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农场”项目简介
——北川大鱼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
“妈妈农场”始建于2018年3月1日,由北川大鱼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发起和执行。北川大鱼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前身为参与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灾的“中国心志愿者团队”,以及北川羌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品质助学部,于2016年正式得名并注册。
自成立至今,北川大鱼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专注于为青少年提供包含经济资助、心理支持和个案关注在内的帮助和干预,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在此过程中,机构业已形成包含那山成长营、驻校社工服务、远眺计划、种子计划、影像计划和海润个案基金等项目在内的青少年项目体系。
随着项目体系的完善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大鱼公益对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和社会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017年,大鱼公益在针对受助青少年的家长的需求调研中发现,机构所开展的青少年项目共涉及单亲困境妈妈72位,残疾大病家庭妈妈130位。在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中,受访母亲表达了自己在供养家庭和教育子女等问题上的迫切需求。众所周知,母亲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和无可替代的角色。受困于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单亲妈妈以及支撑困境家庭的妈妈在生活中面临诸多困难,而她们的不利处境也势必会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蒙上一层阴影。
为了回应单亲妈妈和困境家庭妈妈在经济收入、青少年教育、社会支持上的困境,同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好的家庭环境,大鱼公益决定发起“妈妈农场”项目。“妈妈农场”不以盈利性的大型商业农场作为发展远景,而是专注于增加妈妈收入、改善其家庭教育方式并营造妈妈支持网络。在“妈妈农场”中,大鱼公益与妈妈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助人者”与“受助者”,而是地位平等的营造者和相互支持的主体。因而,在农场工作中,赋权、尊重和平等是一以贯之的价值理念。
“妈妈农场”是公益组织和困境家庭对“小农生产+合作服务”的产业扶贫路径的一次积极探索。为了真正践行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和赋权增能的价值追求,大鱼公益和妈妈们希望:三年后农场能够带领更多困境家庭自助互助、减贫增能;三年后农场能够自负盈亏甚至略有盈余。
基于项目开展的背景和践行的价值理念,“妈妈农场”在未来的发展策略如下所述:
1.管理:以公益组织与妈妈合作为起点,以逐渐增进妈妈自我管理为目标,以股份制合作为未来发展方向;
2.产品:从品牌打造到平台建设。
妈妈农场将发挥大鱼公益作为资源链接方的优势,特别是在争取政策支持和企业合作方面的能力,共同打造“妈妈农场”品牌;与此同时,农场将集中精力建设多个生产、生活和教育平台,以促进项目目标的实现,这些平台包括:
一、妈妈生态种养殖平台:针对单亲和困境家庭妈妈;
二、妈妈家庭教育平台:针对单亲和困境家庭妈妈;
三、妈妈自然教育基地:针对单亲和困境家庭妈妈(教育者)与
城市青少年家庭(潜在客户和受教育者);
四、妈**案陪护平台:针对单亲和困境家庭青少年和妈妈;
五、妈妈社会支持平台:针对单亲和困境家庭妈妈。
六、新产品新技术(如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试验平台:针对
单亲和困境家庭妈妈(试验者)和在地农户(合作试验者)。
妈妈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社会的希望,在“妈妈农场”我们一起努力构建新的希望。
使命:助力妈妈在农场中共同创造新的生活
愿景:每一个妈妈都在公正的环境中发展
价值观:赋权 尊严 自信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