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第二天就急着去看陆川的《南京!南京!》,本来也无所谓看或不看,但在电视上看了一系列对陆川的专访后,忽然热血沸腾起来!于是背上小皮包兴高采烈就奔电影院了。
同期上映还有一部叫做《拉贝日记》的电影,在海报宣传上有这么一句话,意思大致是:由一个人的角度审视南京大屠杀,更易理解。此话似乎是直指前去看《南京!南京!》的观众:看《南京!南京!》头晕,还是来看《拉贝日记》吧!我们更容易看。当然一部好的电影并不能简单归结于容易理解。可一部看起来“吃力”的电影着实会让人犯嘀咕!《南京!南京!》就让我跟朋友嘀咕了许久。
南京大屠杀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题材,它离我们不过百年的历史,却有太多不客观不正确的态度存在,其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它所赋予的感情包袱都是巨大的。显然《南京!南京!》希望能更全面的展现战争的事实和本质。但众多的人物关系,加上没有明显的起承转合的变化,使本属于这段历史的巨大爆发力削弱了。犹如毛毛细雨落在静静的湖面,面积很大,涟漪也很漂亮,但却不如倾盆大雨般来的痛快,来得刻骨铭心。这也正是我走出电影院最直观的感受。我并没有感受到预想中巨大的悲痛与震撼。很多时候感觉导演是刻意虚化了战争仇恨的延续,尽管影片一直强调真实!真实!许多情节都源于真人真事,但真实到不真实也很难受。或许是自己对陆川的期望太高?还是自己的口味太重?总之,这部影让我嘀嘀咕咕憋着有点儿难受。
(1)两部反映大屠杀的电影都是以《拉贝日记》为主线展开的。《南京!南京!》的情节发展更是依托这本日记徐徐拉开。时不时出现的日记让影片看起来并不流畅,感觉人为的切割痕迹太重,其实很多情节的转折完全可以凭借镜头去展现。而不是不断出现日记的特写镜头,再交代。每每看到这样的镜头出现,都感觉自己在看大屏幕电视纪录片,这种立刻跳脱出来的感受,很不痛快。
再来说说拉贝.他究竟是怎样的人?一个纳粹份子的德国商人居住在中国,在自己的院子里竖起一面巨大的纳粹旗,目的是为了保护那些中国的平民百姓躲过日本轰炸机的轰炸。这听起来很讽刺,中国的难民要逃到纳粹的屋檐下躲避另一个纳粹的杀戮。这让我想到在那样一个充满杀戮和恐惧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会是怎样?他们怎样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这一切都因为战争的到来而改变,又或许他们变得更简单了。就像拉贝要返回德国的那一场戏,那么多中国的难民抓住拉贝希望他留下,希望他留下什么呢?而唐先生的跟随拉更本质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且不说那么多,虽然拉贝的纳粹旗是毁灭的象征,但却拯救了数以万计的难民,这本身就是一件感人肺腑的事情,更何况他把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呢?!
(2)唐先生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代表。他与刘烨饰演的陆剑雄是鲜明的对比,更鲜明的对比是在战争中像陆剑雄那样的大英雄其实只是凤毛麟角。在积贫积弱近百年的时光里国人早已经习惯沉默,更多的人选择像唐先生那样度日。还有影片中那位幸存的胖战士,他的活法也跟之前的唐先生相似,活着都比死了好。在日本人攻入南京城的时候,汤先生对老婆说:不怕,我们为德国人做事。满脸朝廷有人的满足,待到日本人真的来了,唐先生又开始积极学习日文,一个典型的读书人,与其说读书救国不如理解为读书救命来的确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唐先生因为总能掌握求生的技能,便总能“高”人一等。
在唐太太打麻将那场戏中,唐先生教大伙读日本文。唐先生说一遍:朋友,我是良民的日语,再叫其他人各说一遍,结果每个人说的都很流利。此时一颗炸弹爆炸,所有人立即停止了所有动作,只有孩子问着天真的问题……这场戏真实再现了一批人的生存状态,麻木跟沉默让他们举步维艰。唐先生也算是个“与时俱进”的人,他始终对某种东西存在着信仰。而那某种东西有可能是知识,也又可能像小江一样认为战争总会过去。然而,随着女儿的逝去,他的梦也随之幻灭。他选择独自留下,从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又展开新的意义。不再迷惑、迷茫。临死前,他对日本兵说:我老婆又怀孕了。这里面蕴含着他还有更多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