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笑傲江湖之三战(彭杨)
日月教原教主任我行、光明左使向问天和令狐冲在少林寺营救被困于此的任盈盈而被各大正派高手包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少林寺内,虽分正邪两派,但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导致各怀鬼胎。
且看双方实力,实在悬殊。
正教中的好手几乎都来了,方证大师、冲虚道长和左冷禅是正教中三大最强高手,还有岳不群、解风、余沧海、莫大先生、天门道人等,亦不是泛泛之辈。
魔教中只有三位任我行、向问天、任盈盈和藏在匾后的尚未出场的“准魔教成员”令狐冲。
可见,正教高手灭掉几位魔教成员,实在绰绰有余。
任我行刚刚杀了几名正教弟子,梁子已然结了。面对这个局面,正教有两个处理方式,一个是留(或者说是杀),一个是放。
事情发生在少林寺,作为主人的方证大师提出留几位在少林寺十年。毕竟佛门圣地,大师慈悲为怀,宽宏为本,不能辱没了名声。不过这实在不是个好主意,当初为了营救任盈盈,令狐冲率领杂牌军进军少林寺就是个很好的佐证,少林寺也差点因此被夷为平地。
试想若真要留住几人,“令狐冲们”会继续来捣乱,左冷禅在旁也虎视眈眈,借此削弱少林寺的实力,东方不败肯定也会派人来绞杀任我行。少林寺到时将作为临时战场,沦为炮灰。
但若是杀了几人呢,魔教依然会来找少林寺的麻烦,名义肯定是报仇。
少林寺毕竟是正教第一大派,总不能不有所表示,可既留不得又杀不得。
不过若是放了几人,对于少林寺来说,利大于弊。
首先,任我行出了少林寺,肯定去找东方不败算旧账,双方争个你死我活,少林寺兵不血刃,正好趁此削弱魔教的势力。
其二,左冷禅和任我行是宿敌,放走了任我行,就等于让他们继续战斗,任我行一旦势大,正好可以牵制左冷禅的野心。
方证大师提出了留,而左冷禅则是“杀”,甚至恬不知耻的提出了“群殴”对方,一代枭雄竟然要打群架了,令人费思。
其实不难理解左冷禅的做法。左冷禅在心里早就盘算好了他的三步走计划。第一步合并五岳剑派,到时五岳剑派会和少林派、武当派构成三足鼎立的局势。第二步剿灭魔教。第三步吞并少林寺武当派,进而一统江湖。
左冷禅的好计谋!
左冷禅为了五岳合并,已是运作多年,包括派劳德诺卧底华山派,挑拨华山剑宗气宗内讧,派大嵩阳手费彬屠杀衡山派刘正风全家,收买天门道人的师叔玉玑子,在他眼里,衡山派的女尼更是不足为虑,五岳剑派的合并当是十拿九稳。而杀了任我行,一来正是其皇图霸业的一个阶段性胜利,二来作为“主杀派”的左冷禅的个人威望将会大大提高,三来少林寺将会成为魔教教众的众矢之的,也是魔教和少林寺矛盾的又一个导火索。
任我行心中有数,自己这边每个人都是一顶一的好手,单打独斗还可,真要是和他们打起群架来,自己占不了便宜。他自己或许能够脱身,任盈盈可就未必了。他志在重夺日月教教主的宝座,杀了东方不败以报十二年西湖牢底之苦。因此更加不想在这里与群雄争斗。
在这一点上,他的想法和方证、冲虚的想法不谋而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消耗战,实在是不划算,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尽量做到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那就是最好了。
