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殿堂吧 关注:374贴子:13,623
  • 11回复贴,共1

经典译文!肌肉训练的策略(作者James Chan)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四川1楼2017-10-18 08:36回复
    我从事力量训练已经15年了,这些经验让我对发展肌肉有了一些认识。

    我研究了各种训练理论和方法,然后亲自体验,再让我的顾客们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清楚地发现了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无效。

    有些方法和策略有效,但对训练者的要求比较高(比如要求每天训练两次,每周训练6天)。有些策略根本无效。有些方法既有效,又对训练者的要求不高。我称这些方法是久经考验的肌肉与力量训练策略,本文将介绍其中的5种。


    IP属地:四川2楼2017-10-18 08:41
    回复
      机关枪训练法(10组训练法)
      这种方法有很多不同的名字和变体:Charles Poliquin称其为自己改编过的德国式高训练量方法,文斯·吉龙达所说的10×10、8×8、15×4都属于这种方法,Pavel Tsatsouline称这种方法为“熊式”。
      这种方法是这样:每个肌群只选择一个动作,做很多很多很多组。一个动作要做8-20组,但大多数时候为10组。
      在高训练量方法当中,这一种最为有效。它就像是机关枪,不停射击,把你的对手打伤、打死、打成肉馅。即使前几组动作没给你的目标肌肉带来感觉,接下来的10组一定会给你带来感觉。
      这种训练法有两点要注意。首先,与高强度(大重量)相比,高训练量(高组数、高次数)更容易导致训练过度。
      因此,当你采用机关枪训练法时,应该采用大重量、低次数(3-6次)。如果你采用高次数(10次以上),那么总的训练量就太高了,会导致你过度训练。
      其次,如果你在一节课上选择几个不同的部位,不要都采用机关枪训练法,否则会使得神经系统过度疲劳。你只能在某些部位、某些动作中采用机关枪训练法。


      IP属地:四川3楼2017-10-18 08:49
      回复
        霰弹枪训练法
        在这种训练法当中,你需要选择一些对全身肌肉效果最大的训练动作。不是卧推、腿举之类的上肢或下肢训练动作,而是全身动作,比如举重(推举、抓举等)、硬拉、深蹲。这些动作能够使你的身体分泌大量的睾酮。
        选择两三个霰弹枪动作,每个动作做上几组,使用大重量。然后,选择一些针对薄弱部位的训练动作,每个动作做上几组。
        这种策略的优点是,当你练习霰弹枪动作时,你的身体产生的合成代谢反应有可能持续一周。这一周里,你可以利用睾酮大量分泌的机会,去发展那些你不满意的部位。


        IP属地:四川4楼2017-10-18 10:44
        回复
          比如说,你可以这样制定霰弹枪计划:
          训练1:霰弹枪
          推举(背部、斜方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三角肌)
          8组3-5次
          90秒间歇
          引体向上(背部、肱二头肌、前臂、三角肌)
          8组3-5次
          90秒间歇
          硬拉(股四头肌、腘绳肌、背部、斜方肌、前臂)
          8组3-5次
          90秒间歇
          训练2:针对薄弱部位
          坐姿提踵
          3组10-12次
          1分钟间歇
          腿屈伸
          3组10-12次
          1分钟间歇
          腿弯举
          3组6-8次
          1分钟间歇
          20度(上斜)哑铃推举
          3组6-8次
          1分钟间歇
          坐姿划船
          3组6-8次
          1分钟间歇
          哑铃侧平举
          3组10-12次
          1分钟间歇
          上斜弯举
          3组6-8次
          1分钟间歇
          仰卧哑铃臂屈伸
          3组6-8次
          1分钟间歇


          IP属地:四川5楼2017-10-18 10:54
          回复
            大重量/轻重量训练法
            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围度与力量训练策略。它很简单,但是很全面、有效。方法是这样的:先做一些大重量组,以发展力量和肌肉密度,然后做一些轻重量泵起组,提高血流量,促进毛细血管的生长。这样,你就可以兼顾肌肉当中的肌节和肌浆的肥大。
            大重量/轻重量训练法包括多种类型:
            大重量/轻重量连续组
            针对一个部位,先做几个大重量组,再做一些轻重量组。
            比如:
            第1-4组:4-6次
            第5-7组:10-12次
            前面4组和后面3组,可以是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两个动作。
            大重量/轻重量复合组
            针对一个部位,先做一组低次数、大重量动作,然后马上采用另一个动作,做一组高次数、轻重量动作。比如,先做一组6-8次的卧推,然后马上做一组10-12次的俯卧撑。


