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吧 关注:1,192贴子:3,738
  • 0回复贴,共1

“老段府”遗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解放后直至90年代,若想看到仅存的“老段府”遗迹,只有走进那座戒备森严的某军队大院。那里还保留着段祺瑞府最后的辉煌气势。段氏开窑烧砖改造原王府。
段府的所在地据说是块“风水宝地,元代此地曾建有太庙,清康熙年间则为王府—乃是康熙皇帝第二十二子允枯的府第。雍正八年允枯被封为贝子,后晋贝勒,死后谥恭勤贝勒,故其府又被称为恭勤贝勒府。乾隆九年,允枯长子弘陇袭贝子。乾隆四十九年,弘陇去世,其子永芝(一说永芸)于这一年袭镇国公。但第二年就被革退,这座府第逐渐荒芜,变为空府,一直空置到段祺瑞在这里修建住宅。
据一直在段祺瑞公馆里做事的王楚卿回忆,这块空地的名字就叫做“空府”。因地皮很大,需要的砖瓦很多,段祺瑞为此还自己开窑烧砖修建公馆。修好后的段公馆,人称“胡同五号老段府”。
只是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建起的这座公馆,段祺瑞并没能住上多长时间就因政治风云的变幻而再度下野,离开北京到天津了。
两万多平米旧宅已大大缩水
据东城区有关资料所载,段宅的原规模很大,占地面积足有两万平方米。宅第四周环以围墙,围墙皆用大城砖砌成。宅第坐北朝南,但原来的大门已不可考。
段祺瑞在此居住时曾对原府做了大规模改建,门改为铁门,门内有一巨大的地球仪,一只雄鹰踞于地球仪之上。当年离乱之世,军阀割据纷争,这地球仪上的雄鹰应是段祺瑞希冀独控中国野心的表现。
原建于中轴线上的屋宇现在仅存一大殿,为两卷勾连搭式,上覆灰筒瓦,面阔九间,殿前有民国式走廊,走廊连接的小小月亮门的门楣上写着“怡园”两个字。廊前有一环绕院子中心的水池,但现在已完全干涸,一滴水也没有。池子前面(南面)有三座小石桥,连接花园和大殿,后本有两座石桥,但现在已经看不到了,1983年时已被拆除。其实整座花园都已经是1987年重修的了。
大殿的后面是一座四合院式大方院落,东、西、北三面都是民国时期建的灰色洋房,厚重坚实,颇有德国风格,这三面和前面的大殿围出了一个四方院落。
昔日段祺瑞应在二楼走廊之上俯瞰楼下来客。而今天从楼上俯瞰下去,院子里是小区或街边随处可见的健身器械,鲜艳的颜色映衬着灰色的楼房。
再度由繁盛走向衰败
段宅曾极繁盛,就连国务会议都曾在此院中召开,地点就在大殿西侧的那座同样灰色的洋楼里。楼房极高,看起来像是两层,其实只有一层。面阔三间,进深九间,平顶。平时这里是作为舞厅用的,有时段祺瑞也会在这里召开国务会议。
今天的安宁让人不能想像出曾有的刀光剑影。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不久,由于各军阀派系之间的斗争,北京警备司令部派兵包围了仓南胡同的段祺瑞宅,以此迫使段祺瑞下野。双方荷枪实弹在此对峙,虽然最后武装冲突终被避免,但段祺瑞却不能避免下野的命运,很快就逃往天津。自他任总执政以来,在这座院子中居住的时间还不到两年。
段祺瑞虽然离开了北京,这处宅子仍属于他的房产,一直有家丁看护。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开始后,日本人大量占用北京原有的王公府第大小公馆,段祺瑞宅也被日本人看中,并出资40万将段宅买下,做了日本的情报机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又进驻这座宅子,段宅成了国防部某机关的办公场所。
段宅在主人不断变换的更替中逐渐衰败下去,直到今天只缩在一堆上世纪70年代楼房中的一隅。


1楼2018-04-21 22: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