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夜来风叶已鸣廊。
我守着炉火,看窗外夜色朦胧,淡淡星月。厨房里苦味弥漫。这药,也快煎好了吧。将汤药盛了小碗,小心端着,走廊上点了一盏小灯,忽明忽暗的。
大抵是入秋了,天色暗得越发早了。
走几步便瞧见屋内灯火葳蕤,烛火的影子在纸糊的窗子上跳跃着。端了药进门,看见他背对着我俯在案前。窗子正对着桌案,关得不严实,漏进来的风把书页吹得哗哗作响。
我把汤药放在一边,走近了看,发现他的身子抖得厉害,整个人缩在一处。
“伯贤?”我忙把窗户闭上,拾着床边的裘衣要给他披上。
他忽然抬头,我一时愣在原处。
“我找不到它了……找不到了。”
声音软糯,干净的嗓音里带着一丝沙哑。眼里雾气腾腾,水珠一滴一滴划过他白净的脸庞,汇聚一处,砸落在地上。
溅起轻尘。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他哭。
碎了一地的瓷片,留下一阵醇香。原是他喝了我藏在柜中的酒酿,我喂他喝了醒酒茶便哄他入睡。我才发现散落一地的画纸,桌子上也凌乱不堪。随意拾起一张来细细打量,应是他早前的画作。我不懂鉴赏,但也深知他画得是极好的。
一株梅花,孤立于苍茫一片的雪地中,傲骨犹存。
边上题了一句诗。
『凌寒独自开。』
落款的字迹刚劲有力,笔锋清晰。而近日里因重伤寒,边伯贤连笔都拿不稳的模样,每每想起,便格外心疼。
转头望去,见他仍睡得不安生,面色微醺,眉头紧锁,口中呢呢喃喃着什么。细细听去,似是什么人名儿,唤作什么灿来的。边伯贤睡得越发沉了,发出小声的嗫嚅,像是未断奶的小狗的呜呜声。
我摇了摇头,继续整理着书桌,乱糟糟的纸卷堆作一团。对着他的睡颜无奈地笑笑,还真是把我当老妈子了呀。
诸多纸卷上只发泄似的胡乱画了几笔,黑色的笔迹歪歪扭扭。一张张叠起来,发现底下压了一张写满名字的纸。我下意识皱眉,心下便有几分了然,
同他梦中的人儿重叠起来的,
原来是叫朴灿烈啊。
纸上不断重复的三个字,梦里不断呢喃着的,不断提醒着我的,
你爱的这个名字。
边伯贤从未同我提起这个名字,他曾同我提起过他的故乡卞城,景美人更美。
只是我同他朝夕相处,每晚我在门外听见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知道他有心结,却什么也不能为他做。
翌日凌晨,秋老虎大抵是急不可耐了,树上的叶子都簌簌掉落了,一地金黄。
雾气还未消散,朦朦胧胧的。
我端着药走出厨房,凉风习习,小粒小粒的疙瘩顺着胳膊爬上裸露的脖颈。回到房里,我唤了伯贤的名字,却无人应答。忙走进房间,床榻上空无一人。窗户仍旧敞开着,一扇窗没能关好,被风吹着一下一下撞击窗沿,“哐哐”作响。
伸手欲关窗,抬眼瞥见丛中边伯贤模糊的身影,撑着不合身的裘衣,身子越发显得单薄了。急急忙忙冲进院里去,步子又缓下来,视线里的人越发清晰起来。
是透过薄雾能够触碰到的天光。
边伯贤坐在后院不远的一块岩石上,他规规矩矩地坐着,举着一支笔笔划着什么,嘴里念念有词:“大雁何时归,”
拂袖弄摆,他手中的毛笔落在平整的岩石上。
“带我之念,予我思之人。”
心脏像是被揪成一团,疼痛得无法呼吸。那一瞬间世界亮堂堂,而那人独自坐在岩石上,
谁与共孤光。
伯贤啊,你何不回头看一看我呢。
越靠近边伯贤,血腥味越浓。未曾留意的房间里,地上残留的碎片沾染了血迹,斑驳不清。不知何处来的黑色飞鸟,停在不远处的树梢上,爪尖轻轻一点,脱离枝头,再也不见。
清风徐来,淌过万里河山。而后随风飘散的轻幽幽一句,
“雁字归时。”
但愿你跨过千山万水。
――
“咳咳咳……”
“伯贤!”我忙把盛了汤药的碗随意撇在一边,忙跑进屋里扶起边伯贤,“怎不唤我?”
