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兴汉家吧 关注:47贴子:4,990

卢象升事迹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贴资料节选自《明史·卢象升传》,卢象升是明末名将,民族英雄,后与清兵力战战死。


1楼2017-08-24 07:52回复
    开更!


    2楼2017-08-24 07:52
    回复
      1.卢象升,字建斗,宜兴人。祖立志,仪封知县。象升白皙而臞,膊独骨,负殊力。举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稍迁大名知府。
      今天的主角卢象升是明朝宜兴人,自建斗,祖父卢立志曾做过议封知县,据说卢象升小伙子白白嫩嫩,长得比较文弱,但是力气很大.天启二年中了进士,恩师是袁可立军门,在户部做了主事,因为小伙子业绩不错,也很会来事儿,所以就升到了员外郎,不久又下放到大名当知府来历练历练


      3楼2017-08-24 07:53
      回复
        2.崇祯二年,京师戒严,募万人入卫。明年,进右参政兼副使,整饬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号“天雄军”。又明年举治行卓异,进按察使,治兵如故。象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能治军。
        到了崇祯二年,皇太极借道蒙古,直逼京师重镇,蓟辽督师袁崇焕跟在皇太极后面绕圈子,这个时候崇祯向各大卫所、府衙发布勤王令,卢象升便临时招募了一万人赶到京师.第二年,因为入卫有功,升了官,负责三府军务,称为天雄军.第二年,因为小伙子非常能干,又升了官.小伙子虽然是个文人,但是精于骑射,是一个李云龙似的没有生过军校,却天生就能打仗的军事奇才.


        4楼2017-08-24 07:53
        回复
          3.六年,山西贼流入畿辅,据临城之西山。象升击却之,与总兵梁甫、参议寇从化连败贼。贼走还西山,围游击董维坤冷水村。象升设伏石城南,大破之,又破之青龙冈,又破之武安。连斩贼魁十一人,歼其党,收还男女二万。三郡之民,安堵者数岁。象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升额,又一矢仆夫毙马下,象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象升以是有能兵名。贼惧,南渡河。
          这是卢象升第一次作战,对手是起义的农民军,卢象升和两位小伙伴接连击败流贼.每次临阵,卢象升都要身先士卒,后来流贼说,这个小伙子不好惹,咱碰见他就躲的远远的.


          5楼2017-08-24 07:54
          回复
            4.明年,贼入楚,陷郧阳六县。命象升以右佥都御史,代蒋允仪抚治郧阳。时蜀寇返楚者驻郧之黄龙滩,象升与总督陈奇瑜分道夹击,自乌林关、乜家沟、石泉坝、康宁坪、狮子山、太平河、竹木砭、箐口诸处,连战皆捷,斩馘五千六百有奇,汉南寇几尽。因请益郧主兵,减税赋,缮城郭,贷邻郡仓谷,募商采铜铸钱,郧得完辑。
            第二年,流贼苯入湖北,于是崇祯便调卢象升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治理郧阳.卢象升到任之后,会和总督陈奇瑜接连击败流贼,然后又在郧阳施仁政于民,可见卢象升真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


            6楼2017-08-24 07:56
            回复
              5.八年五月,擢象升右副都御史,代唐晖巡抚湖广。八月,命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总督洪承畴办西北,象升办东南。寻解巡抚任,进兵部侍郎,加督山西、陕西军务,赐尚方剑,便宜行事。汝、洛告警,象升倍道驰入汝。贼部众三十余万,连营百里,势甚盛。象升督副将李重镇、雷时声等击高迎祥于城西,用强弩射杀贼千余人。迎祥、李自成走,陷光州,象升复大破之确山。先是,大帅曹文诏、艾万年阵亡,尤世威败衄,诸将率畏贼不敢前,象升每慷慨洒泣,激以忠义。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
              在这一段可以看出,卢象升的惊人表现早被崇祯看在眼里,崇祯立即出手给了卢象升重权,不久又让他提点山陕军务,赐了尚方宝剑和便宜行事之权,注意,这可就说明,卢象升在地方上基本是无敌了,谁也不能和他对着干.卢象升升了官,还是非常谦虚,也没有沾沾自喜,反而击败了闯王的三十万联军.有一次,军队断粮,这在其他部队,当然是饿不着主帅的,但这是卢象升的部队,将士绝粮,我有什么脸面继续大吃大喝?!


