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不尽说不完的京剧《四郎探母》——写给不大看京剧的人发表于 2012 年 06 月 05 日 老达
京剧演出率最高的剧目可能就是《四郎探母》了,据说从清咸丰年间京剧开山祖师余三胜即演出此剧(一说清道光年间1824年即有)。此剧是京剧最有代表性的剧目,可能将来标志京剧消亡,即是《四郎探母》消声之日。上了点年纪的可能都不会忘记杨四郎在辽宫的自思自叹:“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浅水龙被困沙滩;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我好比离山虎落在平川。”当身处困境难以排遣时,自然会浮起那自叹,像渗透在血液中。百余年来,几乎没有一个生旦名家,没唱过这出戏,过去的戏班,今天的戏校,老师授传必修此剧,没有一个剧团不演,名角联袂演出时,此剧也是体现竞争与合作,抢手与叫座的首选。
《四郎探母》讲的是北宋与北方辽国交战中,杨家四子被辽擒,隐姓埋名,一表人材被招为驸马。十五年后,杨母带兵驻宋辽边境,四郎思母,欲前往探望,无奈将实情告与公主,得公主相助,盗得令箭过关,赴宋营探母、妻、兄弟。黎明,四郎允诺返辽,辽太后得知后,欲斩四郎,公主求情,得以赦免。情节起伏跌宕,人物性格显明,全剧深动刻划在战争氛围中人伦亲情的矛盾。有大量精采唱段与表演,几乎囊括全部西皮各种板式,唱得淋漓尽致,让戏迷过足戏瘾。其中最精采当属四郎与公主的对手戏“坐宫”,公主与萧太后的“盗令”,四郎与兄弟、母与妻的“见娘”和最后四郎、公主与萧太后等的“斩辉”四折戏。各种行当齐全,唱念做都十分吃重,特别是四郎。当年四大须生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奚啸伯,甚至麒麟童,言菊朋,高庆奎都演过四郎,梅兰芳,张君秋的铁镜公主,尚小云的萧太后和李多奎的佘太君成了后辈模仿的样板。可惜没有留下形像资料,有唱片与录音带,音响效果不太好。
戏曲是艺术范畴,应与政治无缘,一出《四郎探母》竟折射出百余年中国历史的变迁。据说慈禧太后爱看此剧,可能对萧太后作为异族有正面描写,慈禧身为异族,乐于见到佘太君那样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清末民初的反满人士认为此剧是奴才戏,宣传满汉一家亲,竭力反对此剧。到1949年国共内战后,台海两岸都同时禁演此剧,因为它美化了叛国投敌,宣扬了叛徒哲学,赞扬了不忠不孝。大陆政治起伏,从此剧也可视为风向标,政治环境稍宽松时,《四郎探母》就冒出头来,政治运动一来,又首当其冲,猛批一通。1956年可以说中国政坛小阳春,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感召下,京剧界难得一见的大联合,汇集当时绝对菊坛大腕,共同演出全部《四郎探母》,有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李和曾、尚小云、张君秋、吴素秋、李多奎等。1957年反右来个大清算大批判。1962年,大跃进后的大灾难,政治上又宽松一点,此剧冒了个头,1964年四清运动来了,马上又缩了回去。到文化大革命就不用说了,1980年文革结束,才以首都新闻工作者的名义,内部试演一场,却让京剧界实实高兴一番,总算闻到开禁味道。起起伏伏,可见《四郎探母》生命力之顽强。
