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在大雍朝永泰元年的冬天出生的,那一年新帝用王位打发走了其他几个或受宠或不受宠的兄弟顺利继位,大赦天下之余,临近边疆的几个州县也沾光连着减免了足足三年赋税。
也许对于大雍朝而言,这部分赋税只是一笔排不上号的损失,但对于这片苦寒之地的一户普通百姓家来说却差不多是件天大的幸事了。
旨意传到我爹耳朵里的时候,我才刚出生没几个月,平日乳名随口唤着并不讲究,乍然免赋带来的狂喜使得这个老实人当天晚上就冒冒失失揣着几个鸡蛋抱着我去找白先生取名。
“大雍主水德,以玄色为尊,我观令郎年纪小小玉雪可爱,不若便在玄字旁添一玉字,单名玹可好?”
被人贸然搅扰了的白先生仍旧是一副好脾气模样,据说取名时看我的样子格外柔和。
2.
“白先生”其实算是半个诨名,开始是不知道这位异乡人到底姓甚名谁,见他与汉人不同,一头银白色的长发,满脸书卷气,便随口呼作白先生,镇上的人叫得多了,他又从不反驳,时间一久渐渐就成了真,每个认识的人都以为白先生的汉名姓氏是白。
但我知道他没有汉名,不姓白,名字也几乎与白字无关。
伊佐那社。
——这是他告诉我的名字,用手指蘸着水,一笔一划写在桌案上。
伊佐那是姓氏,社是名,曾经一个东瀛挚友给他起的,社与白在东瀛语言里读音相似,熟悉一些的朋友便都叫他“小白”。
这个习惯也随着带到了中原,但镇上的人都尊称他“白先生”以示敬重,并不用“小白”这样亲昵到有些失礼的称呼,遂成就了白先生惬意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呐呐,那小黑以后就叫我小白吧。”
说这话的时候,白先生正叼着半块点心仰躺在他书房里的软榻上,阳光透过窗格洒进来,映着他罕有的琥珀色眼睛,混杂了狡黠与懒散的神色一览无遗,活像只贪食的仓鼠。
“白先生,这不合规矩……”而且我也不叫小黑。拒绝的话刚起了头,后半句就被白先生期待的眼神哽在喉咙吐不出来。
"诶~私下里这么称呼有什么关系嘛~小黑难道不把我当朋友的吗?"
这种掺了几分撒娇意味的假意抱怨是白先生对付我的惯常手段,虽说已是见惯不怪,一旦正面杠上还是教人十二分地招架不住。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好吧,只限于私底下。"我听见自己叹了口气,然后和未来无数次会发生的那样屈从于对方的淫威,"……嗯,小白。"
"那以后就请多指教啦,小黑。"白先生应答得很快,甚至有些迫切,似乎说的是句期待了很久终于能出口的话。
3.
小黑这个别称的由来,是我向白先生抗议多次无果后才得知的。
鉴于这个人一本正经说的胡话总是多过一脸不正经时说的真话,所以其中缘故是否真的如他所言还有待商榷。
"玹字拆开为一玉一玄,玄本指赤黑之色,叫小黑也不无道理吧?难不成你更喜欢小玉?"被我用怀疑的眼光盯了几天,白先生仍旧是面不改色,笑得极为纯良。
面对这么个反问,回答当然只有一个。
"小玉就算了……"我扶额,颓然放弃了从某人那里撬出点什么东西的打算。
说实在的,一个称呼而已,并没有什么值得纠结的地方,但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大概是每次被称作小黑的时候,飘飘渺渺的白先生在我面前才会是牵了线的风筝,虽然还是飞在天上,总归受了人世羁绊不至于转眼便消失无踪。
偶然听到我想法的白先生对此嗤之以鼻。
"哈哈哈,小黑你也想得太多了,"他笑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眸子里荡着细碎朦胧的琥珀色光晕,那是跟他本人一样温柔的色彩,"我很喜欢这里哦,即使要离开,怎么也会好好和小黑打个招呼吧。"
白先生确实在这座边境小城生活得安逸,每天都有慕名的人前去拜访。当然去的人不是镇民就是活泼好奇的稚童,他兴致来了,便会潇潇洒洒讲上一堂,大多都顺应众人心意,述说些海外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他自身的经历却往往是春秋笔法,模糊带过,没人能详细知道白先生的过去到底是什么模样。
我也不例外。
4.
见过白先生的人都会觉得他着实平易近人,是个谦谦君子。其实不然,他孩子气,任性又喜欢恶作剧,从不按常理出牌,是个谜一样的人物。
这样讲稍有自夸之嫌,但相较于镇上许多人而言,或许我已经是最了解他的一个了。
他有个蕙质兰心的姐姐,虽然和白先生面貌相仿却成熟稳重多矣。
他有过两个老古板性子的东瀛挚友,一个是大家族不苟言笑的当家,一是个正直纯粹热爱料理的武士。
他还有把朱红色的和伞,有个刻满神秘字符的古拙罗盘,平日俱深锁在匣子里,和他的过往一般不见天日。
前两条只有我知道,后一条里的红伞和罗盘却是大家都见过一次的,也只有一次。
幼时的我曾经因为迷路被困在夜雨滂沱的山林,惊动了全镇的人四处寻找。听到消息,白先生立刻取了伞和罗盘出来。传言那罗盘十分神异,一行人跟着指针指示的方向不消半个时辰就找到了我。
可惜我那时还小又浇了一身冷雨,传得沸沸扬扬的仙器罗盘没有半分印象,反倒是看似平常的红色和伞和撑伞的人模模糊糊地在回忆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撕破厚厚夜色的红与白。
我是在大雍朝永泰元年的冬天出生的,那一年新帝用王位打发走了其他几个或受宠或不受宠的兄弟顺利继位,大赦天下之余,临近边疆的几个州县也沾光连着减免了足足三年赋税。
也许对于大雍朝而言,这部分赋税只是一笔排不上号的损失,但对于这片苦寒之地的一户普通百姓家来说却差不多是件天大的幸事了。
旨意传到我爹耳朵里的时候,我才刚出生没几个月,平日乳名随口唤着并不讲究,乍然免赋带来的狂喜使得这个老实人当天晚上就冒冒失失揣着几个鸡蛋抱着我去找白先生取名。
“大雍主水德,以玄色为尊,我观令郎年纪小小玉雪可爱,不若便在玄字旁添一玉字,单名玹可好?”
