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荐歌舞剧《孟姜女》剧本的启示
各文化主管部门、各省市歌舞团、各民间文艺团体:
兹有我团一位资深的老文艺工作者新创编了一个大型歌舞剧《孟姜女》剧本,全剧故事凄美,主题鲜明,情节生动,场面精彩,不失为一篇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好作品。该剧本的创作推行对于保护、传承、弘扬、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姜女传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此剧适合于全国各地的文艺团体排演,作者诚恳寻找合作伙伴。有需要者请来信来人洽谈。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广园东路2191号时代新世界中心南塔703房。
联系人:徐女士
电话:13189016101
(后附:歌舞剧《孟姜女》剧本简介)
歌舞剧《孟姜女》简介
大型歌舞剧《孟姜女》文学剧本是根据我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孟姜女传说》改编的。本剧故事凄美,主题鲜明,情节生动,场面精彩。
一、概况
1. 场次设计:共八场,大约时长两个半小时。
第一场:孟姜出世
第二场:洞房花烛
第三场:杞良落难
第四场:千里寻夫
第五场:报仇雪恨
第六场:如皇逼婚
第七场:跳海铭贞
第八场:万古流芳
2. 人物设定:
孟姜女——婴儿时,葫芦娃; 秦始皇——秦朝始皇帝
碧玉年华,农村姑娘 李 斯——丞相
范杞良——农村青少年 赵 高——总管太监
孟 父——农夫 董 发——辽西郡太守
孟 母——农妇 王 财——筑城监军
姜 父——农夫 宫 女——四人
姜 母——农妇 侍 卫——二人
民 夫——数人 官 兵——二人
村 姑——六人
总共35-40人即可,有的角色可以兼扮。因此,排演此剧并不要求具备十分强大的演员阵容。
3. 时代背景:
秦朝,始皇称帝后大肆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虏民夫,徭役赋税十分繁重,人民不堪重负,纷纷起来反抗。此剧即由官兵抓丁,引出“洞房花烛”、“杞良落难”、”千里寻夫”等情节。
又因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举行第四次东巡,恰遇孟姜女寻夫哭倒长城而引出“报仇雪恨”、“始皇逼婚”、“跳海铭贞”等情节。
全剧结构严谨,跌宕起伏。
4. 中心思想:
该剧歌颂了孟姜女和范杞良的纯真爱情,高度颂扬了孟姜女对爱情忠贞不屈的高贵品质,揭露和鞭挞了秦始皇荒淫无道,疯狂奴役劳动人民的滔天罪行;描述了贪官污吏终被严惩的可悲下场。
二、主要特点:
为了深化主题思想,成功地塑造孟姜女这一典型形象,作者着力推陈出新,大胆改革创新,采用了多种手段和艺术形式完成全剧故事,这就使歌舞剧《孟姜女》凸显了下列特点:
1. 文字形式多样化。
全剧一改过去某些传统剧目只侧重设计演员的唱腔和念白的单一做法,取而代之的是集唱、白(念白)、诵(画外音朗诵)于一戏的新式脚本。
有的情节以“画外音朗诵”的形式过渡,省略了很多冗长的情节,又简化了一些不必要的程式化和片段。
本剧对一些主要演员的唱腔和念白也予以精简,以其它形式辅之完成,有效地克服了演员在台上说唱累得要死。观众在台下观看急得要命的弊端,反而给人以明快一新的感觉。
2. 把舞蹈加入唱功戏里表演,形成歌舞剧的新风格。
有些传统剧种和外国剧目,叫歌剧的,只唱不舞,形式单一;叫舞剧的,只舞不唱,过于抽象,含蓄。不懂舞蹈语汇的人们很难看懂剧情。歌舞剧《孟姜女》把优美的舞蹈(甚至杂技)加到音乐和歌唱里表演,在不损坏全剧的篇章结构完整性、严谨性的前提下,让戏剧表演体现一点歌舞表演的风格,会让观众耳目一新。
3. 舞美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还在舞台上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咿咿呀呀地唱个没完,没人愿意听了。于是,本剧作者大胆创新,充分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示故事情节。
