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起,辽宁省朝阳市相继发现了大小不一的十尊“太岁”。
第一尊,2001年6月末,北票市黑城子乡扩建一个市场,挖地基到2.5米深时,发现一个肉球,重达7公斤左右,形如木桶,表面为棕色,里面为乳白色,有三个上下直通的“鼻眼”。北票市文物管理所获知此事后将其运到北票市,被相关部门保存至今。2002年8月曾在朝阳市图书馆展出。2006年10月7日《辽西商报》以《辽宁朝阳发现神秘“太岁” 》为题进行了报道。
第二尊,2003年1月,在北票市东官营乡发现,形状为圆柱体,如一蛋糕,直径约19厘米,高约13厘米,重约5公斤,表面为土黄色,里渐显黄白色,如煮熟的牛蹄筋,底部略显黑色,并有两道平行的深浅和宽窄都相同的沟痕。质地坚中有韧,似筋似肉,似皮似胶,用手掰不开掐不掉。将其泡在水里,无论泡多长时间,不腐不臭,无任何异味。2009年3月17日辽宁卫视《王刚讲故事》栏目播出这尊“太岁”,题目为《吉凶太岁》。2006年10月7日《辽西商报》做了报道。
第三尊,2003年4月,朝阳市李某在自家住宅楼外挂楼梯下面发现,重约19.5公斤,类似圆柱形物体,围长1.35米,高13厘米,直径40厘米,四周呈褐色,顶端为乳白色,底端为黄褐色,顶端四周有一圈类似海带样的“裙边”,颜色为黄白色。身有一道裂缝,扒开裂缝可看到内部如白肉状,酷似猪肘子肉。整体很像有韧性的橡胶,内部较周边及外部软些。体型较大、体重较沉,更重要的一点是,它的体内还含着一个圆柱体,而这个圆柱体可能是“太岁”幼体。从被发现至今,此物有缓慢生长之势。2009年3月17日辽宁卫视《王刚讲故事》栏目播出这尊“太岁”,题目为《吉凶太岁》。
第四尊,2003年5月,朝阳一位收废品的市民在朝阳市大菜窖附近一堆建筑垃圾上发现、类似大肉饼。经过洗刷且经人鉴定后,印证此物为“太岁”。 2005年12月06日 锦州金豹网报道。
第五尊,2004年9月,市民李某发现棕褐色呈葫芦形、长约35厘米、宽约20厘米、重约2公斤、具有韧性的“太岁”。据研究人士鉴定已经死亡,已无研究价值。2005年12月06日 锦州金豹网报道。
第六尊,2004年在朝阳市北塔居民区改造时发现的,重约3公斤(前1~6尊引自新浪网新闻中心)2005年12月06日 锦州金豹网报道。
第七尊,2013年10月1日清晨,李某在朝阳市双塔区长宝乡梨树沟村牤牛河中发现,直径约45厘米,厚约13厘米,重约10公斤,呈圆柱状,有围沿,经长时间浸泡后,表皮呈淡黄色,肉质纯白色,用手触摸感觉皮质较硬,经专家签定为“太岁肉灵芝”。外形酷似生日蛋糕,实属罕见。
第八尊,2016年4月18日,北票市东官营乡赵先生发现,重约25公斤,呈淡棕色,虽有弹性,摸起来却很有硬度。内部呈雪白色,比外皮更嫩,布满象牛肉一样的血丝纹理。肉质较为紧实,无法扯动。如果顺着生长纹理方向,能撕下一条条类似菌丝的组织结构,属太岁中最高等级的“白肉太岁”。后由来自杭州的“太岁”收藏家王鹏飞购走(引自手机新蓝网)。
第九尊,2014年9月9日,刘某在朝阳市龙城区大平房镇东平房村一树林草丛中发现,外表呈浅灰色,肉质白色,皮质较硬,用手触摸有弹性,直径约65厘米,厚约10厘米,重约21公斤,有围沿,形状完整,在其表面呈现形象逼真、双目炯炯有神的寿星脸庞形状。经辽宁省微生物研究院专家鉴定为“太岁肉灵芝”,年龄千岁以上,是朝阳目前发现的体积最大、重量最重、并呈现寿星脸庞形状的惊世绝品“太岁”。