任我行是个阴谋家,心思机敏,洞察千里,早就看出了左冷禅与少林寺、武当派的内里矛盾。于是,他说出了三个半佩服,三个半不佩服的经典评断。把方证大师、冲虚道长列为三个半佩服的人之中,把左冷禅归为三个半不佩服的人之中。一句话就把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捧到了天上,顺便踩了一下一下左盟主。
左冷禅被激怒,亮出了底牌:不讲武林规矩,倚多为胜。
此刻起剑拔弩张,气氛开始紧张起来。毕竟任我行方只有三人,单打独斗还可以,群架必输无疑。
任我行则把十位正教高人的亲朋作为威胁,谈判即将崩溃。
武当掌门冲虚趁机提出了三局两胜的方案。
任我行提出反对:一局决定胜负。任我行这样说,是出于自身队伍的考量:己方虽然都是高手,但对方高手更多,自己可与对方任何一人对战,向问天和任盈盈却不可以 ,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己方更大的伤亡。
但在左冷禅的激将之下,任我行不得不接受三局两胜的方案。
第一战,任我行对方证。方证大师久习易筋经,内功已臻化境,任我行囚于西湖牢底十二年,武功略有荒废。久战之下,任我行渐处下风。在此之下,任我行行了一着险棋,自顾已是不暇,竟去袭击余沧海。方证大师飞身而至击向任我行后脑,用的是围魏救赵的计谋,想逼迫任我行放开余沧海。任我行倒是放开了余沧海,却顺势点了方证的“膻中穴”。
第一局任我行胜。
左冷禅瞅准机会,击向任我行。第二战开始。
左冷禅功夫上确实不如任我行,尽管任我行刚刚已经斗了一场。左冷禅也行了一着险棋,他在趁任我行对自己施吸星大法之机,将寒冰真气注入了任我行体内,封住了任我行的穴道。
一场苦战,第二局左冷禅胜了。
剩下就是第三场了,任我行知道,对方中功夫最强的只剩下冲虚道长,而己方最强的还有个藏在匾后的令狐冲,这两个人还有的一战。
结果冲虚道长剑也没比,直接认输,原因是没有想到破解令狐冲剑法的招式。
就这样,三战结束,任我行方胜出,按照事先的约定,不用留在少林寺了。
但在此时,岳不群跳了出来。他提出反对意见,拒不承认第三战的结果,并且向令狐冲提出了挑战。
事出突然,正派中剩下的几个人都知道自己武功不如冲虚道长,既然冲虚道长都认输了,自己更没有能力战胜令狐冲了,岳不群这样做不正是自取其辱吗?
但仔细一想,也就释然了。令狐冲曾经是岳不群的门徒,昔日的华山大弟子,如今却跟了任我行这一魔教头子,若是任由令狐冲下山,自己这华山派掌门的面子往哪搁。
岳不群当然知道自己敌不过令狐冲,他自幼养育令狐冲,深知令狐冲的弱点,因此在与令狐冲的决斗中,他不与令狐冲硬拼,而是使出各路暗含暧昧的剑法,其意在招降。令狐冲刚开始已然心动,好歹意志还算坚定,无意之下,刺了岳不群一剑。
输则输矣,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做的。 岳不群一腿击向令狐冲,反而震断了自己的腿骨。
通过以后的篇章,我们知道其时岳不群虽然已经自宫修习了辟邪剑法,但为了在左冷禅面前隐藏实力,也为了怕别人知道自己得到了林家的辟邪剑法而没有使用。而岳不群的腿断,既可能是自己故意而为之,也可能是自宫练剑不久,身子虚导致。
不管怎么说,岳不群这一出,好歹还算维护了华山派的颜面。
结尾,任我行携令狐冲、任盈盈、向问天大方的离开了少林寺。
《笑傲江湖》主旨是笑到最后是赢家。左冷禅在战胜任我行之后,信心大增,决议召开五岳合并大会,却为岳不群做了嫁衣裳。岳不群机关算尽,反而在思过崖误了自己的性命。任我行出了少林寺之后,打向黑木崖,杀了东方不败,一时风头无匹,却因年老体衰亡逝。
令狐冲、任盈盈是天生的隐者,无心江湖争斗,相携相守,弄琴吹箫,才是真正的笑傲江湖。