如:第一场“孟姜出世”中表现一只仙鹤叼着葫芦籽由天际飞来的场面,和两个老汉拉锯开葫芦,葫芦娃(孟姜女)由葫芦里站起来,大葫芦里喷射出色彩缤纷的烟花来的场面;
再如:第四场“千里寻夫”中表现孟姜女闻听丈夫范杞良害而死,仰天恸哭,刹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万里长城接连倒塌八百里的场面;
还如:第七场“跳海铭贞”一场中表现孟姜女不甘受屈辱,纵身跳入大海,大海立刻波涛汹涌,顷刻又风平浪静,碣石缓缓升出海面的场面,都生动地体现了综合利用声、光、电等舞美手段的功力。这样,定会让观众感到故事生动精彩,光艳夺目。
总之,歌舞剧《孟姜女》剧本,以其载歌载舞、夹白夹诵,表现形式多样化的艺术特点,以其声、光、电高科技手段综合利用的舞台效果,定能为广大群众所热烈欢迎。
三、相关信息
1. 孟姜女的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牛郎织女》、《梁山泊与祝英台》和《白蛇传》)。这四个故事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已有很多剧种把后三个故事搬上了舞台,而唯独孟姜女的故事在诸多剧种里却很少见。
2.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孟姜女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文物。
3. 2014年7月16日,孟姜女传说被正式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孟姜女的家乡为山东省莱芜市茶业口镇(古称莱芜的赢牟)。
4. 《孟姜女》剧本作者欢迎各文化主管部门、各文艺团体和个人前来洽谈合作,我们将有偿提供剧本。
5. 有需要根据当地故事编创剧本和歌舞、曲艺节目的,也可来信商洽。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广园东路2191号时代新世界中心南塔703房。
联系人:徐女士
电话:13189016101
敬礼
作者
2017年10月20日
各文化主管部门、各省市歌舞团、各民间文艺团体:
兹有我团一位资深的老文艺工作者新创编了一个大型歌舞剧《孟姜女》剧本,全剧故事凄美,主题鲜明,情节生动,场面精彩,不失为一篇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好作品。该剧本的创作推行对于保护、传承、弘扬、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姜女传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此剧适合于全国各地的文艺团体排演,作者诚恳寻找合作伙伴。有需要者请来信来人洽谈。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广园东路2191号时代新世界中心南塔703房。
联系人:徐女士
电话:13189016101
(后附:歌舞剧《孟姜女》剧本简介)
歌舞剧《孟姜女》简介
大型歌舞剧《孟姜女》文学剧本是根据我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孟姜女传说》改编的。本剧故事凄美,主题鲜明,情节生动,场面精彩。
一、概况
1. 场次设计:共八场,大约时长两个半小时。
第一场:孟姜出世
第二场:洞房花烛
第三场:杞良落难
第四场:千里寻夫
第五场:报仇雪恨
第六场:如皇逼婚
第七场:跳海铭贞
第八场:万古流芳
2. 人物设定:
孟姜女——婴儿时,葫芦娃; 秦始皇——秦朝始皇帝
碧玉年华,农村姑娘 李 斯——丞相
范杞良——农村青少年 赵 高——总管太监
孟 父——农夫 董 发——辽西郡太守
孟 母——农妇 王 财——筑城监军
姜 父——农夫 宫 女——四人
姜 母——农妇 侍 卫——二人
民 夫——数人 官 兵——二人
村 姑——六人
总共35-40人即可,有的角色可以兼扮。因此,排演此剧并不要求具备十分强大的演员阵容。
3. 时代背景:
秦朝,始皇称帝后大肆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虏民夫,徭役赋税十分繁重,人民不堪重负,纷纷起来反抗。此剧即由官兵抓丁,引出“洞房花烛”、“杞良落难”、”千里寻夫”等情节。
