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道教吧 关注:469贴子:6,110
  • 1回复贴,共1

道教伦理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年邱祖面对教内弊端,曾诲谕徒众:“粒米文钱,俱皆有所关系,乃世人之膏脂,农夫之血汗,非用心以难消,岂无功而受?”他义正辞严地指出:“且莫说尔等后学之辈,即天神有过则谪其位,地祗有过则降其职,神仙有过则堕其尘,鬼崇有过则灭其迹,君王有过则失其国,臣僚有过则加其刑,士人有过则削其名,庶人有过则掠其福,一切过恶各有所归。”直接明白地告诫门徒:当行正直、勇猛精进,不落邪路、远避是非。邱祖还要求门人热心社会公益、修桥补路、戒杀放生、施茶舍药、慈悲为本、周济穷苦、尊师敬友、爱老惜贫等等,亦均为社会伦理的叙述和教化。
其余如《福寿论》、《水镜录》、《功过格》、《文昌帝君阴骘文》等等诸多被人熟知的经籍,均属同类,虽多借助教旨神言,但实是道教社会伦理思想的参与和理想。表明道教的宗教家们认同社会伦理的人文精神。
孔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明夫子仁学,“忠恕之道”的胸怀宽广,不强人所难;朱子讲:“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真乃劝学为官的圣言。太上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见历代圣哲先贤都关注社会伦理问题。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1-26 09:56回复
    干活哈哈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2-14 06: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