日月教原教主任我行、光明左使向问天和令狐冲在少林寺营救被困于此的任盈盈而被各大正派高手包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少林寺内,虽分正邪两派,但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导致各怀鬼胎。
且看双方实力,实在悬殊。
正教中的好手几乎都来了,方证大师、冲虚道长和左冷禅是正教中三大最强高手,还有岳不群、解风、余沧海、莫大先生、天门道人等,亦不是泛泛之辈。
魔教中只有三位任我行、向问天、任盈盈和藏在匾后的尚未出场的“准魔教成员”令狐冲。
可见,正教高手灭掉几位魔教成员,实在绰绰有余。
任我行刚刚杀了几名正教弟子,梁子已然结了。面对这个局面,正教有两个处理方式,一个是留(或者说是杀),一个是放。
事情发生在少林寺,作为主人的方证大师提出留几位在少林寺十年。毕竟佛门圣地,大师慈悲为怀,宽宏为本,不能辱没了名声。不过这实在不是个好主意,当初为了营救任盈盈,令狐冲率领杂牌军进军少林寺就是个很好的佐证,少林寺也差点因此被夷为平地。
试想若真要留住几人,“令狐冲们”会继续来捣乱,左冷禅在旁也虎视眈眈,借此削弱少林寺的实力,东方不败肯定也会派人来绞杀任我行。少林寺到时将作为临时战场,沦为炮灰。
但若是杀了几人呢,魔教依然会来找少林寺的麻烦,名义肯定是报仇。
少林寺毕竟是正教第一大派,总不能不有所表示,可既留不得又杀不得。
不过若是放了几人,对于少林寺来说,利大于弊。
首先,任我行出了少林寺,肯定去找东方不败算旧账,双方争个你死我活,少林寺兵不血刃,正好趁此削弱魔教的势力。
其二,左冷禅和任我行是宿敌,放走了任我行,就等于让他们继续战斗,任我行一旦势大,正好可以牵制左冷禅的野心。
方证大师提出了留,而左冷禅则是“杀”,甚至恬不知耻的提出了“群殴”对方,一代枭雄竟然要打群架了,令人费思。
其实不难理解左冷禅的做法。左冷禅在心里早就盘算好了他的三步走计划。第一步合并五岳剑派,到时五岳剑派会和少林派、武当派构成三足鼎立的局势。第二步剿灭魔教。第三步吞并少林寺武当派,进而一统江湖。
左冷禅的好计谋!
左冷禅为了五岳合并,已是运作多年,包括派劳德诺卧底华山派,挑拨华山剑宗气宗内讧,派大嵩阳手费彬屠杀衡山派刘正风全家,收买天门道人的师叔玉玑子,在他眼里,衡山派的女尼更是不足为虑,五岳剑派的合并当是十拿九稳。而杀了任我行,一来正是其皇图霸业的一个阶段性胜利,二来作为“主杀派”的左冷禅的个人威望将会大大提高,三来少林寺将会成为魔教教众的众矢之的,也是魔教和少林寺矛盾的又一个导火索。
任我行心中有数,自己这边每个人都是一顶一的好手,单打独斗还可,真要是和他们打起群架来,自己占不了便宜。他自己或许能够脱身,任盈盈可就未必了。他志在重夺日月教教主的宝座,杀了东方不败以报十二年西湖牢底之苦。因此更加不想在这里与群雄争斗。
在这一点上,他的想法和方证、冲虚的想法不谋而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消耗战,实在是不划算,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尽量做到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那就是最好了。
任我行是个阴谋家,心思机敏,洞察千里,早就看出了左冷禅与少林寺、武当派的内里矛盾。于是,他说出了三个半佩服,三个半不佩服的经典评断。把方证大师、冲虚道长列为三个半佩服的人之中,把左冷禅归为三个半不佩服的人之中。一句话就把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捧到了天上,顺便踩了一下一下左盟主。
