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茶余饭后闲聊时,经常可以听到某某人评价某某人懂礼貌或是没礼貌的消遣话题,进而赞美懂礼之人是如何活的悠然自得,鄙视无礼之辈怎么也竟然潇洒快活的苟且于世?呵呵,好吧,何为“懂礼”?何为“无礼”?有标准吗?
有的。但,细细品来,发现所谓标准也有不尽然处,人云亦云。事实上人们是把教养、修养、涵养以及所谓的道德标准杂糅在一起,再以“某个”固有的意识形态来评定所谓“礼”的行为标准。那么在如此“标准”下,我不禁要问:“评价者自己懂得什么是礼貌吗?”可笑至极。
为什么可笑?想“懂礼”,先知“礼”吧。要说,就得把“礼貌”这个词拆开来,一个“礼”一个“貌”,包含了太多的信息,我也懒得去深究,否则够写大部头的书籍了,本人还算有自知之明,无能也无力。但还是可以当闲话唠唠的。
主要说说“礼”,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为什么?因为我们对“礼”的行为规范实施早于任何西方国家,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礼教兴邦”的思想概念了。那么“礼”有什么用?从周一直到秦并六国的历史演变中,“礼”的作用一直都是统治者的政治工具,它可以让平民更顺从,让各阶级更和谐,让人与人,部落与部落,国与国之间有一个维持基本交往行为的规范准则。简而言之“礼”就是当时的治国工具。
但是,治得了吗?治不了。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被“礼”教化的无以复加了。人人懂礼、人人知礼、人人守礼,一片世界充满爱的和谐社会景象。即使厮杀,都要做到彬彬有礼,举个例子,比如这时秦、卫两国间要打仗,开战以前,攻击者需要给被攻击者下战书,上书因为什么什么不得已,只好来打你了,就是为了师出有名。那边也会回书说:“冤枉啊,误会啊……但好吧,既然大老远来了,就打一下吧云云……”。然后,这边秦国千乘(“乘”指当时的战车,春秋时期评价国家实力均以“乘”的数目而定),那边卫国百乘。在平原上一字排开。十乘为一组,轮流派一乘上前回合制交战,打败的一辆战车回归队伍,不得再上场厮杀。然后数数看十辆打完对方剩下多少来判断输赢。一仗过后,各自回营,约定好时间再战……当时的“礼”有这么几个重要的指标,比如年纪稍大的,或小的战士,战败被俘后绝不可杀戮,必须放回去,目的是该养老养老,该成长成长。打赢的一方不可以追击,追也可以,距离不得超过五十步,逃跑的人亦如此(成语五十步笑百步说的就是那时候),为什么不能玩儿命追?因为不礼貌。何止不能“玩儿命”,当时追击的秦国是这样的,比如追到卫国的阵营,发现敌兵都跑了,只有一辆车停在那里。于是秦国的士兵就下车过去问:“为什么不跑?”,那边卫国的士兵回答:“车坏了,不走了”。于是秦国的士兵就过去帮忙修车,修好后问卫国的士兵大概离我们多少步时坏掉的?卫国士兵回答说多少多少……然后秦国士兵上车退回到多少步,然后喊一声,两边同时开跑,重新追……追一段距离,又停下了。过去一问,又坏了,于是又修,又退回,又重新追……
当我们以现代的眼光去看当时发生的此类事件,一定会不禁莞尔一笑。我们的古人傻吗?不傻。因为这就是“礼”的教化作用。可惜,这种“和谐社会”并没有持续多久,仅仅到了战国时期就不再有了,为什么?因为国家发展大了,生产力提高,商品剩余价值增大,利益比过去大的多……这个时候你的“礼”告诉我们不能使用阴谋诡计,不能搞偷袭,那是不礼貌的行为,那是不君子的作风……呵呵,等你成了阶下囚,忍冻挨饿被人砍头的时候,你试试你还讲不讲“礼”了?于是有了孙子大大方方的站出来说:“兵者,诡道也”。再于是我们有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盛世。很快,接着就有人鄙夷说:“‘礼’不就是‘爱’吗?靠爱治国?扯淡!”,于是也有人哀叹:“礼坏乐崩!悲乎哀哉……”。但显然,人类历史的发展需要前者,前者是法家,后者是儒家。于是人类文明有了坚定不移的共识——“依法治国,才是根本。人类在利益面前靠爱和礼仪维持社会发展——行不通的”。只不过,作为中华民族不傻的传人,我们同时也把后者的“礼”作为一种文化给一并传承了下来。毕竟所有的领导人都希望自己国家的平民可以用“法”治理其行为,用“礼”教化其思想,这样才能“安定和谐,长治久安”的嘛。
那么既然“礼”是一种文化,我们要学习的话有教科书吗?有——所谓国学。有学校吗?有学校——所谓家庭教育。毕业了有证可拿吗?也有——那就是群众的眼光。
那么既然有证,就比较复杂了,文凭还好分是清华的,还是技校的,但眼光的话,那是分中国人、外国人?还是男人、女人、老人、儿童?