此剧的艺术成就是贬损它的人也承认,它结构严谨,情节顺畅,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取材于章回小说《杨家将演义》,但情节并不相同,与小说一样,人物情节都是虚构,历史上都不存在。戏曲艺人根据百姓喜爱,添油加醋,制造戏剧矛盾。大致成型文本据说应归功于京剧全盛时期的开山鼻祖谭鑫培(四大须生之一谭富英的祖父)。杨家一门忠烈事迹是戏曲挖不尽的宝藏,有意思的是《四郎探母》却独领风骚,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血腥斗杀,而是在天理人情上做足文章,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亲情,把人物感情推到极至,在尖锐残酷的民族矛盾前,把主角处于忠孝不能两全的艰难决择中。以前总认为京剧人物太脸谱化,忠奸良莠,一眼看穿。杨四郎这个人物就一言难尽,中国的历史也常使很多人都有四郎的命运与困境,因此百姓同情他喜爱他,不以他在民族大义上有亏而唾弃他,这说明普通老百姓有自己的伦理道德底线,所谓国家民族利益前,首先不能做无情无义之人,不然犹同**。
不少好心人打算把杨四郎改成如今日的007,打入敌后,内外策应,成为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尽忠又尽孝,但是这样的四郎,百姓不接受,老百姓要的还是矛盾丛生,有血有肉,所谓大节有亏的四郎。京剧有关杨家将的戏,最受欢迎的除《四郎探母》,还有两出,一是描写四郎之父杨老令公在弹尽粮绝下自尽的《碰碑》,一是四郎之弟杨六郎身染重病,艰难苦撑时哀叹的《洪羊洞》,两个人物无英雄豪壮的气概,却是苍凉凄楚,老态龙钟,哀痛无奈的英雄末路相,这种现象令人思考。至于梅兰芳最后的绝唱《穆桂英挂帅》是1959年大跃进中自豫剧移植过来,梅有绝佳的演唱,成为他后期的代表作。但此剧的编剧实在不敢恭维,在当时高昂的政治气氛下,必然是要唱英雄人物辈出的主旋律,情节粗糙幼稚,与梅大师的以往剧目反差太大,戏就不好看。还有一出是1960年为当时中国京剧院四团一批刚从戏校毕业的青年演员量身定做的《杨门女将》,取材于扬剧《百岁挂帅》,改动较多。此剧有几段好戏,青年演员得到施展才华的机遇,虽然还稚嫩,现在他们也被称为表演艺术家了。这两出戏应算做新编历史剧,受政治干扰太大,与传统骨子老戏不在一个档次上。
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所有的对外战争其实都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争纷,把汉族皇权看为正统是没有道理的,元清曾是外族统治,不是也为中国历史认可。北宋时的辽国全盛期间,它的疆域包括今河北北部,东北三省,内蒙与部分新疆以及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辽国是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契丹是游牧民族,一直向中原扩展,后女真族(金)兴起,辽就逐渐衰落,契丹人分散中华大地,融合于各民族中,据说在西南的云南还有契丹族的后裔,就是独大的汉族,也许还有契丹族融入,中华民族本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此解释,四乐会郎不必烦恼,所谓敌我不过是大家庭中兄弟之争而已。历代忠臣不过忠的皇朝君主,谈不上民族国家大义。也许是老百姓把所谓的忠看淡为愚忠,而更注重情与义的原因。《杨门女将》的产生,就是时代结的歪果,当时把反帝反修作为主旋律,于是宋廷出现和辽国的主战派与主和派之争,杨家是主战的,当然是革命派,而主和的就是投降派,修正主义了,政治就是这样强奸历史。可笑的是,今天是否要反个身,主和派要成革命派了。
