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勇
文章来源:《文史参考》第14期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一百年来,讲历史的叙事,基本上按照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国民党的历史讲述走下来的,但它还不是历史的真实。一直以来,我们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理解,都受到两个方面的误导,对晚清的看法有很大偏差。其一来自于康有为和梁启超,其二来自于孙中山。康、梁的遭遇使人们对他们有一种道义上的同情,而孙中山的眼中,清政府就是腐败的,根本不要指望他们去改革。
这些年来我就想探讨怎么能最大限度地去接近历史的真实。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大清王朝,并没有在最后的时刻,选择鱼死网破,而是接受了现实,坦然让步,这也是一种大智慧。因此,我要讲的,不是一个好人、坏人那么分明的阶级斗争的历史,而是要还原晚清时期的本来面目
文章来源:《文史参考》第14期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一百年来,讲历史的叙事,基本上按照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国民党的历史讲述走下来的,但它还不是历史的真实。一直以来,我们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理解,都受到两个方面的误导,对晚清的看法有很大偏差。其一来自于康有为和梁启超,其二来自于孙中山。康、梁的遭遇使人们对他们有一种道义上的同情,而孙中山的眼中,清政府就是腐败的,根本不要指望他们去改革。
这些年来我就想探讨怎么能最大限度地去接近历史的真实。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大清王朝,并没有在最后的时刻,选择鱼死网破,而是接受了现实,坦然让步,这也是一种大智慧。因此,我要讲的,不是一个好人、坏人那么分明的阶级斗争的历史,而是要还原晚清时期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