左冷禅被激怒,亮出了底牌:不讲武林规矩,倚多为胜。
此刻起剑拔弩张,气氛开始紧张起来。毕竟任我行方只有三人,单打独斗还可以,群架必输无疑。
任我行则把十位正教高人的亲朋作为威胁,谈判即将崩溃。
武当掌门冲虚趁机提出了三局两胜的方案。
任我行提出反对:一局决定胜负。任我行这样说,是出于自身队伍的考量:己方虽然都是高手,但对方高手更多,自己可与对方任何一人对战,向问天和任盈盈却不可以 ,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己方更大的伤亡。
但在左冷禅的激将之下,任我行不得不接受三局两胜的方案。
第一战,任我行对方证。方证大师久习易筋经,内功已臻化境,任我行囚于西湖牢底十二年,武功略有荒废。久战之下,任我行渐处下风。在此之下,任我行行了一着险棋,自顾已是不暇,竟去袭击余沧海。方证大师飞身而至击向任我行后脑,用的是围魏救赵的计谋,想逼迫任我行放开余沧海。任我行倒是放开了余沧海,却顺势点了方证的“膻中穴”。
第一局任我行胜。
左冷禅瞅准机会,击向任我行。第二战开始。
左冷禅功夫上确实不如任我行,尽管任我行刚刚已经斗了一场。左冷禅也行了一着险棋,他在趁任我行对自己施吸星大法之机,将寒冰真气注入了任我行体内,封住了任我行的穴道。
一场苦战,第二局左冷禅胜了。
剩下就是第三场了,任我行知道,对方中功夫最强的只剩下冲虚道长,而己方最强的还有个藏在匾后的令狐冲,这两个人还有的一战。
结果冲虚道长剑也没比,直接认输,原因是没有想到破解令狐冲剑法的招式。
就这样,三战结束,任我行方胜出,按照事先的约定,不用留在少林寺了。
但在此时,岳不群跳了出来。他提出反对意见,拒不承认第三战的结果,并且向令狐冲提出了挑战。
事出突然,正派中剩下的几个人都知道自己武功不如冲虚道长,既然冲虚道长都认输了,自己更没有能力战胜令狐冲了,岳不群这样做不正是自取其辱吗?
但仔细一想,也就释然了。令狐冲曾经是岳不群的门徒,昔日的华山大弟子,如今却跟了任我行这一魔教头子,若是任由令狐冲下山,自己这华山派掌门的面子往哪搁。
岳不群当然知道自己敌不过令狐冲,他自幼养育令狐冲,深知令狐冲的弱点,因此在与令狐冲的决斗中,他不与令狐冲硬拼,而是使出各路暗含暧昧的剑法,其意在招降。令狐冲刚开始已然心动,好歹意志还算坚定,无意之下,刺了岳不群一剑。
输则输矣,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做的。 岳不群一腿击向令狐冲,反而震断了自己的腿骨。
通过以后的篇章,我们知道其时岳不群虽然已经自宫修习了辟邪剑法,但为了在左冷禅面前隐藏实力,也为了怕别人知道自己得到了林家的辟邪剑法而没有使用。而岳不群的腿断,既可能是自己故意而为之,也可能是自宫练剑不久,身子虚导致。
不管怎么说,岳不群这一出,好歹还算维护了华山派的颜面。
结尾,任我行携令狐冲、任盈盈、向问天大方的离开了少林寺。
《笑傲江湖》主旨是笑到最后是赢家。左冷禅在战胜任我行之后,信心大增,决议召开五岳合并大会,却为岳不群做了嫁衣裳。岳不群机关算尽,反而在思过崖误了自己的性命。任我行出了少林寺之后,打向黑木崖,杀了东方不败,一时风头无匹,却因年老体衰亡逝。
令狐冲、任盈盈是天生的隐者,无心江湖争斗,相携相守,弄琴吹箫,才是真正的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