              7楼2017-08-24 07:56
              回复
                6.九年正月,大会诸将于凤阳。象升乃上言曰:“贼横而后调兵,贼多而后增兵,是为后局;兵至而后议饷,兵集而后请饷,是为危形。况请饷未敷,兵将从贼而为寇,是八年来所请之兵皆贼党,所用之饷皆盗粮也。”又言:“总督、总理宜有专兵专饷。请调咸宁、甘、固之兵属总督,蓟、辽、关、宁之兵属总理。”又言:“各直省抚臣,俱有封疆重任,毋得一有贼警即求援求调。不应则吴、越也,分应则何以支。”又言:“台谏诸臣,不问难易,不顾死生,专以求全责备。虽有长材,从何展布。臣与督臣,有剿法无堵法,有战法无守法。”言皆切中机宜。
                九年,卢象升在凤阳召开会议,然后上书给崇祯说:“总是等到贼寇横行以后朝廷再调兵,贼寇人多时再增派兵力,这只能说是跟不上趟儿。部队开上战场然后再讨论供应军饷,部队会合以后再来申请粮饷,这只能说是玩命。况且请到的粮饷不够用,士兵们就会跟随贼寇去抢劫,这样近八年来所召来的部队都和贼寇成了同伙,所食用的军饷都无异于盗贼的饷粮了。”接着又说:“总督、总理应该掌握有专门的部队和专门的粮饷。把咸宁、甘肃、固原的部队调派给总督,蓟州、辽阳、山海关、宁远的部队归属总理指挥。”还说道:“各直省的巡抚大臣都有边疆重任,不要一有贼警就请求别人增援、调兵,不响应他呢,大家本来就应当同舟共济,四处去接应他吧,兵力怎么能跟得上?”又说:“台谏大臣们不管事情的难易,不顾将士的死活,专门在那里说长道短,求全责备。别人即使有再大的本事又怎么能施展出来?我和总督大臣两个人只讲剿法不讲堵法,只讲怎么打不讲怎么守。”这些话都说中了当前对流贼战争的各种要害,佩服佩服


                8楼2017-08-24 07:57
                回复
                  7.于是迎祥围庐州,不克,分道陷含山、和州,进围滁州。象升率总兵祖宽、游击罗岱救滁州,大战城东五里桥,斩贼首摇天动,夺其骏马。贼连营俱溃,逐北五十里,硃龙桥至关山,积尸填沟委堑,滁水为不流。贼乃北趋凤阳,围寿州,突颍、霍、萧、砀、灵璧、虹,窥曹、单。总兵刘泽清拒河,乃掠考城、仪封而西。其犯亳者,折入归德。永宁总兵官祖大乐邀击之,贼乃北向开封。陈永福败之硃仙镇,贼遂走登封,与他贼合,分趋裕州、南阳。象升合宽、大乐、岱兵大破之七顶山,歼自成精骑殆尽。已,次南阳,令大乐备汝宁,宽备邓州,而躬率诸军蹙贼。遣使告湖广巡抚王梦尹、郧阳抚治宋祖舜曰:“贼疲矣,东西邀击,前阻汉江,可一战歼也。”两人竟不能御,贼遂自光化潜渡汉入郧。象升遣总兵秦翼明、副将雷时声由南漳、谷城入山击贼。宽等骑军,不利阻隘,副将王进忠军哗,罗岱、刘肇基兵多逃,追之则弯弓内向。象升乃调四川及筸子土兵,搜捕均州贼。是时,楚、豫贼及迎祥等俱在秦、楚、蜀之交万山中,象升自南阳趋襄阳进兵。贼多兵少,而河南大饥,饷乏,边兵益汹汹。承畴、象升议,关中平旷,利骑兵,以宽、重镇军入陕,而襄阳、均、宜、谷、上津、南漳,环山皆贼。七月,象升渡淅河而南。九月,追贼至郧西。
                  卢象升设计四处围堵农民军,把他们逼到了七顶山,打的李自成丢盔卸甲,之后又追赶的农民军四处逃命


