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道”是形而上的最高的概念,隐微而深奥,难以认识。儒家之道也是如此。儒家圣人孔子称赞弟子曾参于其道“一以贯之”,认为曾参在日常行为中已贯通了儒家之道。孔子的弟子们私下问曾参这道是什么,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恕是以己之诚心,推己及人;但这并非道之本体,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体现的“道”的一个方面。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他从孔子平日的威仪与文辞能见到其道德的显现,却从来未听到关于“性与天道”之说。这“性与天道”当是儒家之道了,但孔子未曾言及,弟子们亦无从而知;它是颇为神秘的。儒家亚圣孟子承传孔子之道,讲说仁义,也未说明儒家之道是什么。自孟子之后,儒家之道失傳了。虽然如此,儒家之道是曾存在的,它是儒家关于宇宙万物的认识,是关于事物最高的常理,是儒家学说的逻辑的起点。
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建立后,幸存的儒家典籍渐渐传世,其中《乐经》散佚,尚存《五经》——《周易》《尚书》《仪礼》《诗经》《春秋》。汉武帝独尊儒术,《五经》被朝廷确定为儒家经典,并成为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肯定孔子作《书传序》,著《礼记》,删定《诗经》,晚年著《易传》——《上篆》《下篆》《上象》《下象》《系辞上》《系辞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曾以《诗》《书》《礼》《乐》教弟子。《春秋》为孔子作,已见于《孟子·滕文公下》。这样,儒家经师们遂认为《六经》皆孔子所作,而儒家之道即存在于其中了。然而此说是缺乏事实依据的。《周易》是中国古代卜筮之书,孔子在《论语》里曾谈到过。《尚书》是中国古代典、谟、训、诰等汇编的政书,《礼记》是关于礼制的解说,我们从《论语》里仅见到孔子对夏、殷、周的礼制沿革的两则谈话,不可能得出此二书为孔子所作的结论。在《论语》里孔子引《诗经》计十八处,曾教弟子学习,并未留下他删定的任何痕迹。关于《春秋》,司马迁继孟子之后认为它是孔子所作,他杂引《论语》的《卫灵公》和《微子》后说:“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何以见乎后世哉!’乃因史记而作《春秋》。”此判断实出于附会,而无真实依据。从上述可见,《六经》乃中国古代典籍,其中有的典籍曾被孔子作为教材而教授弟子,它们皆非孔子所作。然而传世的《五经》确实又与儒家思想有重要关系,这主要是《周易·易传》、《礼记》和《春秋公羊传》。《周易·易传》是秦汉时期儒家经师解说《周易》的杂著,融入了阴阳五行学说,阐释了宇宙自然生成论及卦象的意义。《礼记》是汉代经师汇集儒家对礼制的说明,以及其他儒家学说,确能表现儒家政治伦理思想。《春秋公羊传》是汉代经师对《春秋》含蕴的微言大义的阐释,寓褒贬,别善恶,宣扬儒家的正统思想。因有了这三种著作,《五经》才可视为儒家之经典。我们从这三种著作所阐释的儒家思想,可见到儒家将自然与社会政治的联系,礼制规范的意义,政治伦理的思想。由此使儒家学说成为统治阶级社会政治伦理的理论基础。
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建立后,幸存的儒家典籍渐渐传世,其中《乐经》散佚,尚存《五经》——《周易》《尚书》《仪礼》《诗经》《春秋》。汉武帝独尊儒术,《五经》被朝廷确定为儒家经典,并成为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肯定孔子作《书传序》,著《礼记》,删定《诗经》,晚年著《易传》——《上篆》《下篆》《上象》《下象》《系辞上》《系辞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曾以《诗》《书》《礼》《乐》教弟子。《春秋》为孔子作,已见于《孟子·滕文公下》。这样,儒家经师们遂认为《六经》皆孔子所作,而儒家之道即存在于其中了。然而此说是缺乏事实依据的。《周易》是中国古代卜筮之书,孔子在《论语》里曾谈到过。《尚书》是中国古代典、谟、训、诰等汇编的政书,《礼记》是关于礼制的解说,我们从《论语》里仅见到孔子对夏、殷、周的礼制沿革的两则谈话,不可能得出此二书为孔子所作的结论。在《论语》里孔子引《诗经》计十八处,曾教弟子学习,并未留下他删定的任何痕迹。关于《春秋》,司马迁继孟子之后认为它是孔子所作,他杂引《论语》的《卫灵公》和《微子》后说:“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何以见乎后世哉!’乃因史记而作《春秋》。”此判断实出于附会,而无真实依据。从上述可见,《六经》乃中国古代典籍,其中有的典籍曾被孔子作为教材而教授弟子,它们皆非孔子所作。然而传世的《五经》确实又与儒家思想有重要关系,这主要是《周易·易传》、《礼记》和《春秋公羊传》。《周易·易传》是秦汉时期儒家经师解说《周易》的杂著,融入了阴阳五行学说,阐释了宇宙自然生成论及卦象的意义。《礼记》是汉代经师汇集儒家对礼制的说明,以及其他儒家学说,确能表现儒家政治伦理思想。《春秋公羊传》是汉代经师对《春秋》含蕴的微言大义的阐释,寓褒贬,别善恶,宣扬儒家的正统思想。因有了这三种著作,《五经》才可视为儒家之经典。我们从这三种著作所阐释的儒家思想,可见到儒家将自然与社会政治的联系,礼制规范的意义,政治伦理的思想。由此使儒家学说成为统治阶级社会政治伦理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