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年代都有家长害怕孩子接触的东西,比如以前的漫画、电视,现在的手机。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b22d1199225bc312b5d01906edd8de7/01bcbb2b2834349b85ec6a52c2ea15ce34d3be95.jpg)
关于学生与手机的新闻报道,越来越惊悚:江西一名高中女生在学校宿舍跳楼身亡,因为上课玩手机被父母把手机收回;17岁湘潭少年跳楼自杀,遗书称老师翻看他的手机;研究发现,长时间玩手机让美国青少年自杀率上升31%……
简单粗暴的因果关系,学生和手机就这样被贴上了互斥的标签。于是,家长视其为洪水猛兽。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729a8c2b7315c6043956be7bdb3cbe6/f0bb4735349b033bdc62f80d1ece36d3d739bd95.jpg)
可是,绝大多数学生一日生活安排都比较紧张,和手机接触的时间远不如成人。有些错并不是手机的“锅”,而是父母的带头作用。
从孩子一出生,朝夕相处的父母就是“手机控”,手机不离手,疏于和孩子的交流,有时候甚至为了能玩得不被打扰,还“帮助”孩子养成了从手机中寻找快乐的方式。
很多学龄前孩子的父母,会用一种夸耀的语气说,我们家孩子可以特别安静地长时间玩手机,孩子特别聪明,可以自己下载很多游戏,玩的段位还很高呢……家长当着外人的面如此夸奖孩子,孩子自然觉得“会玩手机”是优点。
然而,家长的脸往往在孩子上到小学高年级后就变了阴晴:玩手机占用学习时间,影响成绩;手机是罪魁祸首。
其实手机没有错,它是一个客观存在;孩子更没有错,他是一张白纸;是家长错了,手机不过是他们推卸教育缺位的“替罪羊”。
解铃还须系铃人,让孩子和手机保持优雅的距离,重任在家长身上。
首先,家长要先放下手机。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想法,妈妈天天逛淘宝,爸爸天天刷新闻,为什么你们可以玩手机,我就要写作业。所以,你自己要和手机保持距离。
其次,家长要成为可以和孩子聊天的有趣的人。鲜活的人与人的互动,才能让孩子放下手机,在有品质的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多样和有趣。
再次,创造更多孩子与同龄人互动的机会。家长带着孩子接触更多的娱乐活动,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结识更多的同龄人,建立起真实有效的人际关系。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1f28dd6576034a829e2b889fb1149d9/0ca55b9a033b5bb5413d24293dd3d539b400bc95.jpg)
最后,家长可以通过格雷盒子软件,帮助孩子规划健康的上网计划,让孩子明白成长的方向。有的孩子没有目标,浑浑噩噩,好的规划可以让他树立持续的学习动机,当孩子渴望学习的时候,家长就能和他进行有效约定。
比如,写作业和睡觉的时候,就通过格雷盒子把手机设置锁屏,当孩子想适当娱乐的时候可以一键解锁,这样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开心的学,还能让他更放松的玩儿。
把手机当成一个工具,你放松,孩子就放松。当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也会更好的成长!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b22d1199225bc312b5d01906edd8de7/01bcbb2b2834349b85ec6a52c2ea15ce34d3be95.jpg)
关于学生与手机的新闻报道,越来越惊悚:江西一名高中女生在学校宿舍跳楼身亡,因为上课玩手机被父母把手机收回;17岁湘潭少年跳楼自杀,遗书称老师翻看他的手机;研究发现,长时间玩手机让美国青少年自杀率上升31%……
简单粗暴的因果关系,学生和手机就这样被贴上了互斥的标签。于是,家长视其为洪水猛兽。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729a8c2b7315c6043956be7bdb3cbe6/f0bb4735349b033bdc62f80d1ece36d3d739bd95.jpg)
可是,绝大多数学生一日生活安排都比较紧张,和手机接触的时间远不如成人。有些错并不是手机的“锅”,而是父母的带头作用。
从孩子一出生,朝夕相处的父母就是“手机控”,手机不离手,疏于和孩子的交流,有时候甚至为了能玩得不被打扰,还“帮助”孩子养成了从手机中寻找快乐的方式。
很多学龄前孩子的父母,会用一种夸耀的语气说,我们家孩子可以特别安静地长时间玩手机,孩子特别聪明,可以自己下载很多游戏,玩的段位还很高呢……家长当着外人的面如此夸奖孩子,孩子自然觉得“会玩手机”是优点。
然而,家长的脸往往在孩子上到小学高年级后就变了阴晴:玩手机占用学习时间,影响成绩;手机是罪魁祸首。
其实手机没有错,它是一个客观存在;孩子更没有错,他是一张白纸;是家长错了,手机不过是他们推卸教育缺位的“替罪羊”。
解铃还须系铃人,让孩子和手机保持优雅的距离,重任在家长身上。
首先,家长要先放下手机。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想法,妈妈天天逛淘宝,爸爸天天刷新闻,为什么你们可以玩手机,我就要写作业。所以,你自己要和手机保持距离。
其次,家长要成为可以和孩子聊天的有趣的人。鲜活的人与人的互动,才能让孩子放下手机,在有品质的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多样和有趣。
再次,创造更多孩子与同龄人互动的机会。家长带着孩子接触更多的娱乐活动,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结识更多的同龄人,建立起真实有效的人际关系。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1f28dd6576034a829e2b889fb1149d9/0ca55b9a033b5bb5413d24293dd3d539b400bc95.jpg)
最后,家长可以通过格雷盒子软件,帮助孩子规划健康的上网计划,让孩子明白成长的方向。有的孩子没有目标,浑浑噩噩,好的规划可以让他树立持续的学习动机,当孩子渴望学习的时候,家长就能和他进行有效约定。
比如,写作业和睡觉的时候,就通过格雷盒子把手机设置锁屏,当孩子想适当娱乐的时候可以一键解锁,这样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开心的学,还能让他更放松的玩儿。
把手机当成一个工具,你放松,孩子就放松。当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也会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