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话吧 关注:1,936贴子:31,960

记忆中的王串场(转刘长福文章及部分档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津市河北区民权门附近有一片居民区叫“王串场”现在高楼林立、道路畅通、车流如潮、商店鳞次栉比。它原名叫王串场工人新村,北起金钟河大街,南至真理道,东面红星路,西到王串场一号路,现在逐年扩大,面积已是原来的几倍。
该地段原是一片农田和荒野,地旷人稀。1730年以前属武清县管辖,1730年(清雍正八年)划属天津县。乾隆年间(1736--1795年)末期,开始有人在那一带的东北方向居住,后来住户越来越集中,渐渐形成村落。当时有个姓王的人家,全家由南方来,这家的主人绰号叫“串子”,他们在那里购买了一些田地,建打谷场,每年夏秋收获季节,附近农民大都租用他的打谷场晾晒和收打谷物,人们便把王串子打谷场叫“王串子场”。天津人在方言中,特别容易吞音,这个“王串子场”叫来叫去,就成了“王串场”了。几经沧桑,后来逐渐演变成为附近一带的地名。
到了民国初年,王串子第几代后人又重新迁居,重返南方故土,临走之前,把祖宗王串子留下的田地和打谷场卖给了当地一个叫张俊川的富户。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强化治安,加强对天津人民的统治,于1940年把王串场村分成几大块,张家胡同,崔家胡同,黄家胡同等
老王串场从东到西约半公里,宽几十米。建在金钟河堤坡上。分为崔家胡同、张家胡同、赵家胡同、黄家胡同。几百户人家大都住在几条胡同的大杂院里,一间屋子半间炕,门口盖个小炉房。村子中间只有一个水龙头供全村用水。一位姓张的残疾人负责卖水,他坐在小房子里面,备有好多木制的大小水桶和扁担。有人挑水他给开水龙头,一分钱两大桶或四小桶。那时家家备有水缸。他性格开朗、擅长讲故事,每逢闲暇时光人们都到他那坐会,“座上客常满”,很多小孩都爱听他讲绘声绘色的故事。他虽腿残但身体强壮,声如宏钟、膀大腰圆,环眼钢须,活像三国中的猛张飞。有一拿“唤子”的老乔师傅,每次给他剃头,非常发怵,他钢丝般的胡须与头发剃一次就得磨刀。那时还有水铺,一、二分钱打一壶开水倒也方便。俏皮话说;水铺的锅盖两拿着。
那时工人每月几十元工资,养活了一大家子。每个人生活费八元钱,再困难的可申请补助。很多家为了计划开支,买盒火柴、碱面都要记账。有时还接不上开支,得向邻居借钱度日,等开支再还邻居。村中有一小商店,卖些烟酒杂品。我看到“二印”工人在店里喝二两酒、买盒烟都欠账,告之;“关钱给”。人们为了节省开支十五瓦灯泡都嫌费电,买个带变压器的五瓦泄力灯,为了省煤把煤球炉膛套的极小,(煤球1.4元一百斤)烟囱买和茶杯粗细二寸的。衣服是大孩子穿小了给老二,老二穿小了给老三。俗语说;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大人的衣服补丁摞补丁,孩子衣服自己做,很少买,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为了买大件商品,如自行车、立柜等,主妇们在一起商议“打会”(大家组织起来每人每月出十元钱,先让组织者“会头”用第一个月,然后用抓阄的办法排顺序用。那时居民家中没有家用电器,少数人家有个电子管收音机就不错了。学生为了听儿童节目,学习小组就设在他家。
谁家要是孩子结婚,邻居凑钱买块帐子或镜子、暖壶、脸盆、花瓶等,每人花个块八毛的就行了,单位工友花一元钱随礼,还要到主家喝上一杯喜酒。那时酒席都在家里办,院内搭个棚子请厨师做饭,借几家邻居屋子开桌,每桌酒席才十几元,倒是热闹非凡。
老王串场南北并排有两条大道,沿金钟河堤路为上道,村南路为下道。由于金钟河废弃、第二印染厂扩张、百姓盖房挤占变为胡同而断交。下道于59年左右由炉渣土路修成水泥路面的金钟河大街,交通大为改观。民权门的城防河填平、碉堡拆除,现在红星路就是天津防线的前身。
五十年代,天津市人口逐年增多,工人到了结婚年龄享受福利分房待遇。1957年前在老王串场金钟路以南建立了王串场工人新村。以段划分为十五段至二十六段。一排一排的红砖宿舍整齐划一,十几家一个院,每家一室一厨,两边设有院门,院外街道旁几排宿舍就有一个水龙头和污水井供几十户居民使用。居民区有学校、医院、副食店、煤店、厕所、浴池、厕所等配套设施。那时我住在老王串场,到工人新村富强道小学上学。由于居住地厕所是旱厕,脏乱差,上厕所都上工人新村。那里是水泥地面,天天有人负责清扫水刷,门窗纱窗俱全,时时冲水,有洗手龙头。最使我难忘的是冬季有人专门管理火炉(那时没有暖气)怕居民挨冻。那时虽条件简陋,但真是人性化管理。街道的路面都用红砖立着铺成人字形,非常好看。路边种着白杨,每逢夏季人们在树下乘凉、洗衣、下棋、打牌也非常惬意。段与段之间红砖马路比较宽阔,道路两边有排水沟,上盖水泥板,为人行边道。干道上也通行了公共汽车(烧木炭的)。新村由于地势低洼,一下大雨排水不畅,就成水乡泽国。水深过漆,院门、屋门打埝,向外掏水。老人小孩站在床上,家具都被水淹…….
