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万台(套)电动汽车底盘生产线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次公示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年产20万台(套)电动汽车底盘生产线新建项目
项目概要:项目拟总投资约10亿元,新征土地约25公顷。项目主要原材料为钢材、型材及汽车配件,主要设备为液压机、自动焊接线、智能装配线及检测设备等,采用焊接、涂装、总装、调试、检测等主要工艺,建成后年产量达20万台(套)电动车底盘及1万台整车试制。
根据环评法的要求,江苏易行车业有限公司委托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对本次年产20万台(套)电动汽车底盘生产线新建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建设单位的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江苏易行车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殷新福
电话:13615192688
联系地址:江苏省丹阳市经济开发区
(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评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906号
联系人:蒋工
电话:025-83686095-1112
传真:025-83686095-1100
Email:zfjiang@njuae.cn
联系地址: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逸夫管理科学楼14F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主要工作内容
1.工作程序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收集相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实地调查,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2.主要工作内容:
通过对项目建设地与区域环境规划相容性分析,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通过项目工程分析、清洁生产分析,分析项目采用工艺的清洁生产水平;从技术经济角度论证本项目拟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并通过项目排放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的预测结果评价项目的影响程度,核实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从总量控制角度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根据环境保护的“6+2审批原则”综合分析得出本项目可行性与否的结论,为项目环境管理提供审批依据,为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您对环境质量现状是否满意(如不满意请说明主要原因);
2.您是否知道/了解在该地区建设的项目;
3.您是从何种信息渠道了解该项目的信息;
4.根据您掌握的情况,认为该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影响;
5.从环保角度出发,您对该项目持何种态度,请简要说明原因;
6.您对该项目环保方面的建议和要求。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按照有关公告要求的其它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负责审批或者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意见。
(七)公示时间
公众请于本公示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与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联系,反馈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年产20万台(套)电动汽车底盘生产线新建项目
项目概要:项目拟总投资约10亿元,新征土地约25公顷。项目主要原材料为钢材、型材及汽车配件,主要设备为液压机、自动焊接线、智能装配线及检测设备等,采用焊接、涂装、总装、调试、检测等主要工艺,建成后年产量达20万台(套)电动车底盘及1万台整车试制。
根据环评法的要求,江苏易行车业有限公司委托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对本次年产20万台(套)电动汽车底盘生产线新建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建设单位的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江苏易行车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殷新福
电话:13615192688
联系地址:江苏省丹阳市经济开发区
(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评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906号
联系人:蒋工
电话:025-83686095-1112
传真:025-83686095-1100
Email:zfjiang@njuae.cn
联系地址: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逸夫管理科学楼14F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主要工作内容
1.工作程序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收集相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实地调查,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2.主要工作内容:
通过对项目建设地与区域环境规划相容性分析,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通过项目工程分析、清洁生产分析,分析项目采用工艺的清洁生产水平;从技术经济角度论证本项目拟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并通过项目排放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的预测结果评价项目的影响程度,核实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从总量控制角度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根据环境保护的“6+2审批原则”综合分析得出本项目可行性与否的结论,为项目环境管理提供审批依据,为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您对环境质量现状是否满意(如不满意请说明主要原因);
2.您是否知道/了解在该地区建设的项目;
3.您是从何种信息渠道了解该项目的信息;
4.根据您掌握的情况,认为该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影响;
5.从环保角度出发,您对该项目持何种态度,请简要说明原因;
6.您对该项目环保方面的建议和要求。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按照有关公告要求的其它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负责审批或者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意见。
(七)公示时间
公众请于本公示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与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联系,反馈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