第十尊,2016年12月29日,北票市泉巨涌乡存珠营村一位农民在山上树林里采蘑菇时发现。呈圆饼形,重约2.3公斤,保存特别完整。通体由三种颜色组成,上面部分灰褐色,中间乳白色,底部宝石蓝色。上面呈灰褐色的部分,扭曲并充满张力,富有弹性,如饱经风霜的老人脸庞,又如在太空中鸟瞰地球的图案(引自腾讯天天快报)。
第十一尊 2008年6月13日17时许,凌源大王杖子乡山嘴子村农民王鹏和妻子去附近的小南山上割草,发现草上有一团肉似的东西。镰刀头一碰就碎了。给人的感觉肉乎乎的,可又不像肉。两人小心翼翼地把“肉团”挪到玻璃丝袋子上,端回家里。当把“肉团”放在水里,“肉团”遇水膨胀,此时一个女子模样就显现在人们现前,五官、四肢更加明显。为了证实自己确实捡到了“肉团”,王鹏主动来到公安部门,详细写出自己发现肉团的经过,还找了很多证人作证。目前,“肉团”已经被朝阳有关部门带走化验。记者就此事询问了朝阳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闫占山。闫主任表示,这个“肉团”很有可能是传说中的太岁,去年在朝阳的建平县也发现了类似的人形太岁,这次这个太岁更像人形。
第十二尊 凤凰山洞藏酒业工人清理山洞时发现一肉状物,被机器弄碎。后来请诋阎海清鉴定,认为是太岁,如果党风好转弄碎,这个太岁大概十多斤重。可惜被破坏了。只剩下一斤左右。
现在展出的就是其中第七尊和第九尊朝阳“太岁”。这两尊朝阳“太岁”已通过专家鉴定,“太岁浸泡液”(即太岁水)已通过吉林省水文水质研究院、长春谱瑞检测咨询有限公司50余项指标检测,完全达到安全可饮用标准,有200多人用“太岁浸泡液”进行外用体验,其中30人进行内服和外用体验。均取得了良好的保健效果;同时对各种植物花卉进行实验,植物生长旺盛、色泽鲜艳。
第一尊,2001年6月末,北票市黑城子乡扩建一个市场,挖地基到2.5米深时,发现一个肉球,重达7公斤左右,形如木桶,表面为棕色,里面为乳白色,有三个上下直通的“鼻眼”。北票市文物管理所获知此事后将其运到北票市,被相关部门保存至今。2002年8月曾在朝阳市图书馆展出。2006年10月7日《辽西商报》以《辽宁朝阳发现神秘“太岁” 》为题进行了报道。
第二尊,2003年1月,在北票市东官营乡发现,形状为圆柱体,如一蛋糕,直径约19厘米,高约13厘米,重约5公斤,表面为土黄色,里渐显黄白色,如煮熟的牛蹄筋,底部略显黑色,并有两道平行的深浅和宽窄都相同的沟痕。质地坚中有韧,似筋似肉,似皮似胶,用手掰不开掐不掉。将其泡在水里,无论泡多长时间,不腐不臭,无任何异味。2009年3月17日辽宁卫视《王刚讲故事》栏目播出这尊“太岁”,题目为《吉凶太岁》。2006年10月7日《辽西商报》做了报道。
第三尊,2003年4月,朝阳市李某在自家住宅楼外挂楼梯下面发现,重约19.5公斤,类似圆柱形物体,围长1.35米,高13厘米,直径40厘米,四周呈褐色,顶端为乳白色,底端为黄褐色,顶端四周有一圈类似海带样的“裙边”,颜色为黄白色。身有一道裂缝,扒开裂缝可看到内部如白肉状,酷似猪肘子肉。整体很像有韧性的橡胶,内部较周边及外部软些。体型较大、体重较沉,更重要的一点是,它的体内还含着一个圆柱体,而这个圆柱体可能是“太岁”幼体。从被发现至今,此物有缓慢生长之势。2009年3月17日辽宁卫视《王刚讲故事》栏目播出这尊“太岁”,题目为《吉凶太岁》。
第四尊,2003年5月,朝阳一位收废品的市民在朝阳市大菜窖附近一堆建筑垃圾上发现、类似大肉饼。经过洗刷且经人鉴定后,印证此物为“太岁”。 2005年12月06日 锦州金豹网报道。