《四郎探母》的演出文本也是不断的改来改去,最明显的是四郎的原配夫人在“见娘”一折中是否要出场,按传统演法,四郎在见过娘亲后,即见原配夫人,夫人哭得昏厥过去,而现在的演法,原配夫人未随婆婆来边境,从情理上也马虎得过去,主要是怕再给四郎添罪,已经不忠不孝了,再来个无情之人抛弃原配,四郎就无地自容了。其实不让原配夫人出场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让她出场更增加悲剧成分,十五年的活守寡总有个交代吧。历代为官将的何不是三妻四妾,当时妇女命运就是如此。“见娘”前有折“巡营”的戏,让六郎之子杨宗保来大段的唱,主要为了有小生戏,显示行当齐全,这段戏与前后剧情毫无关联,纯粹多余。此剧没有花脸行当的戏,不也可以凑一个?全剧重点在开头的“坐宫”,几乎占了一半的时间,后面几场像是走过场,头重脚轻,特别是最后一场“斩辉”,重复“盗令”技俩,有点儿戏了,也许老百姓爱看,把悲剧演成喜剧闹剧。其实雄材大略的政治家萧太后知招得的驸马是宋朝大将杨四郎,高兴都来不及,那舍得宰了?这么好的人质,与宋朝摊牌定羸不输,怕女儿当寡妇,小外甥当孤儿,不过是顺水推舟,落得卖个人情。“斩辉”这场戏虽重点在杀不杀杨廷辉(四郎),但尽看公主、萧太后与两个舅爷的戏了,把四郎冷落在一旁,再好的演员也无法演这个活木偶,可说是该戏一大败笔。不少有见地的老生演员坦认:“坐宫”一折虽受欢迎,但个人来讲,更爱演“见娘”,大起大落的感情渲泄,给演员很大的表演空间。我也偏爱此折。据说在台湾演到这里时,一声“娘啊,老娘亲请上受儿拜,千拜万拜也折不过儿的罪来……”,台下老兵哭倒一片。像我们亲历人生变故,一曲娘啊,谁会不痛断肝肠,多少往事拥上心头,不堪回首。见娘又见原配,把悲剧推到高潮。剧本可以加工得更精炼更细致。
杨四郎是最难演的,全剧矛盾集中于他一生,光有条好嗓子,没有人生阅历,感情起伏不知如何掌控。后生也晚,未曾见过当年马谭杨奚等大师的演出。当今京津沪几个名家都唱得不错,当然首推中国京剧院的头牌老生于魁智,他天生一条唱须生的好嗓子,高音不尖,低音不沉,嗓音圆润,听着教人舒服,唱得又规矩顺畅,唯一不足是呆板,缺乏感情的层次变化。至今未见演活一个真实感人的四郎,难啊。现在唱四郎的都按余(叔岩)杨(宝森)派路子走,余杨腔苍凉老到,韵味醇厚,不张扬,与四郎心境很贴近,不过也有人喜爱谭(富英)派四郎。当今演公主的好嗓一个赛一个,大都唱梅派或张(君秋)派,程(砚秋)派不多见。我最喜爱的是现在已退下来,只在演唱会上露露睑的李维康演的公主。李不仅唱得好,会演戏,难得她的眼神能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把公主演活了。李是文革前最后一批戏校培养的尖子,当年刘长瑜的铁梅红得发紫,李成了刘的最佳接班人。文革后,专为她排演的《蝶恋花》中出演杨开慧,一曲“古道别”唱得回肠荡气,该剧也就留下此一曲。李维康赶上京剧不景气的年代,没有那么多的舞台实践可施展才华,不可能出现新的流派,她宗梅又不拘于梅,有点荀(慧生)派味,有点她自己的东西,不然是最有可能脱颖而出的难得人材,是于魁智等望尘莫及的。
文章到此也该息笔了,不然真成了“说不完”。时光轮转,一晃近千年过去了,今日的杨四郎漂洋过海,跨过太平洋到了北美大陆,不是做驸马,而是做了美国人他爹;不是笼中鸟,做了自由的百灵鸟,会说英语;不是离山虎,而是凶猛东北虎;不是失群雁,而是成群金翅大鹏;不是浅水龙,已成翻江倒海的蛟龙。如今四郎不会那么迂腐,自寻烦恼,不必盗令箭,身为美籍华人或手持绿卡,一声翻高“叫小番,备爷的战马扣连环,爷好过关”,不是战马而是波音747,十几个小时,大摇大摆过关,不必见娘与原配,直奔人民币了。