又因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举行第四次东巡,恰遇孟姜女寻夫哭倒长城而引出“报仇雪恨”、“始皇逼婚”、“跳海铭贞”等情节。
全剧结构严谨,跌宕起伏。
4. 中心思想:
该剧歌颂了孟姜女和范杞良的纯真爱情,高度颂扬了孟姜女对爱情忠贞不屈的高贵品质,揭露和鞭挞了秦始皇荒淫无道,疯狂奴役劳动人民的滔天罪行;描述了贪官污吏终被严惩的可悲下场。
二、主要特点:
为了深化主题思想,成功地塑造孟姜女这一典型形象,作者着力推陈出新,大胆改革创新,采用了多种手段和艺术形式完成全剧故事,这就使歌舞剧《孟姜女》凸显了下列特点:
1. 文字形式多样化。
全剧一改过去某些传统剧目只侧重设计演员的唱腔和念白的单一做法,取而代之的是集唱、白(念白)、诵(画外音朗诵)于一戏的新式脚本。
有的情节以“画外音朗诵”的形式过渡,省略了很多冗长的情节,又简化了一些不必要的程式化和片段。
本剧对一些主要演员的唱腔和念白也予以精简,以其它形式辅之完成,有效地克服了演员在台上说唱累得要死。观众在台下观看急得要命的弊端,反而给人以明快一新的感觉。
2. 把舞蹈加入唱功戏里表演,形成歌舞剧的新风格。
有些传统剧种和外国剧目,叫歌剧的,只唱不舞,形式单一;叫舞剧的,只舞不唱,过于抽象,含蓄。不懂舞蹈语汇的人们很难看懂剧情。歌舞剧《孟姜女》把优美的舞蹈(甚至杂技)加到音乐和歌唱里表演,在不损坏全剧的篇章结构完整性、严谨性的前提下,让戏剧表演体现一点歌舞表演的风格,会让观众耳目一新。
3. 舞美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还在舞台上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咿咿呀呀地唱个没完,没人愿意听了。于是,本剧作者大胆创新,充分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示故事情节。
如:第一场“孟姜出世”中表现一只仙鹤叼着葫芦籽由天际飞来的场面,和两个老汉拉锯开葫芦,葫芦娃(孟姜女)由葫芦里站起来,大葫芦里喷射出色彩缤纷的烟花来的场面;
再如:第四场“千里寻夫”中表现孟姜女闻听丈夫范杞良害而死,仰天恸哭,刹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万里长城接连倒塌八百里的场面;
还如:第七场“跳海铭贞”一场中表现孟姜女不甘受屈辱,纵身跳入大海,大海立刻波涛汹涌,顷刻又风平浪静,碣石缓缓升出海面的场面,都生动地体现了综合利用声、光、电等舞美手段的功力。这样,定会让观众感到故事生动精彩,光艳夺目。
总之,歌舞剧《孟姜女》剧本,以其载歌载舞、夹白夹诵,表现形式多样化的艺术特点,以其声、光、电高科技手段综合利用的舞台效果,定能为广大群众所热烈欢迎。
三、相关信息
1. 孟姜女的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牛郎织女》、《梁山泊与祝英台》和《白蛇传》)。这四个故事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已有很多剧种把后三个故事搬上了舞台,而唯独孟姜女的故事在诸多剧种里却很少见。
2.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孟姜女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文物。
3. 2014年7月16日,孟姜女传说被正式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孟姜女的家乡为山东省莱芜市茶业口镇(古称莱芜的赢牟)。
4. 《孟姜女》剧本作者欢迎各文化主管部门、各文艺团体和个人前来洽谈合作,我们将有偿提供剧本。
5. 有需要根据当地故事编创剧本和歌舞、曲艺节目的,也可来信商洽。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广园东路2191号时代新世界中心南塔703房。
联系人:徐女士
电话:13189016101
敬礼
作者
2017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