图:清末王串场常关分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2-20 12:28回复
    王串场旧貌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2-20 12:30
    收起回复
      刘长福文章--记忆中的王串场新村
      2017.03.27
      记忆中的王串场新村
      (一)
      1953年的春季,父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来到新建成的王串场新村。当时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远、非常偏僻的地方。大路、胡同全都是土路,印象中房子挺大、挺新,四面墙很白,能看到房梁,上面排满苇子扎成的把子,门窗还散发着油漆味。在屋子里说话还很拢音,依稀记得我还大声喊过。我家人口多,父亲单位一次分给我家三间房子。听大人和哥哥姐姐说:“这是我们的新家,我们就要搬到这里来了。”当时我是五岁。
      不记得看房后过了多长时间搬的家。只记得我们搬家时用的是马车。当时这里还都是土路,又是下过雨后不长时间,所以走到现在的五号路与幸福道附近马车陷在了泥土坑里,费了好大劲车才又重新动起来,其实这里离新家已经很近了。进了排与排间的小路仅50米远就进院子了。人们把家具、用品等卸下车,搬进了屋里。好像是把所有东西都搬进屋时间不长又下起了雨。
      我们这个院子有12间屋,我们是最早搬进来的。这个胡同也没有几家人家。就连厕所也还没有人用过,后来其他邻居也陆续搬了进来,我们这院儿一共住了七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2-20 12:30
      回复
        (二)
        住在王串场的人家家庭住址要这样写:XX段X排XX号。段、排、号是这样定的:
        整个王串场从南到北,东西向的马路分别命名为真理道、正义道、幸福道、富强道、增产道、革新道。自西向东,南北方向的马路分别命名为一号路、二号路、-----七号路。七号路又被称为红星路,那是后话。这样“道”和“路”就把整个新村分成若干个方块,每一个方块就叫一个段(共三十一段)在一个段内盖若干列房屋,每一列叫一个排。房子是一溜几间至十几间盖的。一间一号。
        平改后不叫段了,改称XX里。现在有人向我问路XX里在哪,我只能反问一句:“您知道原来是多少段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2-20 12:33
        回复
          (三)
          王串场新村房屋产权有些属房管站所有,有些是企业产权,因此同一个行业的人居住的很集中。比如14段有不少712厂职工,1---12段属铁路局所有,我们管那里称作铁路段。19段有不少房屋属电业局所有,也有部分是公安局的,还有就是房管站的。21段有部分邮电局的房屋。顺便说一句,著名足球运动员张俊秀的父亲就住在21段,我那时就看见张俊秀的队友们在正义道上踢足球。24段有几排房屋属纺织机械厂所有,由于后来该厂经济效益下滑,至今仍有不少平房没有改造。19段4、5排部分、20段部分房屋、17段的部分都住过部队及其家属,每个部队每周都放映电影,所以那个时候看过很多部队放映的露天电影。每天清晨战士们就在六号路上操练,六号路上也曾经停放过很多军车。小花园南侧还停放过高射炮。
          我所住的房屋属电业局所有。住房进行过多次修缮,房梁上钉上木条,再抹上石膏;地面改成水泥的;门窗隔几年刷漆;时间长了墙皮铲掉重新抹上。房屋间距应该说够大,院落很宽敞,几乎家家都开垦了“花池子”种上自己喜爱的花草。后来电业局在每家的“花池子”处加盖了厨房,再到后来各家孩子都大了,自己又把厨房翻盖成住房,花没有了,过道也变得很窄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2-20 12:34
          回复
            (四)
            早先,王串场新村有很多水坑,如:17段、18段南侧;21段靠近正义道一片;小五号路西侧;31段附近,面积最大的是真理道南侧,从现在的瑞金路以西直到铁道边都是水坑。夏天,男孩在坑边钓蜻蜓、捉螳螂,胆子大的下去游泳,当然也出现过几次溺水身亡的不幸事件。冬天,这里又是滑冰的好地方。找一块木板,固定上一根铅丝,简易的冰鞋就做成了,也有坐在冰排子上,用两根火筷子撑冰玩耍的。只见过一位青年穿着正规的冰鞋练习滑冰。不幸的是一次滑冰掉进了冰窟窿里身亡。打捞上来后的姿势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真理道边上的水坑冬季结冰后就开始变成冰窖,厚厚的冰块码放得很高,用稻草、土封住,夏天这里出售天然冰。