2011.7.6
京剧演出率最高的剧目可能就是《四郎探母》了,据说从清咸丰年间京剧开山祖师余三胜即演出此剧(一说清道光年间1824年即有)。此剧是京剧最有代表性的剧目,可能将来标志京剧消亡,即是《四郎探母》消声之日。上了点年纪的可能都不会忘记杨四郎在辽宫的自思自叹:“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浅水龙被困沙滩;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我好比离山虎落在平川。”当身处困境难以排遣时,自然会浮起那自叹,像渗透在血液中。百余年来,几乎没有一个生旦名家,没唱过这出戏,过去的戏班,今天的戏校,老师授传必修此剧,没有一个剧团不演,名角联袂演出时,此剧也是体现竞争与合作,抢手与叫座的首选。
《四郎探母》讲的是北宋与北方辽国交战中,杨家四子被辽擒,隐姓埋名,一表人材被招为驸马。十五年后,杨母带兵驻宋辽边境,四郎思母,欲前往探望,无奈将实情告与公主,得公主相助,盗得令箭过关,赴宋营探母、妻、兄弟。黎明,四郎允诺返辽,辽太后得知后,欲斩四郎,公主求情,得以赦免。情节起伏跌宕,人物性格显明,全剧深动刻划在战争氛围中人伦亲情的矛盾。有大量精采唱段与表演,几乎囊括全部西皮各种板式,唱得淋漓尽致,让戏迷过足戏瘾。其中最精采当属四郎与公主的对手戏“坐宫”,公主与萧太后的“盗令”,四郎与兄弟、母与妻的“见娘”和最后四郎、公主与萧太后等的“斩辉”四折戏。各种行当齐全,唱念做都十分吃重,特别是四郎。当年四大须生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奚啸伯,甚至麒麟童,言菊朋,高庆奎都演过四郎,梅兰芳,张君秋的铁镜公主,尚小云的萧太后和李多奎的佘太君成了后辈模仿的样板。可惜没有留下形像资料,有唱片与录音带,音响效果不太好。
戏曲是艺术范畴,应与政治无缘,一出《四郎探母》竟折射出百余年中国历史的变迁。据说慈禧太后爱看此剧,可能对萧太后作为异族有正面描写,慈禧身为异族,乐于见到佘太君那样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清末民初的反满人士认为此剧是奴才戏,宣传满汉一家亲,竭力反对此剧。到1949年国共内战后,台海两岸都同时禁演此剧,因为它美化了叛国投敌,宣扬了叛徒哲学,赞扬了不忠不孝。大陆政治起伏,从此剧也可视为风向标,政治环境稍宽松时,《四郎探母》就冒出头来,政治运动一来,又首当其冲,猛批一通。1956年可以说中国政坛小阳春,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感召下,京剧界难得一见的大联合,汇集当时绝对菊坛大腕,共同演出全部《四郎探母》,有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李和曾、尚小云、张君秋、吴素秋、李多奎等。1957年反右来个大清算大批判。1962年,大跃进后的大灾难,政治上又宽松一点,此剧冒了个头,1964年四清运动来了,马上又缩了回去。到文化大革命就不用说了,1980年文革结束,才以首都新闻工作者的名义,内部试演一场,却让京剧界实实高兴一番,总算闻到开禁味道。起起伏伏,可见《四郎探母》生命力之顽强。
