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文艺:千年衡阳梦悠悠
2018-02-06雷龙平衡阳通讯杂志
生为衡阳人,一直以来都是我引以为豪的事情。记得在外求学时,谈到各自的家乡,由于我的家乡衡阳地处交通要塞,是一个重要的铁路站、公路站,再加上五岳独秀之南岳衡山的名气,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学校毕业后,又回到了衡阳,并在此扎根开花。先后上班、结婚、又生育了儿女。再后来,走南闯北,人生的经历多了,也就更深深地喜欢这座城市。
我喜欢纯正、地道的衡阳话,特别是远方归来,踏在衡阳的土地上,听着说着淳朴的衡阳话,一种亲切感、踏实感和幸福感顿时涌上心头,余音绕耳,甜甜蜜蜜。而在衡阳安了家之后,便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亲近了解养育一方人们的山水衡阳、人文衡阳,深刻感受她的呼吸和脉搏。
衡阳历史悠远,早在六千年前,祖先已经使用石器等原始工具种植水稻,饲养猪牛,定居生活。炎帝农耕,舜帝南巡,大禹治水,祝融狩猎,一不小心,还点燃了中华文明的第一把火种。一路传承发展,先秦时代衡阳开始叫杨越之名,战国为楚地,秦朝属长沙郡,汉代建酃县,三国分属衡阳郡和湘东郡,西晋置衡州府。民国设衡阳市。衡阳的古朴、厚重和神秘,总是吸引人们去追寻前人的足迹,游步于世誉寰中佳丽之衡阳。
站立南岳第一峰廻雁峰脚下,仰望着大雁雕塑展翅飞翔的雄姿。这个给美丽衡阳带来“雁城”美誉,告知人们秋去冬来的大雁。那时人们伫足衡州城望着或群或伴或单,年年岁岁准信而来的雁只,指指点点,或争吵、或议论,说着笑着,热情洋溢。而后古人经过一番长时间的商榷,确定以雁为名作为衡州府的美称。于是乎,千百年来,平沙落雁代代相传,记录了“雁城”美名的由来。登上峰顶,或遥望芳草斜阳,或寄怀云蒸霞蔚,抑或藏身烟雨迷蒙的青杉翠竹。尘俗抛诸身外,一切云淡风轻。
踏着数里相合的波浪声,来到与白鹿洞、睢阳、岳麓书院齐名的石鼓书院,整个建筑恢复清代格局,处处散发出古朴典雅的韵味。虽然朗朗的读书声已经远去,但是这些惊艳了岁月的历史遗迹依然见证了过往的辉煌。而望书院下,环绕这江口石鼓的是三江合拢。一条叫湘江,从湘桂交界的海洋山千回百旋而来,这就是孕育湖湘文明的母亲河。另一条称蒸水,也谓草河,从宝庆的深山老林赶来,紧贴石鼓山嘴注入湘江。三是耒水拦横其前,从桂东万王城匆匆行来,三水汇合,浩浩荡荡,直下洞庭。而石鼓正当其冲,横截江流,乃千古之奇观。而与书院遥相呼应的是,青草桥头热闹非凡,车水马龙,商铺外旌旗飘扬。这是何等的景象!
沿江而上,步行十数里便是黄巢拴马驻留的地方。当年血气方刚的一代枭雄黄巢,虽然岁月斑驳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不朽传说,但是他为了天下苍生,揭竿起义,号令群雄的豪迈气概仍在时空激荡。特别是黄巢吊马的两株古樟一直在诉说历史,风雨沧桑走过了1400余年,树围均达11米以上,需数人才能合抱,至今依然枝繁叶茂,华盖如云。面对这份生命的顽强和坚守,每天都有许多游客前去拜谒、聆听和感悟。
抑或当年吴三桂于此建都竖旗称王,列阵操武练兵,再后曾国藩又安营扎寨,屯兵城下,留下至今被人们叫做演武坪的地方,都留给了后人无数的想象。马嘶巷、打线坪、仙姬巷、五福庵、钱局巷、柴埠门等等,这些遗留下的古地名,每个名字都有故事,每条巷子都有传奇。
千年衡州,一路雨打风吹,历史的天空上那些浓稠烟云已经散去,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过往的痕迹也渐渐湮没和消退。很多时候漫步衡阳的大街小巷,我都会用狩猎的目光努力搜寻散落在衰草寒烟中的断壁残垣。
山之南称为阳,衡山以南叫衡阳。就是这样一个山奇水美人豪迈的地方,我愿永远活在你不醒的梦里,倾尽一生守护你。