自那日以后边伯贤的病越发重了。我几番好言劝他不要再做傻事,他手腕上的伤口狰狞吓人,过了这么多日却仍未愈合。我小心地把他扶回床上,拾起地上散落的画纸和打翻的墨碟,墨染了一半的画纸。手中一顿,我暗自将其中一张收进袖中。
“我果然是没用啊。”
闻言抬头,见边伯贤扯着嘴笑着,嗔怪的话语便不忍心再说出口。“才没有,”我笑着,蹲在他床前又正色道,“我很需要你。”
他不看我,却只是浅笑。
我把收拾好的东西放在桌上,转身去端药。伯贤躺坐在床边,扭头看着窗外。
“伯贤,来喝药啦。”我把碗端到他跟前。
“见书,”
“我在。”
“叶子都掉光了。”
我这才抬头朝他看的方向望去,窗外那棵树徒留光秃秃的枝干,几只晚归的雀鸟停留在枝头,摇摇欲坠的模样。
“我刚来这里的时候,那树叶可是绿得发亮。”我回头看他,他自顾自说着,“是在那树下遇到你的吧。”
那是一年前的夏。
出了京都,我便四处漂泊,行至此无主荒芜之所,打算长住于此。蝉声大躁之前,我遇见了他。那天傍晚他就站在树下,像是珊珊来迟,又风尘仆仆。
“姑娘,可否容我借宿几日,在下感激不尽。”
我仍旧记得他苍白的脸。于是也终究没说出伤人的话来赶他走,点了点头便要回屋。突然想起要告他一些注意之事,回头望,却见他展颜一笑:“那就多谢姑娘了。”他沐浴在黄昏柔和的光线下,树影斑驳,睫毛上掉落金色的光芒,美好得不可一世。
心脏快要跳出来了,回眸一笑什么的最犯规了。虽然回眸的是我,也仍是我因他伤寒作借口,央着边伯贤住下,待痊愈再走不迟。此后我也找过各种缘由,他也没揭穿我,总算是长住下来。
但你可知打破宁静的,是你这不速之客。扰我心神不宁的,偏偏也是你。
―
“你那时瘦的皮包骨头似的。”他噗嗤笑了,转过头来看我,比划着,“如今这般,反倒是发福了?”
我朝他挥挥拳头,摆出恶狠狠的表情。见他抿唇笑,我便也开怀笑着。
“能同你一直这样在一起就好了。”他叹了口气。
我一愣,想起桌上的药,手忙脚乱地把药端过来,送至他面前。别误了喝药。”他故作懊恼状闭着眼睛,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唉唉,还是躲不过啊。”
他仰头眯着眼睛一饮而尽,把碗递给我,擦擦嘴角朝我瘪瘪嘴:“真的很苦啊。”
“那吃点蜜饯吧。”我把罐子递给他,坐在地上,把碗随手一放,俯在他床边。
确是太苦了。那你吃一颗糖。
他吃了一点又递给我,我顺手也尝了一点便将罐子盖好。伏在床前,面前就是他骨节分明的手。我伸手轻轻握住,别松开我了。拜托你。
我偏着脑袋试探着看他,他只是看窗外。窗外倾泻而入的日光模糊了视线,柔和了他的棱角。他的发顶落下金色的光芒,在他周身缭绕。
“见书,”
“嗯。”
“你有没有,爱过什么人。”
“……有啊……”
还来不及告诉他,困意席卷而来,边伯贤的声音逐渐消散在耳边。恍惚间发觉他没有抽回手,但我知晓我握着的手未提起半分力度。
不过还是一直握着吧,我也一直陪你。以后还是有很多时间去告诉你这件事吧。告诉你――我心悦你。
醒来已是晌午。我从床上爬起来,没发现伯贤的身影。懊恼着自己睡着又没能照顾他,一边穿鞋,边走出门唤他。
门外没人。回廊也静悄悄的。后院刮着风,树叶哗啦哗啦响。一切如常,却唯独没有边伯贤。
“喂!”我开始慌了,疯狂地在院子里找寻他的身影,“边伯贤!”