此剧的艺术成就是贬损它的人也承认,它结构严谨,情节顺畅,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取材于章回小说《杨家将演义》,但情节并不相同,与小说一样,人物情节都是虚构,历史上都不存在。戏曲艺人根据百姓喜爱,添油加醋,制造戏剧矛盾。大致成型文本据说应归功于京剧全盛时期的开山鼻祖谭鑫培(四大须生之一谭富英的祖父)。杨家一门忠烈事迹是戏曲挖不尽的宝藏,有意思的是《四郎探母》却独领风骚,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血腥斗杀,而是在天理人情上做足文章,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亲情,把人物感情推到极至,在尖锐残酷的民族矛盾前,把主角处于忠孝不能两全的艰难决择中。以前总认为京剧人物太脸谱化,忠奸良莠,一眼看穿。杨四郎这个人物就一言难尽,中国的历史也常使很多人都有四郎的命运与困境,因此百姓同情他喜爱他,不以他在民族大义上有亏而唾弃他,这说明普通老百姓有自己的伦理道德底线,所谓国家民族利益前,首先不能做无情无义之人,不然犹同**。
不少好心人打算把杨四郎改成如今日的007,打入敌后,内外策应,成为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尽忠又尽孝,但是这样的四郎,百姓不接受,老百姓要的还是矛盾丛生,有血有肉,所谓大节有亏的四郎。京剧有关杨家将的戏,最受欢迎的除《四郎探母》,还有两出,一是描写四郎之父杨老令公在弹尽粮绝下自尽的《碰碑》,一是四郎之弟杨六郎身染重病,艰难苦撑时哀叹的《洪羊洞》,两个人物无英雄豪壮的气概,却是苍凉凄楚,老态龙钟,哀痛无奈的英雄末路相,这种现象令人思考。至于梅兰芳最后的绝唱《穆桂英挂帅》是1959年大跃进中自豫剧移植过来,梅有绝佳的演唱,成为他后期的代表作。但此剧的编剧实在不敢恭维,在当时高昂的政治气氛下,必然是要唱英雄人物辈出的主旋律,情节粗糙幼稚,与梅大师的以往剧目反差太大,戏就不好看。还有一出是1960年为当时中国京剧院四团一批刚从戏校毕业的青年演员量身定做的《杨门女将》,取材于扬剧《百岁挂帅》,改动较多。此剧有几段好戏,青年演员得到施展才华的机遇,虽然还稚嫩,现在他们也被称为表演艺术家了。这两出戏应算做新编历史剧,受政治干扰太大,与传统骨子老戏不在一个档次上。
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所有的对外战争其实都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争纷,把汉族皇权看为正统是没有道理的,元清曾是外族统治,不是也为中国历史认可。北宋时的辽国全盛期间,它的疆域包括今河北北部,东北三省,内蒙与部分新疆以及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辽国是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契丹是游牧民族,一直向中原扩展,后女真族(金)兴起,辽就逐渐衰落,契丹人分散中华大地,融合于各民族中,据说在西南的云南还有契丹族的后裔,就是独大的汉族,也许还有契丹族融入,中华民族本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此解释,四乐会郎不必烦恼,所谓敌我不过是大家庭中兄弟之争而已。历代忠臣不过忠的皇朝君主,谈不上民族国家大义。也许是老百姓把所谓的忠看淡为愚忠,而更注重情与义的原因。《杨门女将》的产生,就是时代结的歪果,当时把反帝反修作为主旋律,于是宋廷出现和辽国的主战派与主和派之争,杨家是主战的,当然是革命派,而主和的就是投降派,修正主义了,政治就是这样强奸历史。可笑的是,今天是否要反个身,主和派要成革命派了。