            七号路东侧是城防河,再往东既有农田,也有水坑。站在城防河边的高高的土埝上一眼可以看到东局子的一座水塔。沿着城防河可以见到几座碉堡。在家里也常常听到部队战士实弹演习时的枪声,有步枪,也有机枪。后来,河的土埝没了,沿河用砖垒起了矮墙。每到夏季,河边是乘凉的好去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修建中环线才把城防河填死,加宽了七号路。这一段路现在叫红星路。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2-20 12:35
            回复
              (五)
              听老人讲过有关“王串场”名称来历的传说。
              相传早年一些外地人陆陆续续流落到天津,并在金钟河南岸定居下来。一个叫王串的人也在其中。此人勤劳、朴实、厚道,颇有人缘。这些人们各自开垦了一些土地,种上了庄稼。王串肯于出力,闲暇时他找了一块地点与地势都非常好的地方,做了平整,以便秋收时“打场”之用。有了这块地方,给以后压场、扬场、晒场带来了极大方便。
              其他人家看到王串的举动后效仿他,也平整了一块地方作为场院。但也有不少小户人家没有这个能力。大家也知道王串这人很厚道,凡事有求必应,于是人们就告诉这些小户人家道:“这活儿到王串的场上干吧。”“这东西王串的场上有。”“朝王串的场上方向走。”
              日久天长,“王串的场上”“王串的场”逐渐演变成“王串场”。解放初期,有了王串场工人新村,这个地方又被人们称为“老王串场”。它位于现在的金钟河大街、养鱼池路附近。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12-20 12:36
              回复
                 (六)
                王串场新村的经济、文化中心在五号路。
                五号路的最南端与正义道形成T字形。一所小学---第四区第二十八小学---很长时间被人们叫做小学校,它正对着五号路。五号路西侧最南端有一块空地停放过高射炮,后来这里存放过土特产品,再后来盖起了五号路中学、再后来中小学互换位置。再后来又改造成高层居民区和区医疗卫生中心。往北建了一个小花园,小花园西侧至三号路,北侧直到富强道,中间被幸福道隔开。沿五号路最初用高高的竹篱笆围城一个露天电影院,晚上放映电影。我曾和小伙伴们常常扒着篱笆缝隙不花钱看电影。后来居民集资盖起了礼堂,出资人领到一张卡片,礼堂盖好后凭卡片看电影,看够出资的钱数作废。礼堂每天放映几场电影。有时在这里也演出京剧、评剧、河北梆子、越剧等。按照现在的话说,很多著名表演艺术家和演员在这里都曾经登台演出过。
                礼堂往北是街道办事处。办事处院子挺宽,院子南侧盖着面积较大的会议室,这里周末还有舞会。街办事处马路对过是街道图书馆、阅览室,居民在这里可以看书、看报,也可以办个借书证。
                街办事处再往北是派出所、邮电局、大食堂、大合社(百货店,这里人叫它合社)、菜市场、第二十七小学,小学校门开在富强道上。校门口对过就是15路公共汽车终点站。
                小花园西侧、三号路上有小医院(后来的王串场卫生院)。它的南端是一个浴池,北端是第二十一小学。
                每逢有大的活动都在五号路举行。在这里看过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就连变戏法的、耍猴的、算命的、练气功的、卖野药的也都往这里聚集。
                在6段、7段还有铁路俱乐部。这里演电影、演戏曲、曲艺。
                直到现在五号路还是整个王串场最热闹的地方。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2-20 12:37
                收起回复
                   (七)
                  住在王串场最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夏天下大雨。
                  在印象中刚搬到这里还没有排水设施。记得住的院子里堆放过搭脚手架用的木板、杉篙,一到下大雨就漂浮了起来 。男孩子趴在木板上,两手划水玩耍,可家长吓得要命,生怕孩子出现意外。