“……”
树上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抬头却只见一只落单的飞鸟。待风行止,万籁俱寂。
如今连你,也要抛弃我吗。
“边伯贤啊……”
夜来风叶已鸣廊。
我守着炉火,看窗外夜色朦胧,淡淡星月。厨房里苦味弥漫。这药,也快煎好了吧。将汤药盛了小碗,小心端着,走廊上点了一盏小灯,忽明忽暗的。
大抵是入秋了,天色暗得越发早了。
走几步便瞧见屋内灯火葳蕤,烛火的影子在纸糊的窗子上跳跃着。端了药进门,看见他背对着我俯在案前。窗子正对着桌案,关得不严实,漏进来的风把书页吹得哗哗作响。
我把汤药放在一边,走近了看,发现他的身子抖得厉害,整个人缩在一处。
“伯贤?”我忙把窗户闭上,拾着床边的裘衣要给他披上。
他忽然抬头,我一时愣在原处。
“我找不到它了……找不到了。”
声音软糯,干净的嗓音里带着一丝沙哑。眼里雾气腾腾,水珠一滴一滴划过他白净的脸庞,汇聚一处,砸落在地上。
溅起轻尘。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他哭。
碎了一地的瓷片,留下一阵醇香。原是他喝了我藏在柜中的酒酿,我喂他喝了醒酒茶便哄他入睡。我才发现散落一地的画纸,桌子上也凌乱不堪。随意拾起一张来细细打量,应是他早前的画作。我不懂鉴赏,但也深知他画得是极好的。
一株梅花,孤立于苍茫一片的雪地中,傲骨犹存。
边上题了一句诗。
『凌寒独自开。』
落款的字迹刚劲有力,笔锋清晰。而近日里因重伤寒,边伯贤连笔都拿不稳的模样,每每想起,便格外心疼。
转头望去,见他仍睡得不安生,面色微醺,眉头紧锁,口中呢呢喃喃着什么。细细听去,似是什么人名儿,唤作什么灿来的。边伯贤睡得越发沉了,发出小声的嗫嚅,像是未断奶的小狗的呜呜声。
我摇了摇头,继续整理着书桌,乱糟糟的纸卷堆作一团。对着他的睡颜无奈地笑笑,还真是把我当老妈子了呀。
诸多纸卷上只发泄似的胡乱画了几笔,黑色的笔迹歪歪扭扭。一张张叠起来,发现底下压了一张写满名字的纸。我下意识皱眉,心下便有几分了然,
同他梦中的人儿重叠起来的,
原来是叫朴灿烈啊。
纸上不断重复的三个字,梦里不断呢喃着的,不断提醒着我的,
你爱的这个名字。
边伯贤从未同我提起这个名字,他曾同我提起过他的故乡卞城,景美人更美。
只是我同他朝夕相处,每晚我在门外听见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知道他有心结,却什么也不能为他做。
翌日凌晨,秋老虎大抵是急不可耐了,树上的叶子都簌簌掉落了,一地金黄。
雾气还未消散,朦朦胧胧的。
我端着药走出厨房,凉风习习,小粒小粒的疙瘩顺着胳膊爬上裸露的脖颈。回到房里,我唤了伯贤的名字,却无人应答。忙走进房间,床榻上空无一人。窗户仍旧敞开着,一扇窗没能关好,被风吹着一下一下撞击窗沿,“哐哐”作响。
伸手欲关窗,抬眼瞥见丛中边伯贤模糊的身影,撑着不合身的裘衣,身子越发显得单薄了。急急忙忙冲进院里去,步子又缓下来,视线里的人越发清晰起来。
是透过薄雾能够触碰到的天光。
边伯贤坐在后院不远的一块岩石上,他规规矩矩地坐着,举着一支笔笔划着什么,嘴里念念有词:“大雁何时归,”
拂袖弄摆,他手中的毛笔落在平整的岩石上。
“带我之念,予我思之人。”
心脏像是被揪成一团,疼痛得无法呼吸。那一瞬间世界亮堂堂,而那人独自坐在岩石上,
谁与共孤光。
伯贤啊,你何不回头看一看我呢。
越靠近边伯贤,血腥味越浓。未曾留意的房间里,地上残留的碎片沾染了血迹,斑驳不清。不知何处来的黑色飞鸟,停在不远处的树梢上,爪尖轻轻一点,脱离枝头,再也不见。
清风徐来,淌过万里河山。而后随风飘散的轻幽幽一句,
“雁字归时。”
但愿你跨过千山万水。
――
“咳咳咳……”
“伯贤!”我忙把盛了汤药的碗随意撇在一边,忙跑进屋里扶起边伯贤,“怎不唤我?”