说到看待“礼”的眼光,不妨讲两个关于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美国,一个中国人在自己打工的领导家里参加派对,期间他的孩子与这个美国领导家的孩子发生了口角争执,美国人是不去管的,孩子的事情自己解决。但这位中国员工坐不住了,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打狗也要看主人的,于是不分青红皂白要求他的孩子给对方道歉,孩子很冤枉的说:“是他先动手打我的”,中国员工说:“这个我不管!你必须道歉!”,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是孩子拒不认错,于是这位爸爸动手扇了孩子嘴巴,认为孩子不懂礼貌,不给大人面子……结果美国领导及其他客人一齐非常严厉的谴责了这位中国父亲。而这位中国父亲很委屈的对领导辩解道:“我打我的孩子,是因为尊重你……”,美国领导非常不解的是:“你动手打你的孩子,跟尊重我有什么联系?这是什么逻辑?”
对,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逻辑”。因为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吃你的点心了就“嘴短”,拿你的薪水了就“手短”,来你家做客就什么都“短”了,更何况你是领导,对待领导就应该毕恭毕敬,对待长辈就应该无条件顺从……出了问题当然要先教训自己家孩子了,难道要教训你家孩子?秉公断案?那是不给你面子,那是不礼貌的,那是不谦虚的……于是顺理成章的打个孩子算什么。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中国,正好反过来。美国领导来中国员工的家里做客,饭菜上桌后中国人非常热情的将桌上最好的“大菜”用筷子夹起放到美国客人面前的餐盘里,而美国客人很尴尬的看了看,将餐盘推到了一边,说:“对不起,我不爱吃大闸蟹”。……于是所有人都很尴尬……中国人认为这个美国人怎么这么不懂礼貌,拒绝主人的一片好意就罢了,还要说出来,如此的不给面子。而美国人心里想的是:“这家人怎么回事?如此没有教养,你连问都不问就自作主张给夹菜。我爱吃吗?我是残疾人吗?我需要你的施舍吗?你夹菜的餐具干净吗?……”。于是最终酒席不欢而散。
对,这又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中国人在饭桌上认为的“礼”就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施舍”给对方,就像古代帝王赏赐臣下食物一样,这是最大的恩赐,管你饿不饿,管你爱不爱,管你过敏不过敏……反正这叫做我的“礼”到了……你当着我的面,把东西咽下去,并装出感谢的神情来,那就是对我的还“礼”,那就是你懂“礼貌”的体现。
我们的这种“礼”在历史的演变中始终随着“需要”在改变,改变的与时俱进,改变的不可思议……于是我们在社会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你请外国领导吃饭,问他:“吃什么?喝什么?”他说:“随便,不喝”。那就是真的随便,不喝。你请中国领导吃饭,他说随便,不喝。你随便上瓶二锅头试试?你少喝了试试……于是我们一面高举着人人自由平等的口号,一面严厉批判着直呼长辈姓名的孩子是大逆不道。一面呼吁着待人接物要真诚直率,一面恼怒着对方没有对你随时保持微笑有加……
“礼”是相互间真诚相待的行为准则,而那些为“礼”而恼怒指责的人,不妨想想:你要的是真诚,还是虚伪?亦或是气大伤身……
其实如今我们大多数人已经把“礼貌”变成了为别人邪恶捧场的“道具”,如此的“礼”,真的不要也罢!那如何待人接物?来自法国的西方国家学说以及法学理论的奠基人孟德斯鸠说:“社会人的首要原则是自由平等博爱,不是礼貌。让我们拥抱真诚,抛弃虚伪”。
有的。但,细细品来,发现所谓标准也有不尽然处,人云亦云。事实上人们是把教养、修养、涵养以及所谓的道德标准杂糅在一起,再以“某个”固有的意识形态来评定所谓“礼”的行为标准。那么在如此“标准”下,我不禁要问:“评价者自己懂得什么是礼貌吗?”可笑至极。