                  过了几年才开始修排水设施。先是在道路两侧便道边上挖上近一米深的沟,再用砖砌上,抹上水泥,沟的表面盖上水泥板。最初几年效果还好,几年后,沟内淤泥堵塞,水泥板断裂,形成沟不通水,残缺的水泥板又形成陷阱。有不少人落入其中,给身体造成伤害。后来,重修了暗的排水管道情况有所好转,可好景不长,六十年代后期,每到雨季整个王串场就变成水城。
                  应对现实,每逢下大雨时,家家都得或用砖、或用木板加高门槛,缝隙用泥堵上,表面再用塑料布封上。大雨过后拆除。有一次我就非常狼狈,下着大雨,屋内准备的泥土用完了,可还有一个缝隙没有堵上,也算我急中生智,赶紧合了一块面堵在了缝隙上,抢险成功。到后来每到雨季前干脆用水泥、砖块砌上坚固的门槛,效果明显改善。可人们不习惯,让自家门槛绊倒摔伤的事情时有发生。
                  措施都用了,屋里还是有水,那是由地面附近砖缝渗进去的水淹了地面、漂起了锅盆碗灶。人们过一阵子掏一回水,别让屋里水太深。
                  王串场新村真理道附近地势高,增产道附近地势最低。真理道这里雨水要是没过小腿,到了增产道就得没过腰。
                  图:24段拆迁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12-20 12:40
                  回复
                    (八)
                    说完雨水还想起自来水。
                    计划五年就要翻盖重修的段平房,一住就是近40年。所有设施年久失修,给使用者造成很大麻烦。自来水供应就在其中。这里,水龙头都是安装在胡同里,几十家共用一个水龙头。几乎家家都要准备一口大缸,用水桶接回来存放在水缸里。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把水缸清底,刷洗干净后再存水。埋在地下的的水管严重锈蚀,内径变得已经很小了,因此,水压极低,水流儿细如丝。接一桶水都要等上很多时间,常常可以看到凡可以接水的容器在水龙头前排起长队 ,若是着急用水与前面的人多说一些好话,求得大家帮助。到后来有些用户自己出资,把水管接到自家院子里,不用去排队,但水压低,有些效果仍不很好。我们住的企业产的房子,到后来单位进行过一次大修,才改变供水难的状况。
                    说到天津自来水,一定还会提起这里的一大怪-----自来水用来腌咸菜。那段时间没有没喝过咸水的。但只有喝多喝少之分。我们住的19段 和别的地方还有点不同,就是喝咸水的时间少些。有一段时间别处喝的都是咸水,我们这里的水一点不咸。其他段的居民纷纷用自行车驮着大容器来我们这里接水,使我们这里的居民 接水要等好长时间。
                    关于水费。我们这里的电业局居民的水费都是从职工工资中扣除 。收费标准是每人每月2分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12-20 12:42
                    回复
                      (九)
                      还应该说说用电。
                      小时候对用电没啥记忆了。从小学毕业前(1960年前后)印象最深的是经常停电,每周大约3---4次。时间长时从早晨到晚上一停就是一整天。好在那时候也没什么家用电器。白天用不了多少电。最多也只是用破旧的日本话匣子听听相声、广播剧、评书、小喇叭等。记得小学毕业那年学校也组织晚自习,常常遇到停电,大家每人准备了一个小的煤油灯。功课没怎么复习,倒是那煤油灯挺好玩。很愿意到学校点它消磨时间。
                      到了后来,由于我们这里是电业局宿舍,停电的次数减少,只是偶尔停上一次。站在正义道上能看见铁路3段总停电,那边漆黑一片,我们这边家家亮着灯,心里感到非常庆幸。
                      也不记得电业局什么时候给各院安装了电能表。开始按使用电的多少收费。每户人家轮流收钱。日子长了,矛盾开始出现了,你家用电多、我家用电少,你家电灯瓦数高我家瓦数少,各家陆续安装了分表。每月亏的电由各家用电度数分摊。我家还是在我们院里第一个安的分表。
                      由于电线老化,用电开始感到烦人了。到了晚上用电高峰时(其实也就是照明用电),白炽电灯只能发红火,根本起不到照明作用.用灯管的晚开一会儿灯就点不亮了。出现问题最严重的一次是八十年代初的一个除夕夜,,各家的电灯比煤油灯还暗,12寸电视机图像好的有小人书那样大,有的根本就不工作了。居民们急的给电力部门打电话、有的直接找到供电公司要求立即抢修。那晚上电力抢修队连夜拉了一根临时线路,解决了燃眉之急。日后又进行了彻底维修,解决了存在多年的供电问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12-20 12:42
