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美文创吧 关注:10贴子:222
  • 3回复贴,共1

文化假定理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1.人为饰物
最顶层是人为饰物,包括了我们初入一个新群体,面对一个不熟悉的文化时,所看见、听见与感受到的一切现象。人为饰物意指该群体可见的成品,例如,建筑物、所使用的语言、技术与产品、服装的风格、可见的行为等。
➤ 2.外显价值观
外显价值观是指群体生成的信念与伦理规则,且是可被感知的意识层面,并具有清晰显现的言辞表达。因而它们具有规范的功能,引领群体成员如何处理特定之关键情景,以及训练新成员如何表现出符合模式的行为。一系列的价值观,需要体现于意识形态或组织哲学观上,用以作为行事方针,以及对不确定性或对困难情景的处理方式。
➤ 3.基本假定
基本假定是已经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故在一个文化单位中的变异性很小。事实上,如果一个群体持有某种坚定的基本假定,则成员的行为就不可能再为其他前提所左右。基本假定类似于阿吉里斯所言的“实用的理论”,基本假定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实际操纵着行为,告诉群体成员如何去知觉、思考以及感觉事情(Argyris,1976; Argyris & Schon, 1974)。
根据以上三个层次,在分析文化时,我们必须体认到一点:人为饰物容易被察觉到,却很难由此解读文化;外显价值观可能只是合理化的反映,或只是用以鼓舞人心罢了!因此,唯有尝试深入一个群体所共享的基本假定层次,并且必须了解此基本假定的学习形成历程,我们才能了解该群体的文化。因此,我们也必须理解,文化——基本假定的改变是十分困难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12-25 14:58回复
    下面是文化构成要素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12-25 15:00
    回复
      1.成员的价值观
      这项要素常会以下列标语加以表现:挑战精神、进取心、速战速决等,是具有活力的企业文化价值观;谨慎、固执、保守、小团体、马马虎虎、没气魄等,则是僵化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 2.情报收集的取向
      情报收集与内部的沟通模式会依企业不同而有所不同,首先,是充分收集情报加以分析,还是以主观来决定?再者,情报收集是由外部收集而来—亦即顾客导向的情报收集,还是内部导向?换句话说,取向不同可以决定企业文化不同的特性。顺畅的企业文化,上下左右的沟通良好;而僵化的企业文化,沟通量有限。
      ➤ 3.构想是否为自发性地产生
      这是一项重要的要素。有活力的企业可用自由旷达、立即反应(quick response)、脑力激荡等表现;僵化的企业则可说成生产导向(不考虑顾客的需求)、重视规则、强制规范等。
      ➤ 4.从评价到实行的过程
      对失败的反应,不同企业也会不同。不畏失败,才是有活力的组织的特性;僵化的组织则会形成害怕失败、过度谨慎的官僚主义。
      ➤ 5.实行时,上下成员的互助关系
      有活力的组织是“相互信赖”的,对上司也不太会用过于尊敬的语词,上下级的距离很短,组织能够容许特立独行的人存在;相对地,僵化的组织则不仅上司与下属之间没有信任,同事之间也缺乏信任,固守本位主义。
      ➤ 6.对组织的忠诚度
      员工想被终身雇用,还是有好的机会就跳槽?
      ➤ 7.动机的形态
      这是指对工作的责任感,当然也即是说对工作是否全力以赴。有活力的企业,个人的成就感极大;僵化的组织中,成员只做最小限度的工作,个人成就感也低。这些行动,从外部来看,显而易见。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12-25 15:00
      回复
        深度好文!十分适用于社群运营管理和文创搭建!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12-25 23: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