                  9楼2017-08-24 07:58
                  回复
                    8.京师戒严,有诏入卫,再赐尚方剑。既行,贼遂大逞,骎骁乎不可复制矣。既解严,诏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大兴屯政,谷熟,亩一钟,积粟二十余万。天子谕九边皆式宣、大。
                    这个时候清兵入关,卢象升被喊回去护卫京师,结果很快清兵就退了,但是流贼们可又出来闹腾了.崇祯明显不想让卢象升功高震主,明升暗降把他提升为兵部侍郎,到宣大屯田,但这个卢象升明显是万能的,读书读多好,打仗打的妙,居然连种地也能种出彩来.于是崇祯下令九边都要学习宣大.


                    10楼2017-08-24 07:59
                    回复
                      9.明年春,闻宣警,即夜驰至天城。矢檄旁午,言二百里外乞炭马蹄阔踏四十里。象升曰:“此大举也。”问:“入口乎?”曰:“未。”象升曰:“殆欲右窥云、晋,令我兵集宣,则彼乘虚入耳。”因檄云、晋兵勿动,自率师次右卫,戒边吏毋轻言战。持一月,象升曰:“懈矣,可击。”哨知三十六营离墙六十里,潜召云师西来,宣师东来,自督兵直子午,出羊房堡,计日鏖战。乞炭闻之遂遁。象升在阳和,乞炭不敢近边。五月,丁外艰,疏十上,乞奔丧。时杨嗣昌夺情任中枢,亦起陈新甲制中,而令象升席丧候代。进兵部尚书。新甲在远,未即至。
                      不久后,卢象升的父亲去世,卢象升请求回家守孝,但崇祯不许,为了表达歉意,又加封他为兵部尚书。


                      11楼2017-08-24 08:00
                      回复
                        10.九月,大清兵入墙子岭、青口山,杀总督吴阿衡,毁正关,至营城石匣,驻于牛兰。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三赐象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驰疏报曰:“臣非军旅才。愚心任事,谊不避难。但自臣父奄逝,长途惨伤,溃乱五官,非复昔时;兼以草土之身踞三军上,岂惟观瞻不耸,尤虞金鼓不灵。”
                        九月,清兵入关,杀死了明军的总督,随后崇祯第三次赐予卢象升尚方宝剑,总督天下援兵


                        12楼2017-08-24 08:00
                        回复
                          11.已闻总监中官高起潜亦衰绖临戎,象升谓所亲曰:“吾三人皆不祥之身也。人臣无亲,安有君。枢辅夺情,亦欲予变礼以分諐耶?处心若此,安可与事君。他日必面责之。”当是时,嗣昌、起潜主和议。
                          卢象升想一心抗敌,可朝廷却不这么想,当时的重臣杨嗣昌和监军太监高起潜都主张议和.


                          13楼2017-08-24 08:01
                          回复
                            12.象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及都,帝召对,问方略。对曰:“臣主战。”帝色变,良久曰:“抚乃外廷议耳,其出与嗣昌、起潜议。”出与议,不合。
                            卢象升听了,气的不行,恰巧崇祯召对,问应该如何面对清军入关,卢象升便说了主战,这明显不对崇祯的主意,但崇祯身为大明皇帝,怎么可能亲口说出议和的事?于是就让卢象升出去和杨嗣昌还有高起潜说,是想让这两个人说服卢象升,但卢象升真是”不开窍”,两个人废了半天劲,还是没说服他


                            14楼2017-08-24 08:02
                            回复
                              13.明日,帝发万金犒军,嗣昌送之,屏左右,戒毋浪战,遂别去。师次昌平,帝复遣中官赍帑金三万犒军。明日,又赐御马百,太仆马千,银铁鞭五百。象升曰:“果然外廷议也,帝意锐甚矣。”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崇祯接连送了很多东西来劳军,好,既然你要打,我就支持,但千万不要浪战,要保留有生力量,卢象升被崇祯感动的不得了,准备开战,但开战的事经常被杨嗣昌和高起潜阻挠,为了顺利开战,他不得不放弃关宁军,只带着自己本部的宣大劲旅,这样,高起潜就没话说了吧?但是这个时候,卢象升虽然名义上是总督天下勤王兵,但实际兵力不到两万人.


                              15楼2017-08-24 08: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