为什么可笑?想“懂礼”,先知“礼”吧。要说,就得把“礼貌”这个词拆开来,一个“礼”一个“貌”,包含了太多的信息,我也懒得去深究,否则够写大部头的书籍了,本人还算有自知之明,无能也无力。但还是可以当闲话唠唠的。
主要说说“礼”,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为什么?因为我们对“礼”的行为规范实施早于任何西方国家,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礼教兴邦”的思想概念了。那么“礼”有什么用?从周一直到秦并六国的历史演变中,“礼”的作用一直都是统治者的政治工具,它可以让平民更顺从,让各阶级更和谐,让人与人,部落与部落,国与国之间有一个维持基本交往行为的规范准则。简而言之“礼”就是当时的治国工具。
但是,治得了吗?治不了。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被“礼”教化的无以复加了。人人懂礼、人人知礼、人人守礼,一片世界充满爱的和谐社会景象。即使厮杀,都要做到彬彬有礼,举个例子,比如这时秦、卫两国间要打仗,开战以前,攻击者需要给被攻击者下战书,上书因为什么什么不得已,只好来打你了,就是为了师出有名。那边也会回书说:“冤枉啊,误会啊……但好吧,既然大老远来了,就打一下吧云云……”。然后,这边秦国千乘(“乘”指当时的战车,春秋时期评价国家实力均以“乘”的数目而定),那边卫国百乘。在平原上一字排开。十乘为一组,轮流派一乘上前回合制交战,打败的一辆战车回归队伍,不得再上场厮杀。然后数数看十辆打完对方剩下多少来判断输赢。一仗过后,各自回营,约定好时间再战……当时的“礼”有这么几个重要的指标,比如年纪稍大的,或小的战士,战败被俘后绝不可杀戮,必须放回去,目的是该养老养老,该成长成长。打赢的一方不可以追击,追也可以,距离不得超过五十步,逃跑的人亦如此(成语五十步笑百步说的就是那时候),为什么不能玩儿命追?因为不礼貌。何止不能“玩儿命”,当时追击的秦国是这样的,比如追到卫国的阵营,发现敌兵都跑了,只有一辆车停在那里。于是秦国的士兵就下车过去问:“为什么不跑?”,那边卫国的士兵回答:“车坏了,不走了”。于是秦国的士兵就过去帮忙修车,修好后问卫国的士兵大概离我们多少步时坏掉的?卫国士兵回答说多少多少……然后秦国士兵上车退回到多少步,然后喊一声,两边同时开跑,重新追……追一段距离,又停下了。过去一问,又坏了,于是又修,又退回,又重新追……
当我们以现代的眼光去看当时发生的此类事件,一定会不禁莞尔一笑。我们的古人傻吗?不傻。因为这就是“礼”的教化作用。可惜,这种“和谐社会”并没有持续多久,仅仅到了战国时期就不再有了,为什么?因为国家发展大了,生产力提高,商品剩余价值增大,利益比过去大的多……这个时候你的“礼”告诉我们不能使用阴谋诡计,不能搞偷袭,那是不礼貌的行为,那是不君子的作风……呵呵,等你成了阶下囚,忍冻挨饿被人砍头的时候,你试试你还讲不讲“礼”了?于是有了孙子大大方方的站出来说:“兵者,诡道也”。再于是我们有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盛世。很快,接着就有人鄙夷说:“‘礼’不就是‘爱’吗?靠爱治国?扯淡!”,于是也有人哀叹:“礼坏乐崩!悲乎哀哉……”。但显然,人类历史的发展需要前者,前者是法家,后者是儒家。于是人类文明有了坚定不移的共识——“依法治国,才是根本。人类在利益面前靠爱和礼仪维持社会发展——行不通的”。只不过,作为中华民族不傻的传人,我们同时也把后者的“礼”作为一种文化给一并传承了下来。毕竟所有的领导人都希望自己国家的平民可以用“法”治理其行为,用“礼”教化其思想,这样才能“安定和谐,长治久安”的嘛。
那么既然“礼”是一种文化,我们要学习的话有教科书吗?有——所谓国学。有学校吗?有学校——所谓家庭教育。毕业了有证可拿吗?也有——那就是群众的眼光。
那么既然有证,就比较复杂了,文凭还好分是清华的,还是技校的,但眼光的话,那是分中国人、外国人?还是男人、女人、老人、儿童?
