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关角隧道,位于青海天峻县境内,是青藏铁路上作为西格(西宁-格尔木)铁路段二线工程的控制性工程。

该隧道全长32.645公里,是世界上高海拔高原铁路第一长隧。隧道穿过关角山,为双洞单线隧道。

新关角隧道设计时速160公里,与老关角隧道相比,将绕行关角山变为穿梭关角山,时间由2小时缩短为20分钟,大大提高了青藏铁路的运输能力。

“关角”,藏语意为“登天的梯”。位于青海省天峻县和乌兰县境内的关角山,是通过柴达木进入青藏高原的“东大门”,平均海拔3800余米,气候严寒,空气稀薄,四季飘雪,长冬无夏。

据了解,新关角隧道通过的地质断层和岭脊地段超过10公里,面临着围岩变形失稳、突泥涌水、施工通风等诸多工程技术难题。

特别是岭脊地段涌水处理及板岩地段大变形控制为该隧道的最大难点,建设规模和难度为世界所罕见。

修建新关角隧道时,巨大的地下水不断涌出。最多时,一天涌水量最大可达32万立方米,平均每天抽水量为15万立方米,2个月几乎就要抽出一个西湖的蓄水量(1000万立方米)。

工程师们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清除地下涌水。由于这里冬天的气温会达到零下30℃,施工人员出来之后不得不就会被外面的寒风所吹感冒,加上缺氧,很多工人都得了严重的疾病。

这条32公里的隧道凿了整整7年,终于在2014年打通正式通车。青藏铁路西宁到格尔木二线年均货运量将由19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