                      回复
                        (十)
                        初建的王串场新村胡同里巷、非干道逐渐由土路改造成砖路。象五号路、一号路这样的干路改造成了用石头铺成的路。
                        我居住的胡同铺上砖以后显得特别整齐。住在靠胡同的人家经常把院子门口胡同道路打扫干净。每次下雨后砖路上沾上了好多泥巴,人们都走出家门,带着小铲把胡同清理干净。还算宽敞的里巷也种上了柳树。树种在各院大门口两侧,泡好树坑后各院派人去领树苗。我们门口的两棵树苗是哥哥挑选我扛回来的。两颗树苗很直,一直到三十几年后平改时它们还活着。刚开始那几年胡同里干净整齐,居民们把垃圾都倒在胡同的垃圾箱里。小树上还挂过条子编成的纸篓,人们把垃圾放在纸篓里。这些设施后来也没再更新,胡同里到处是倾倒的垃圾,胡同道路没再重修过,整条胡同坑洼不平,下雨后到处是积水,卫生条件越来越差。
                        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已经上了中学,一号路、五号路仍然是石子路,十几年的碾压道路凹凸不平,坐在汽车上能把人颠起老高。尤其是一号路靠近金钟河大街附近(那块地方我们习惯叫“大表”。是因为在路口道边的立杆上挂着一块两面大时钟。)颠簸得尤其厉害。到后来才铺成柏油路面。正义道、真理道等路中央还修成花坛,里面种着石榴树,再后来车的流量加大,才又毁掉花坛修成路面。
                        现在一些道路再次加宽,电线杆都在马路的机动车道上了。请过往司机朋友注意安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12-20 12:43
                        回复
                          (十一)
                          回忆王串场的生活服务设施。
                          最大的百货商店是五号路的大合社。这里供应的商品算是最全的,棉布、针线、口杯、牙粉牙刷、茶具、文具用品、电池-----人们日常所需的用品基本上要到这里购买。后来一把大火把它烧了个精光。重建后盖起了楼房。
                          在一号路上还有墙子商场,29段有二十九段商场。在当时说来这两处规模也不小。
                          菜市场有:大合社旁边的一菜、24段的二菜、22段的三菜、6段的铁菜。人们就近都到这里买菜。后来陆续的又建了几处副食店、菜市场。我们19段在3排就有。凭本供应副食、蔬菜也只能到指定的地方购买。那时,每人每天供应半斤蔬菜,没等菜运来,菜摊上早已经挤满了人。有时,副食店为便民也把菜卸到排与排间的胡同里。
                          在大合社附近有大食堂供应早点和午餐。那个地方属于高消费,我不记得在那里吃过。在16段、19段有豆腐房。进了豆腐房找座位先坐下,服务员上前问清楚吃什么后给顾客端到桌前。用过的碗筷先用水洗几遍,再放到大锅里用开水煮上几分钟。比现在还讲卫生。在五号路南端还有一处回民食堂,有时在那里花2分钱买碗清汤泡窝头就是一顿早点。
                          买粮食要到指定的粮店。起先,19段居民要到22段买粮,后来19段也有了粮店。才就近购买。
                          煤场记忆中有几处,铁路4段、23段有煤店。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要去23段买煤球、煤沫、劈柴,后来19段也有了煤店。每月到固定的日子会把煤球送到家。还比较方便。
                          19段有粮店、煤店、副食店、豆腐房。据说用的都是电业局所属地块。直到现在19段楼群中间还有一大块平房。豆腐房改建成居民住房,副食店经改建成格力服务点,煤店成了洗澡堂。成为遗留且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五号路有邮局、银行、土产店、粮店;23段有隆顺容药店;三号路有小医院和浴池。这些也是人们生活离不开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12-20 12:46
                          回复