(作者单位:中共蒸湘区委办公室)
2018-02-06雷龙平衡阳通讯杂志
生为衡阳人,一直以来都是我引以为豪的事情。记得在外求学时,谈到各自的家乡,由于我的家乡衡阳地处交通要塞,是一个重要的铁路站、公路站,再加上五岳独秀之南岳衡山的名气,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学校毕业后,又回到了衡阳,并在此扎根开花。先后上班、结婚、又生育了儿女。再后来,走南闯北,人生的经历多了,也就更深深地喜欢这座城市。
我喜欢纯正、地道的衡阳话,特别是远方归来,踏在衡阳的土地上,听着说着淳朴的衡阳话,一种亲切感、踏实感和幸福感顿时涌上心头,余音绕耳,甜甜蜜蜜。而在衡阳安了家之后,便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亲近了解养育一方人们的山水衡阳、人文衡阳,深刻感受她的呼吸和脉搏。
衡阳历史悠远,早在六千年前,祖先已经使用石器等原始工具种植水稻,饲养猪牛,定居生活。炎帝农耕,舜帝南巡,大禹治水,祝融狩猎,一不小心,还点燃了中华文明的第一把火种。一路传承发展,先秦时代衡阳开始叫杨越之名,战国为楚地,秦朝属长沙郡,汉代建酃县,三国分属衡阳郡和湘东郡,西晋置衡州府。民国设衡阳市。衡阳的古朴、厚重和神秘,总是吸引人们去追寻前人的足迹,游步于世誉寰中佳丽之衡阳。
站立南岳第一峰廻雁峰脚下,仰望着大雁雕塑展翅飞翔的雄姿。这个给美丽衡阳带来“雁城”美誉,告知人们秋去冬来的大雁。那时人们伫足衡州城望着或群或伴或单,年年岁岁准信而来的雁只,指指点点,或争吵、或议论,说着笑着,热情洋溢。而后古人经过一番长时间的商榷,确定以雁为名作为衡州府的美称。于是乎,千百年来,平沙落雁代代相传,记录了“雁城”美名的由来。登上峰顶,或遥望芳草斜阳,或寄怀云蒸霞蔚,抑或藏身烟雨迷蒙的青杉翠竹。尘俗抛诸身外,一切云淡风轻。
踏着数里相合的波浪声,来到与白鹿洞、睢阳、岳麓书院齐名的石鼓书院,整个建筑恢复清代格局,处处散发出古朴典雅的韵味。虽然朗朗的读书声已经远去,但是这些惊艳了岁月的历史遗迹依然见证了过往的辉煌。而望书院下,环绕这江口石鼓的是三江合拢。一条叫湘江,从湘桂交界的海洋山千回百旋而来,这就是孕育湖湘文明的母亲河。另一条称蒸水,也谓草河,从宝庆的深山老林赶来,紧贴石鼓山嘴注入湘江。三是耒水拦横其前,从桂东万王城匆匆行来,三水汇合,浩浩荡荡,直下洞庭。而石鼓正当其冲,横截江流,乃千古之奇观。而与书院遥相呼应的是,青草桥头热闹非凡,车水马龙,商铺外旌旗飘扬。这是何等的景象!
沿江而上,步行十数里便是黄巢拴马驻留的地方。当年血气方刚的一代枭雄黄巢,虽然岁月斑驳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不朽传说,但是他为了天下苍生,揭竿起义,号令群雄的豪迈气概仍在时空激荡。特别是黄巢吊马的两株古樟一直在诉说历史,风雨沧桑走过了1400余年,树围均达11米以上,需数人才能合抱,至今依然枝繁叶茂,华盖如云。面对这份生命的顽强和坚守,每天都有许多游客前去拜谒、聆听和感悟。
抑或当年吴三桂于此建都竖旗称王,列阵操武练兵,再后曾国藩又安营扎寨,屯兵城下,留下至今被人们叫做演武坪的地方,都留给了后人无数的想象。马嘶巷、打线坪、仙姬巷、五福庵、钱局巷、柴埠门等等,这些遗留下的古地名,每个名字都有故事,每条巷子都有传奇。
千年衡州,一路雨打风吹,历史的天空上那些浓稠烟云已经散去,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过往的痕迹也渐渐湮没和消退。很多时候漫步衡阳的大街小巷,我都会用狩猎的目光努力搜寻散落在衰草寒烟中的断壁残垣。
山之南称为阳,衡山以南叫衡阳。就是这样一个山奇水美人豪迈的地方,我愿永远活在你不醒的梦里,倾尽一生守护你。
(作者单位:中共蒸湘区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