自那日以后边伯贤的病越发重了。我几番好言劝他不要再做傻事,他手腕上的伤口狰狞吓人,过了这么多日却仍未愈合。我小心地把他扶回床上,拾起地上散落的画纸和打翻的墨碟,墨染了一半的画纸。手中一顿,我暗自将其中一张收进袖中。
“我果然是没用啊。”
闻言抬头,见边伯贤扯着嘴笑着,嗔怪的话语便不忍心再说出口。“才没有,”我笑着,蹲在他床前又正色道,“我很需要你。”
他不看我,却只是浅笑。
我把收拾好的东西放在桌上,转身去端药。伯贤躺坐在床边,扭头看着窗外。
“伯贤,来喝药啦。”我把碗端到他跟前。
“见书,”
“我在。”
“叶子都掉光了。”
我这才抬头朝他看的方向望去,窗外那棵树徒留光秃秃的枝干,几只晚归的雀鸟停留在枝头,摇摇欲坠的模样。
“我刚来这里的时候,那树叶可是绿得发亮。”我回头看他,他自顾自说着,“是在那树下遇到你的吧。”
那是一年前的夏。
出了京都,我便四处漂泊,行至此无主荒芜之所,打算长住于此。蝉声大躁之前,我遇见了他。那天傍晚他就站在树下,像是珊珊来迟,又风尘仆仆。
“姑娘,可否容我借宿几日,在下感激不尽。”
我仍旧记得他苍白的脸。于是也终究没说出伤人的话来赶他走,点了点头便要回屋。突然想起要告他一些注意之事,回头望,却见他展颜一笑:“那就多谢姑娘了。”他沐浴在黄昏柔和的光线下,树影斑驳,睫毛上掉落金色的光芒,美好得不可一世。
心脏快要跳出来了,回眸一笑什么的最犯规了。虽然回眸的是我,也仍是我因他伤寒作借口,央着边伯贤住下,待痊愈再走不迟。此后我也找过各种缘由,他也没揭穿我,总算是长住下来。
但你可知打破宁静的,是你这不速之客。扰我心神不宁的,偏偏也是你。
―
“你那时瘦的皮包骨头似的。”他噗嗤笑了,转过头来看我,比划着,“如今这般,反倒是发福了?”
我朝他挥挥拳头,摆出恶狠狠的表情。见他抿唇笑,我便也开怀笑着。
“能同你一直这样在一起就好了。”他叹了口气。
我一愣,想起桌上的药,手忙脚乱地把药端过来,送至他面前。别误了喝药。”他故作懊恼状闭着眼睛,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唉唉,还是躲不过啊。”
他仰头眯着眼睛一饮而尽,把碗递给我,擦擦嘴角朝我瘪瘪嘴:“真的很苦啊。”
“那吃点蜜饯吧。”我把罐子递给他,坐在地上,把碗随手一放,俯在他床边。
确是太苦了。那你吃一颗糖。
他吃了一点又递给我,我顺手也尝了一点便将罐子盖好。伏在床前,面前就是他骨节分明的手。我伸手轻轻握住,别松开我了。拜托你。
我偏着脑袋试探着看他,他只是看窗外。窗外倾泻而入的日光模糊了视线,柔和了他的棱角。他的发顶落下金色的光芒,在他周身缭绕。
“见书,”
“嗯。”
“你有没有,爱过什么人。”
“……有啊……”
还来不及告诉他,困意席卷而来,边伯贤的声音逐渐消散在耳边。恍惚间发觉他没有抽回手,但我知晓我握着的手未提起半分力度。
不过还是一直握着吧,我也一直陪你。以后还是有很多时间去告诉你这件事吧。告诉你――我心悦你。
醒来已是晌午。我从床上爬起来,没发现伯贤的身影。懊恼着自己睡着又没能照顾他,一边穿鞋,边走出门唤他。
门外没人。回廊也静悄悄的。后院刮着风,树叶哗啦哗啦响。一切如常,却唯独没有边伯贤。
“喂!”我开始慌了,疯狂地在院子里找寻他的身影,“边伯贤!”
“……”
树上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抬头却只见一只落单的飞鸟。待风行止,万籁俱寂。
如今连你,也要抛弃我吗。
“边伯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