说到看待“礼”的眼光,不妨讲两个关于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美国,一个中国人在自己打工的领导家里参加派对,期间他的孩子与这个美国领导家的孩子发生了口角争执,美国人是不去管的,孩子的事情自己解决。但这位中国员工坐不住了,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打狗也要看主人的,于是不分青红皂白要求他的孩子给对方道歉,孩子很冤枉的说:“是他先动手打我的”,中国员工说:“这个我不管!你必须道歉!”,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是孩子拒不认错,于是这位爸爸动手扇了孩子嘴巴,认为孩子不懂礼貌,不给大人面子……结果美国领导及其他客人一齐非常严厉的谴责了这位中国父亲。而这位中国父亲很委屈的对领导辩解道:“我打我的孩子,是因为尊重你……”,美国领导非常不解的是:“你动手打你的孩子,跟尊重我有什么联系?这是什么逻辑?”
对,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逻辑”。因为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吃你的点心了就“嘴短”,拿你的薪水了就“手短”,来你家做客就什么都“短”了,更何况你是领导,对待领导就应该毕恭毕敬,对待长辈就应该无条件顺从……出了问题当然要先教训自己家孩子了,难道要教训你家孩子?秉公断案?那是不给你面子,那是不礼貌的,那是不谦虚的……于是顺理成章的打个孩子算什么。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中国,正好反过来。美国领导来中国员工的家里做客,饭菜上桌后中国人非常热情的将桌上最好的“大菜”用筷子夹起放到美国客人面前的餐盘里,而美国客人很尴尬的看了看,将餐盘推到了一边,说:“对不起,我不爱吃大闸蟹”。……于是所有人都很尴尬……中国人认为这个美国人怎么这么不懂礼貌,拒绝主人的一片好意就罢了,还要说出来,如此的不给面子。而美国人心里想的是:“这家人怎么回事?如此没有教养,你连问都不问就自作主张给夹菜。我爱吃吗?我是残疾人吗?我需要你的施舍吗?你夹菜的餐具干净吗?……”。于是最终酒席不欢而散。
对,这又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中国人在饭桌上认为的“礼”就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施舍”给对方,就像古代帝王赏赐臣下食物一样,这是最大的恩赐,管你饿不饿,管你爱不爱,管你过敏不过敏……反正这叫做我的“礼”到了……你当着我的面,把东西咽下去,并装出感谢的神情来,那就是对我的还“礼”,那就是你懂“礼貌”的体现。
我们的这种“礼”在历史的演变中始终随着“需要”在改变,改变的与时俱进,改变的不可思议……于是我们在社会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你请外国领导吃饭,问他:“吃什么?喝什么?”他说:“随便,不喝”。那就是真的随便,不喝。你请中国领导吃饭,他说随便,不喝。你随便上瓶二锅头试试?你少喝了试试……于是我们一面高举着人人自由平等的口号,一面严厉批判着直呼长辈姓名的孩子是大逆不道。一面呼吁着待人接物要真诚直率,一面恼怒着对方没有对你随时保持微笑有加……
“礼”是相互间真诚相待的行为准则,而那些为“礼”而恼怒指责的人,不妨想想:你要的是真诚,还是虚伪?亦或是气大伤身……
其实如今我们大多数人已经把“礼貌”变成了为别人邪恶捧场的“道具”,如此的“礼”,真的不要也罢!那如何待人接物?来自法国的西方国家学说以及法学理论的奠基人孟德斯鸠说:“社会人的首要原则是自由平等博爱,不是礼貌。让我们拥抱真诚,抛弃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