《四郎探母》的演出文本也是不断的改来改去,最明显的是四郎的原配夫人在“见娘”一折中是否要出场,按传统演法,四郎在见过娘亲后,即见原配夫人,夫人哭得昏厥过去,而现在的演法,原配夫人未随婆婆来边境,从情理上也马虎得过去,主要是怕再给四郎添罪,已经不忠不孝了,再来个无情之人抛弃原配,四郎就无地自容了。其实不让原配夫人出场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让她出场更增加悲剧成分,十五年的活守寡总有个交代吧。历代为官将的何不是三妻四妾,当时妇女命运就是如此。“见娘”前有折“巡营”的戏,让六郎之子杨宗保来大段的唱,主要为了有小生戏,显示行当齐全,这段戏与前后剧情毫无关联,纯粹多余。此剧没有花脸行当的戏,不也可以凑一个?全剧重点在开头的“坐宫”,几乎占了一半的时间,后面几场像是走过场,头重脚轻,特别是最后一场“斩辉”,重复“盗令”技俩,有点儿戏了,也许老百姓爱看,把悲剧演成喜剧闹剧。其实雄材大略的政治家萧太后知招得的驸马是宋朝大将杨四郎,高兴都来不及,那舍得宰了?这么好的人质,与宋朝摊牌定羸不输,怕女儿当寡妇,小外甥当孤儿,不过是顺水推舟,落得卖个人情。“斩辉”这场戏虽重点在杀不杀杨廷辉(四郎),但尽看公主、萧太后与两个舅爷的戏了,把四郎冷落在一旁,再好的演员也无法演这个活木偶,可说是该戏一大败笔。不少有见地的老生演员坦认:“坐宫”一折虽受欢迎,但个人来讲,更爱演“见娘”,大起大落的感情渲泄,给演员很大的表演空间。我也偏爱此折。据说在台湾演到这里时,一声“娘啊,老娘亲请上受儿拜,千拜万拜也折不过儿的罪来……”,台下老兵哭倒一片。像我们亲历人生变故,一曲娘啊,谁会不痛断肝肠,多少往事拥上心头,不堪回首。见娘又见原配,把悲剧推到高潮。剧本可以加工得更精炼更细致。
杨四郎是最难演的,全剧矛盾集中于他一生,光有条好嗓子,没有人生阅历,感情起伏不知如何掌控。后生也晚,未曾见过当年马谭杨奚等大师的演出。当今京津沪几个名家都唱得不错,当然首推中国京剧院的头牌老生于魁智,他天生一条唱须生的好嗓子,高音不尖,低音不沉,嗓音圆润,听着教人舒服,唱得又规矩顺畅,唯一不足是呆板,缺乏感情的层次变化。至今未见演活一个真实感人的四郎,难啊。现在唱四郎的都按余(叔岩)杨(宝森)派路子走,余杨腔苍凉老到,韵味醇厚,不张扬,与四郎心境很贴近,不过也有人喜爱谭(富英)派四郎。当今演公主的好嗓一个赛一个,大都唱梅派或张(君秋)派,程(砚秋)派不多见。我最喜爱的是现在已退下来,只在演唱会上露露睑的李维康演的公主。李不仅唱得好,会演戏,难得她的眼神能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把公主演活了。李是文革前最后一批戏校培养的尖子,当年刘长瑜的铁梅红得发紫,李成了刘的最佳接班人。文革后,专为她排演的《蝶恋花》中出演杨开慧,一曲“古道别”唱得回肠荡气,该剧也就留下此一曲。李维康赶上京剧不景气的年代,没有那么多的舞台实践可施展才华,不可能出现新的流派,她宗梅又不拘于梅,有点荀(慧生)派味,有点她自己的东西,不然是最有可能脱颖而出的难得人材,是于魁智等望尘莫及的。
文章到此也该息笔了,不然真成了“说不完”。时光轮转,一晃近千年过去了,今日的杨四郎漂洋过海,跨过太平洋到了北美大陆,不是做驸马,而是做了美国人他爹;不是笼中鸟,做了自由的百灵鸟,会说英语;不是离山虎,而是凶猛东北虎;不是失群雁,而是成群金翅大鹏;不是浅水龙,已成翻江倒海的蛟龙。如今四郎不会那么迂腐,自寻烦恼,不必盗令箭,身为美籍华人或手持绿卡,一声翻高“叫小番,备爷的战马扣连环,爷好过关”,不是战马而是波音747,十几个小时,大摇大摆过关,不必见娘与原配,直奔人民币了。
20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