            IP属地:四川6楼2017-10-18 11:08
            回复
              十字线
              针对一个动作,交替安排轻重量组和大重量组,这种方法又叫波浪负荷或级数训练;也可以针对一个部位,采用不同的动作。一般来说,在十字线训练中,如果采用两个动作,应该有一个复合动作和一个孤立动作:
              1A:杠铃肩上推举
              3-5次
              90秒间歇
              1B:哑铃侧平举
              12-15次
              90秒间歇
              总共做4个大组。


              IP属地:四川7楼2017-10-18 14:29
              回复
                混合组
                在混合组当中,你不是像平常那样针对一个部位安排几组训练。休息-暂停、复合组、三联组、渐降组都属于混合组。这些方法的价值在于,可以兼顾训练量和强度。
                比如说,你使用某个重量做了4-6次。强度(重量)较高,但训练量(次数)较低。如果你做10-12次,则训练量较高,强度较低。
                如果采用混合组,你就可以兼顾训练量和强度。提高了训练量和强度,就可以使肌肉加快生长。


                IP属地:四川8楼2017-10-18 16:25
                回复
                  让我们以三联组为例。假设你练习引体向上,你一组只能做4-6次。你可以像这样,做针对背部的三联组:
                  引体向上(4-6次)
                  T杠下拉(6-8次)
                  宽握硬拉(4-6次)
                  因此,针对背部,你现在不是仅仅做一组4-6次,而且是做了3组,总共14-20次。
                  其他方法包括:
                  休息-暂停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发展快肌纤维。如果你对于大重量训练反应良好,这种方法将会帮助你充分发展快肌纤维。使用某个重量,做的次数越多越好。休息10秒钟,做下一组,次数越多越好。休息,再做一组。


                  IP属地:四川9楼2017-10-18 17:06
                  回复
                    渐降组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发展慢肌纤维,例如三角肌中束、小腿。采用这种方法,你必须有重量足够齐全的哑铃组,或者钢索机器。
                    复合组
                    针对一个部位,连续做两个动作。(不同于超级组,它是交替进行针对不同部位的动作。)(译注:为了避免打嘴官司,加一个译注。在国内健身杂志的词典当中,超级组指连续做两个针对拮抗肌群的动作;在美国力量界的词典当中,超级组指连续做两个针对不同部位的动作,不限于拮抗肌群。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选择哪一个体系。)复合组的做法有两种:
                    超越力竭复合组:你一定听说过避免力竭训练法,超越力竭训练法正好与其相反。针对一个部位,先做一个多关节动作,再做一个单关节动作。比如说,先做引体向上,再做直臂下拉。
                    大重量/轻重量复合组:正如上文所说,针对一个部位,先做一组低次数、大重量动作,然后马上采用另一个动作,做一组高次数、轻重量动作。大重量/轻重量复合组可以和超越力竭训练法相结合:先做4-6次前蹲,然后马上做10-12次腿屈伸。


                    IP属地:四川10楼2017-10-18 17:17
                    回复
                      倒车:有控制的过度训练
                      在短时间内有控制地过度训练,然后进行一段时间比较轻松的训练,使身体产生过度补偿,刺激肌肉生长。健美运动的早期就出现了这种方法,但直到20世纪80和90年代,Leo Costa和Russ Horine才科学地总结了这种训练策略。
                      倒车不同于“肌肉混淆”,后者只是偶尔改变训练计划,没有规律,没有原因。而倒车则属于有控制地过度训练。
                      在短时间内,有控制地提高训练密度,坚持3天至3周。换句话说,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训练量。也就是说,在训练课上增加组数、次数、动作数,但训练课长度不变:45-60分钟。要想在同样长的时间内增加组数、次数和动作数,你必须缩短间歇,或者采用混合组。这就相当于让身体超速运转。


                      IP属地:四川11楼2017-10-18 17:31
                      回复
                        当然,你不可能永远超速运转。如果这样训练超过3周,你必然会过度训练。此时,你就要退一步,这就是倒车。此时,你不再专注于训练密度,而是减少训练量,专注于训练强度。也就是说,采用更大的重量、更低的次数、更长的间歇、更少的组数和动作数。
                        比如说,把经典的10×10和5×5训练法加入倒车计划当中:
                        第1-3周(密度)
                        10组10次,1分钟间歇
                        每个肌群一个动作
                        8个肌群(胸、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
                        第4-6周(减压)
                        5组5次,3分钟间歇
                        每个肌群一个动作
                        5个肌群(胸、背、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
                        认真分析,你会发现10×10训练法的密度大于5×5。每个肌群的训练量是后者的4倍,而且间歇更短:
                        10×10=100
                        5×5=25
                          而5×5的训练强度更大,因为重量更大,动作数更少。强度上升的同时,训练密度在下降,因为间歇更长(3分钟)。


                        IP属地:四川12楼2017-10-18 17: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