第五尊,2004年9月,市民李某发现棕褐色呈葫芦形、长约35厘米、宽约20厘米、重约2公斤、具有韧性的“太岁”。据研究人士鉴定已经死亡,已无研究价值。2005年12月06日 锦州金豹网报道。
第六尊,2004年在朝阳市北塔居民区改造时发现的,重约3公斤(前1~6尊引自新浪网新闻中心)2005年12月06日 锦州金豹网报道。
第七尊,2013年10月1日清晨,李某在朝阳市双塔区长宝乡梨树沟村牤牛河中发现,直径约45厘米,厚约13厘米,重约10公斤,呈圆柱状,有围沿,经长时间浸泡后,表皮呈淡黄色,肉质纯白色,用手触摸感觉皮质较硬,经专家签定为“太岁肉灵芝”。外形酷似生日蛋糕,实属罕见。
第八尊,2016年4月18日,北票市东官营乡赵先生发现,重约25公斤,呈淡棕色,虽有弹性,摸起来却很有硬度。内部呈雪白色,比外皮更嫩,布满象牛肉一样的血丝纹理。肉质较为紧实,无法扯动。如果顺着生长纹理方向,能撕下一条条类似菌丝的组织结构,属太岁中最高等级的“白肉太岁”。后由来自杭州的“太岁”收藏家王鹏飞购走(引自手机新蓝网)。
第九尊,2014年9月9日,刘某在朝阳市龙城区大平房镇东平房村一树林草丛中发现,外表呈浅灰色,肉质白色,皮质较硬,用手触摸有弹性,直径约65厘米,厚约10厘米,重约21公斤,有围沿,形状完整,在其表面呈现形象逼真、双目炯炯有神的寿星脸庞形状。经辽宁省微生物研究院专家鉴定为“太岁肉灵芝”,年龄千岁以上,是朝阳目前发现的体积最大、重量最重、并呈现寿星脸庞形状的惊世绝品“太岁”。
第十尊,2016年12月29日,北票市泉巨涌乡存珠营村一位农民在山上树林里采蘑菇时发现。呈圆饼形,重约2.3公斤,保存特别完整。通体由三种颜色组成,上面部分灰褐色,中间乳白色,底部宝石蓝色。上面呈灰褐色的部分,扭曲并充满张力,富有弹性,如饱经风霜的老人脸庞,又如在太空中鸟瞰地球的图案(引自腾讯天天快报)。
第十一尊 2008年6月13日17时许,凌源大王杖子乡山嘴子村农民王鹏和妻子去附近的小南山上割草,发现草上有一团肉似的东西。镰刀头一碰就碎了。给人的感觉肉乎乎的,可又不像肉。两人小心翼翼地把“肉团”挪到玻璃丝袋子上,端回家里。当把“肉团”放在水里,“肉团”遇水膨胀,此时一个女子模样就显现在人们现前,五官、四肢更加明显。为了证实自己确实捡到了“肉团”,王鹏主动来到公安部门,详细写出自己发现肉团的经过,还找了很多证人作证。目前,“肉团”已经被朝阳有关部门带走化验。记者就此事询问了朝阳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闫占山。闫主任表示,这个“肉团”很有可能是传说中的太岁,去年在朝阳的建平县也发现了类似的人形太岁,这次这个太岁更像人形。
第十二尊 凤凰山洞藏酒业工人清理山洞时发现一肉状物,被机器弄碎。后来请诋阎海清鉴定,认为是太岁,如果党风好转弄碎,这个太岁大概十多斤重。可惜被破坏了。只剩下一斤左右。
现在展出的就是其中第七尊和第九尊朝阳“太岁”。这两尊朝阳“太岁”已通过专家鉴定,“太岁浸泡液”(即太岁水)已通过吉林省水文水质研究院、长春谱瑞检测咨询有限公司50余项指标检测,完全达到安全可饮用标准,有200多人用“太岁浸泡液”进行外用体验,其中30人进行内服和外用体验。均取得了良好的保健效果;同时对各种植物花卉进行实验,植物生长旺盛、色泽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