到了无所谓生死的临界点,没有我地球照常运转…… 
        “1944年7月15日,这真是一个奇迹,至今我还坚持我的信仰:尽管人们都有 
        这样那样的荒谬和缺陷,但我坚信人们内心的最深处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 
        当安妮故居博物馆馆长汉斯?威斯特拉给记者打开《安妮日记》时,13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对盖世太保的恐惧、对躲藏生活的绝望和对世界天真的幻想,一点一滴地汇集成一幅真实而悲惨的历史画卷。 
        一如其他安妮故事的讲述者,汉斯把那段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安妮弗兰克是一位犹太少女,原来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 
        同年7月6日,由于迫害犹太人的风声紧急,她的一家和朋友共8名犹太人藏到了她父亲公司的密室,从此开始了历时25个月的暗无天日的生活。 
      


      3楼2009-05-13 21:08
      回复
        定~


        8楼2009-08-23 20:21
        回复
          原帖很不错呀,另外楼主的ID厉害


          IP属地:广东9楼2010-10-15 2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