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ibili吧 关注:4,547,182贴子:142,009,787

【转载】网络文学向传统文学学习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达申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523/c404027-30008238.html
当下,网络文学是热门话题。据统计,网络文学用户已达3.33亿人,数百家网络平台日更新文字近两亿,同时,近年来网络文学的纸质化图书出版、影视改编、游戏开发以及走出国门都成为当下文艺发展的新动向,尤其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网络文学成为一大方便之门。正是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网络文学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文学具有“文以载道”的教化功能,而网络文学过多地沉迷于娱乐,其社会功能如何提升?再比如,网络文学承载着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而目前它可能更多地陷入肤浅化、玄幻化、模式化的境地,如何更有效更恰当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便成为重要问题。在全面恢复中华传统文化的今天,网络文学如何续接传统便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首要问题。
学者邵燕君阐明了传统文学对网络文学的作用:“传统文学积攒了大量的文学经验,传统文学体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传统文学训练的人才,传统文学一百年的积淀,是网络文学欠缺的。”的确,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尤其是网络新媒体日益取代纸媒体和传统视听媒体的今天,应当考虑脱下娱乐的华服,承担社会的大任,向传统文学学习,使其成为此一时代文学的中坚力量。
首先,网络文学应学习传统文学的厚与重。近年来,经网络言情小说改编而大火的《倾世皇妃》《美人心计》《后宫·甄嬛传》等作品,以书写爱情为主,编造宫廷争斗,以书写人的心计为上,使观众不断地看到人性恶的一面。很多批评家已经对此提出过严厉的批评。它的问题在于,一方面迷失了价值向度,另一方面也放弃了文学的教化功能。北宋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是“道”的载体,就好像车是人的载体一样,如果车不载人,车轮和车扶手装饰得再好也没有用。传统文学对“道”的追求,一直是文学家追求的根本价值。所谓“道”就指文学“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始终贯穿在中国传统文学的历史中。屈原的“恐皇舆之败绩”、“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以及鲁迅以文学来改造国民性的抱负,追求的都是道。当然,从更高的意义上来讲,《易经》《道德经》《庄子》等追求的则是宇宙大道。这些,才是网络文学向世界传播的重要内容和价值精神。
其次,网络文学要学习传统文学的思与美。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谈起作家责任时说:“作家的职责——不仅是给思维和审美带来愉快的活动;如果他的作品不能给心灵带来某种好处,如果人们从作品中得不到某种训诫的东西,那要严格地追究作家的责任。”在古典文学中,《诗经》中《关雎》所代表的那种“思无邪”的中庸美学一直是后世诗歌追求的美学典范,而屈原《离骚》式的天问与忧思同时也成为中国诗人“诗言志”的另一种悲剧美学;《史记》开创的那种儒家文史记世的传统是后世儒家知识分子进行历史写作与文学创作的典范,而《红楼梦》那种伤情绝世的“故园”悲悼又是后世道家与佛家知识分子的终极关怀,等等。这些伟大的美学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学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财富,是中国文学的精神面相。一百多年来,当西方文学传统大面积影响中国作家之时,那些先人的传统被遗忘了。网络文学被认为更多地继承了中国古典传统,但就目前流行的一些文本来看,也只是更多地以武侠或玄幻的方式回到讲述“中国故事”,并未见多少文本对中国文学的美学传统进行继承和发扬的。
最后,网络文学要学习传统文学的短而精。传统文学的诗歌基本上以五言、七言为主,词也相当短,容易被人记住,也容易流传后世。传统文学中的小说也多是章回体小说,现代以来的小说虽然“背叛”传统,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基调,其篇幅一般也不会太长,在纸媒时代是人们进行精神娱乐的主要方式。另外,其数量也少,所以会有经典。但当下的网络小说不但数量巨大,且篇幅无限,都是“鸿篇巨制”。写作者每天都在续写,源源不断,不知何时结束。但在今天到底有多少人在耐心地看?它们之中会不会出现经典?这都是疑问。如改编成电视剧的网络小说《花千骨》近88万字,《后宫·甄嬛传》151万字,而曾风靡一时的《校花的贴身高手》高达1000万字以上。这几部网络文学是因为有影视这个媒介,所以被人们所熟知,但大量的网络文学则沉于海底。究其原因,都是经济在起作用。很多写手是为了赚钱,每天都要写上万字。没有生活积累,没有思想沉淀。反观传统文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是写作者的常态,《红楼梦》式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是写作者必然要经历的艰难之路。网络文学已经走上历史前台,如果再不学习传统文学的这些写作精神,则终究担不起历史的责任。


IP属地:北京1楼2018-05-25 19:21回复
    我一直不明白网文写那么多干啥,一天更一万字全是废话,劣币驱逐良币不可避啊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5-25 19:25
    收起回复
      等一波成熟的自动网文写作软件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5-25 20:02
      回复
        传统文学沉淀了几千年才铸就了今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网文才发现几年?
        把这个问题留给后来人,再过一百年,由我们的子孙后代给予答案。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05-25 20:06
        回复
          这个题目从一开始就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未来的人而言,今日的网文也终将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不是网文向传统文化学习什么,而是网文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把那些优秀的精华传承下去,在新的时代,以新的面貌继续走向未来!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8-05-25 20:09
          收起回复
            唐诗宋词能穿越几千年流传到今天,历经了那么多波折磨难,那么,我有理由相信,更文明发达的未来社会里,这些经典依然会传承下去,以新的面貌鲜活的扎根于每个人的生活中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8-05-25 20:12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5-25 20:18
              回复
                网文不会成为传统文化,网文只是娱乐消费品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5-25 20:26
                收起回复
                  没办法啊 每天都要写,每天都要发文章。又没有时间去修改。
                  第二天发现还有比第一天更好的思路,句子。也没办法改啊。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5-25 20:29
                  回复
                    真像楼主所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怕是写出来没什么点击


                    IP属地:江西12楼2018-05-25 20:36
                    回复
                      文学的教化功能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5-25 20:51
                      回复
                        时代问题,怎么不去批判颜值至上的影视圈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8-05-25 20:54
                        回复
                          商业片向文艺片学习?那不得掐死导演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5-25 2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