被人贸然搅扰了的白先生仍旧是一副好脾气模样,据说取名时看我的样子格外柔和。
2.
“白先生”其实算是半个诨名,开始是不知道这位异乡人到底姓甚名谁,见他与汉人不同,一头银白色的长发,满脸书卷气,便随口呼作白先生,镇上的人叫得多了,他又从不反驳,时间一久渐渐就成了真,每个认识的人都以为白先生的汉名姓氏是白。
但我知道他没有汉名,不姓白,名字也几乎与白字无关。
伊佐那社。
——这是他告诉我的名字,用手指蘸着水,一笔一划写在桌案上。
伊佐那是姓氏,社是名,曾经一个东瀛挚友给他起的,社与白在东瀛语言里读音相似,熟悉一些的朋友便都叫他“小白”。
这个习惯也随着带到了中原,但镇上的人都尊称他“白先生”以示敬重,并不用“小白”这样亲昵到有些失礼的称呼,遂成就了白先生惬意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呐呐,那小黑以后就叫我小白吧。”
说这话的时候,白先生正叼着半块点心仰躺在他书房里的软榻上,阳光透过窗格洒进来,映着他罕有的琥珀色眼睛,混杂了狡黠与懒散的神色一览无遗,活像只贪食的仓鼠。
“白先生,这不合规矩……”而且我也不叫小黑。拒绝的话刚起了头,后半句就被白先生期待的眼神哽在喉咙吐不出来。
"诶~私下里这么称呼有什么关系嘛~小黑难道不把我当朋友的吗?"
这种掺了几分撒娇意味的假意抱怨是白先生对付我的惯常手段,虽说已是见惯不怪,一旦正面杠上还是教人十二分地招架不住。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好吧,只限于私底下。"我听见自己叹了口气,然后和未来无数次会发生的那样屈从于对方的淫威,"……嗯,小白。"
"那以后就请多指教啦,小黑。"白先生应答得很快,甚至有些迫切,似乎说的是句期待了很久终于能出口的话。
3.
小黑这个别称的由来,是我向白先生抗议多次无果后才得知的。
鉴于这个人一本正经说的胡话总是多过一脸不正经时说的真话,所以其中缘故是否真的如他所言还有待商榷。
"玹字拆开为一玉一玄,玄本指赤黑之色,叫小黑也不无道理吧?难不成你更喜欢小玉?"被我用怀疑的眼光盯了几天,白先生仍旧是面不改色,笑得极为纯良。
面对这么个反问,回答当然只有一个。
"小玉就算了……"我扶额,颓然放弃了从某人那里撬出点什么东西的打算。
说实在的,一个称呼而已,并没有什么值得纠结的地方,但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大概是每次被称作小黑的时候,飘飘渺渺的白先生在我面前才会是牵了线的风筝,虽然还是飞在天上,总归受了人世羁绊不至于转眼便消失无踪。
偶然听到我想法的白先生对此嗤之以鼻。
"哈哈哈,小黑你也想得太多了,"他笑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眸子里荡着细碎朦胧的琥珀色光晕,那是跟他本人一样温柔的色彩,"我很喜欢这里哦,即使要离开,怎么也会好好和小黑打个招呼吧。"
白先生确实在这座边境小城生活得安逸,每天都有慕名的人前去拜访。当然去的人不是镇民就是活泼好奇的稚童,他兴致来了,便会潇潇洒洒讲上一堂,大多都顺应众人心意,述说些海外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他自身的经历却往往是春秋笔法,模糊带过,没人能详细知道白先生的过去到底是什么模样。
我也不例外。
4.
见过白先生的人都会觉得他着实平易近人,是个谦谦君子。其实不然,他孩子气,任性又喜欢恶作剧,从不按常理出牌,是个谜一样的人物。
这样讲稍有自夸之嫌,但相较于镇上许多人而言,或许我已经是最了解他的一个了。
他有个蕙质兰心的姐姐,虽然和白先生面貌相仿却成熟稳重多矣。
他有过两个老古板性子的东瀛挚友,一个是大家族不苟言笑的当家,一是个正直纯粹热爱料理的武士。
他还有把朱红色的和伞,有个刻满神秘字符的古拙罗盘,平日俱深锁在匣子里,和他的过往一般不见天日。
前两条只有我知道,后一条里的红伞和罗盘却是大家都见过一次的,也只有一次。
幼时的我曾经因为迷路被困在夜雨滂沱的山林,惊动了全镇的人四处寻找。听到消息,白先生立刻取了伞和罗盘出来。传言那罗盘十分神异,一行人跟着指针指示的方向不消半个时辰就找到了我。
可惜我那时还小又浇了一身冷雨,传得沸沸扬扬的仙器罗盘没有半分印象,反倒是看似平常的红色和伞和撑伞的人模模糊糊地在回忆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撕破厚厚夜色的红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