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23,605贴子:3,199,412
  • 1回复贴,共1

【修真文化】堵漏除业 作者:吕老师如果,你一身业力不除,贪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修真文化】堵漏除业
作者:吕老师
如果,你一身业力不除,贪求功夫,可不行。就等于是,破车载重物,自毁。车的业力,就是破旧损伤,不能载重、不修好不可强行啊。人的业力就是漏,不堵漏枉修行。思想漏,尽想虚幻事。心意漏,贪求取占不知舍。业力不能除,反添,这些都是正法,明法善度,法不在别处,就是领悟中,如果执法去念经,就是迷法,迷法就盲行,不得明悟,如果你能明法,我说的每句话,你都觉知了,就自然珍惜我讲的每句话,如果你迷法,就继续去迷经执书,我讲的话你不知重要,反生厌烦。
学修:我没看经书,自然就不会迷法和盲行,我只想知道平时要养德,在生活中有哪些事可以养德?
吕老师:太多了,守口是养德,不乱说乱评论是修德,口业最大。虚心学习是养德,明法善行,是遵道,发心布施正法是聚德,减除毛病是堵漏,布施正法是播种福田,为自己成就法源聚积收获资粮。语言描述都是化人,因为你不懂,所以要讲出来,如果你懂了,就觉了,不需要执。
扬言自己有德已是无德所有,无意布施已住功德,一念一转,已就象相。不可执谁说,当明法善度,其他勿猜
初学者,不可猜境界,这里是筑基,时刻清醒,才不入迷,如果我带学修去言境界,已是伪师所为,如果我按照还虚之境的心态行道,此群虚设,我自无话无语,哪还有见谁偏正之意,无法无相,那时候,没有善恶分别,无住无妄,定中观心,闭谷胎息,只在一坐中见太空。
智慧在此开启,出关得术法,了悟一切实象,回归生活见证,有心有识,见得虚实,故有挽救迷人心之举,这是不一样的境界。
学修在自己的层境,所观所闻,都是你自己之悟,在未证道时,不可评论。你若真修,当虚心,不可满识,否则,容积不能拓展,纳摄不足而自大也。
筑基最重,修者当发心除自身不良,减业增德,其他的别猜想。业不减,没的修,德不厚,没的行,带业无法升华,缺德无法载物,业是处下,阴暗沉恶,只能往地下去,业力不除,都是偏,违背正法。
我说的话,你别乱理解,翻译有误,你是看经书的,三句话不离佛经。什么菩提,什么观音,什么佛,在这里都不要用了,记住自己是哪个国家的人。你还没去国外,就不会说中国话了,进城几天,开始撇上了。
自性,也是象言,本来的,如初的,真实的,不灭不生的,如如不动的本我,这文字描述,不能尽释,全在意会。
学修:我了解一点佛教的皮毛,佛讲寂灭,轮回,因果,众生是自己也是这红尘,烦恼就是人的本心杂念,菩提是心,一切皆无也就无烦恼。
吕老师:错啦,怎么还猜,不知道虚心学习,不懂就急着评论,我可不喜欢给你解释你不明时的盲问,有正法不学不看,偏偏胡说乱问,我就告诉你,学法不为别的,就是知道怎么正确修度。
法不明,不会修,道是让你说的吗?说的是法理,通过学明正法,才可以正确修行,修好了近道,近道才能见道,见道才能体道,体道才能证道,你还没近道,就猜说证道的话,你这不是妄语吗?
什么是证道?品尝、见证、亲得,实有而证。苹果,你吃到了,就是证得果味,你没吃到这个苹果,你不是证道,看见了这个苹果,你是见道,你一没近,二没见,三没品尝,你猜说这苹果的味道,是不是妄语。
而明师,不是去说这苹果的味道,明师,是指引你怎么近与苹果,教你怎么靠近,不是对你言味道,这是迷人所不知的,味道,是境界,不是说出来的,但是,境界诱人,不时还得讲境界来让你产生信念,这是方便法,是引诱你上道,可这方便法呢,被迷人当真法了,不知控制,不能掌握分寸,就是害人,吓唬孩子的话,是真的吗,不是,可孩子当真了。这是什么情况,方便过头了,这修行界不就是这样处与乱法了吗?
用文字和语言的作用,象言,比喻本是让你明白法理,可你不理解其真实意,去执与象,这叫着相,说这些,对道根者是非常有帮助,就说这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0-12 21:06回复
    看完第一句就知道是菜鸟写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0-12 22: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