                            (十二)
                            除了国营商店、商场、加工店外,对穿街走巷的小商贩、手工艺人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小贩们在胡同里叫卖时,遇到好听的叫卖声孩子们还时常跟着学几声。“玉米花多给---”、“冰棍儿败火---”、“崩豆啊青萝卜(luopei)”“糖堆儿---”“巴兰花晚香玉”-----特别是箍筲的、锔锅锔碗的、补铁锅的、卖布头的、打竹帘子的、修理搓板的、修雨伞旱伞的、弹棉花的---进了胡同并找到活计,孩子们一定要凑到跟前看看。手艺好的师傅进了胡同总能有活儿干。箍筲的老黄、理发的尔师傅,只要来了,就能干上半天。居民把一堆木头块交给老黄师傅,时间不长就能加工成木桶、木盆,交活儿时是把木桶、木盆远远的朝主家方向扔过去摔在地上,以证明活儿好。理发的尔师傅来了不用“唤头”早已经有人盯住了并一个个预约。我从小到参加工作的头几年一直把脑袋交给尔师傅修理。赶上有人脱臼也会请尔师傅治疗。
                            那时还常常有变戏法的、耍猴的、练气功的、拉洋片的、耍小木偶(那时叫gugudiu)的、赁小人书的、算卦的、卖《新晚报》的等光顾胡同里巷,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文化生活。
                            好多情景仿佛就在眼前一样,令人难忘。现在这些全都没有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2-20 12:58
                            回复
                               (十三)
                              还想说说王串场的学校。
                              印象中刚搬到王串场时,这里只有四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四所小学分别是第四区第二十一小学(后改称生产道小学)、第二十七小学(富强道小学)、第二十八小学(正义道小学)、铁五小。中学是四十八中学。
                              第二十一小学是一座二层楼房,它位于小花园的西侧,南侧与小医院为邻。小学北侧紧挨幸福道。教学楼不大,能容下的教学班不多。学校操场面积也非常有限。学校后来改称生产道小学。这所小学到后来校办企业办得红红火火,车间搬到新开桥附近。小学的教学楼改建成了医院,几年前刚刚拆除。
                              第二十七小学在五号路,学校大门开在富强道。是一所平房小学。学校面积比二十一小大很多,孩子们课间时间可以放心地玩耍。
                              第二十八小学(人们习惯叫它小学校)位于五号路南侧,校门口在正义道、正对着五号路。校园很大。也是平房学校。进了校门,右手端是一排办公室中间有一个过道通到后院几排教室,院子里安置了滑梯等器械。最西侧是一片空地。四年级的班主任冯老师带着我一个人开辟了一块菜地,我们在那里种过大蒜等,菜地北侧圈成鸡舍,冯老师带着我去北仓的一个鸡场买来很多雏鸡,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小鸡买回来以后人手不够才又找了几个同学一起喂鸡。我们切菜,用麸子搅拌均匀后喂鸡。那段时间过得很快活。学校的南端有一片大水坑,每到冬天我们在那里滑冰。后来水坑填死,盖了教室。1960年学校建成了一座三层教学楼,六年级我是在那里度过的。学校后来改称正义道小学(可人们还是叫它小学校)。小学校斜对过原来是一片空地,停放过高射炮(听说是从朝鲜战场运回来的),后来堆放土产品,再后来建成五号路中学,由于面积有限,和正义道小学互换。现在这块地方建成河北区医疗中心和第二医院。
                              铁五小西侧是三号路,东侧是四号路,校门口开在富强道。只记得在这里拍过一个电影。
                              四十八中学在一号路上,现在是一所完中校。
                              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中小学数量也随着增加好多所,再后来数量又减少了很多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12-20 1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