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眸清扬吧 关注:49贴子:6,810

【书与影】如是我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8-19 18:56回复
    下载贴吧客户端发语音!
    《湘行书简》 沈从文
    它的内容是和《湘行散记》合并在一起的,后者还没有读完,但想要先写写。也许是时候尝试写感想。
    沈从文先生的信里,可读出一种通透纯真的孩子气,让人想起《人间草木》里说他笑时双手前后仰前后仰动,是心底最纯真的人才会那样笑。确实,读此书简,便觉得他是妻子张兆和所述的一样,“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那便是赤子之心吧——看他温柔包含情意碎碎写着湘行见闻,也可感知张兆和拆信时喜悦的十分之一二了。确实,语气极其温暖平淡道来。
    这是我想学习的风格,清淡自然,不着痕迹,写完后自己读没有傻气。他写行船景色,读时如临其境,比如他写茂林修竹中群山有黛色深青色,就想起军训时我也曾仰头看过类似情景(顺便一提,还有水面漾开的波纹,倒影,晨雾如初醒时眼前模糊,寥寥晚星相望)。同时,景中含情,讲母亲,讲三三、四四、九九,讲艄公,乃至历史、家国、人事。他的情感很充沛,也很美好,读《边城》不知如何。
    也是头一次觉得,隔着纸面,看到作者的内心世界,看到性格,一颗赤子之心。
    第一次在本子上写读后碎碎念,内容并不多,稍有修改但大致如是。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8-19 20:58
    回复
      a然而还是觉得……重读刻意而且有点矫揉造作,有些地方表达不清。
      傻气大概还是冲出了屏幕orz但慢慢写下去可能会好点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8-19 21:00
      回复
        0.5《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
        书是阅览,不能借走,大概用了两三个小时看完了半本,近乎囫囵吞枣,内容其实也记不太清。书的观点和讨论的问题都比较尖锐,因此也觉得学校的语文老师应该是很棒的人。
        读的时候想到一个问题:遵规守纪究竟是不是好事。可能我把规矩纪律上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乃至于我并没有在讨论规矩纪律。自认为一直是个特别遵守纪律的人,也因此得到“拘谨”的评价,这样做的时候我对纪律并没有分明的好坏标准和想法,但我认为遵守纪律很多时候为我免去不少麻烦,不会被批评或者责骂;有时候甚至会带来方便。那么当我面对一些有问题的规矩时,或者出于重压,我是不是还会继续遵从?这个时候,我究竟是不是做了正确的选择?
        又或者我自己的想法本身就是功利而且错误的。作者将之解释为“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我之前从没这么想过。
        等完整读过再详细讲讲吧。
        觉得学校推荐的书目多半是议论性文字,主题也比较…高级(奇怪的形容词),一定是出于什么原因,目前认为是为了让我们接触议论文。又或者,是真的在陶冶情操或者塑造三观吧。
        总觉得我想得还不够仔细不够深。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8-20 17:29
        回复
          1/10 《苏东坡传》 林语堂著 张振玉译
          觉得林语堂是很帅气的人。中文英文使得游刃有余,将中国的东西介绍给外国人,大概是一般的作者想不到也难以做到的吧。翻译家们多半是只翻译而不一定写自己的作品,作家们则多半不能翻译自己的作品。当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都是很伟大的人。
          于我,所识所见实在短浅,今天是第一次听说且心生向往。私心里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那样的人,传播中国的文化。当然木心先生说不要有意识这样想,一般都是无意识而达成。
          英文版标题似乎是The Gay Genius。知道gay有形容词性可是我总是(。
          本书有对王安石变法的一些介绍,作者应是持反对态度(称梁启超赞成,可找来读读看),提到了一些经济的问题,总觉得可以衔接高一上的思政内容。
          记忆最深刻的话是引自《史记·范滂传》里范滂母亲说“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实在是很高的觉悟了。对生死看得很开,对美名也如是。现在的我,是做不到的,今天还有很功利的想法来着。
          get到了王安石的三件不修边幅之事,可能可以用到议论文里。一,朋友们换了他的衣服却浑然不自知;二,只吃靠近的菜;三,通宵苦读来不及洗脸梳头被误认为耽于情色。
          书里面提到郑侠画灾民图,想起来陈丹青提到《流民图》,皇帝为前者落泪,后者为作者带来了无尽的苦痛。苦难实在是太大太常见也太宽的主题,可以长久描述,自然也不可或缺。现在觉得悲观和乐观都没有绝对的对错,悲观自然有悲观的好处,乐观也不全是正确的。之前看微博上有人说“最不喜欢诸如‘正能量’的表达,让人觉得自己正常的负面情绪都是糟糕的肮脏的”,深以为然。但还是希望自己尽量乐观吧。
          书只读了一点,今晚早睡,只能这样草草写就,等几天后补一补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8-20 22:20
          回复
            1/3《苏东坡传》 林语堂著 张振玉译
            王安石实在是很有趣很矛盾的存在,大概只能用古怪来形容了。对他的第一印象来自《登飞来峰》,诗歌鉴赏题里说他“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他锐意改革的决心和前途大好的喜悦。那时候对他变法几乎完全没概念,现在了解了,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
            只是想说说王安石这个人。同年代的老臣如司马光真的是很中肯而且公允的人,当然,如果不是那样他也没法公允地写《资治通鉴》吧。史学家本应是不带任何色彩著书的,但那样大概不太可能。就像今天读的一点点《谈美》,几乎不存在完全客观。
            书上说,英宗即位后一年,司马光重病在床,以宰相身份下的最后一道命令是,“王安石为人不坏,只是错在刚愎自用,朝廷仍应当厚葬”。将人与事分开得如此清楚明白,当是活得很澄澈了吧。难怪评价说二人胸怀皆光风霁月。
            不明白为什么皇帝如此重用乃至于盲目相信王安石。是读得不认真之故。目前总结出来只一条,就是皇帝有着效法尧舜的野心,而王安石正对胃口。但这个解释我觉得站不住脚。从现在的视角来看他的做法无疑是不可理喻的,也许在那个时候皇帝本人是看不透的?当下做的决定当下即知好坏才是更奇怪的事情。
            还是觉得王安石这一生十分可悲。晚年,儿子因与小人夹缠不清离世,说到底还是斗争的牺牲品。王安石本人在政治上结交的不乏小人,疏远君子(大概就像林语堂说的那样,君子是凭道义做事,小人只顾自己),实在是犯了出师表里头说的“亲贤远佞”。最后被小人联手对付去了金陵,晚年乡间骑驴喃喃自语,如同一出悲剧的落幕。
            林语堂著书目的究竟是什么?我现在不觉得是单纯介绍中国文化给外国人了,其中他费了很大篇幅来描写王安石,而且在这些文字中他借古表达了对今事看法,不知道有没有和《吾国与吾民》有几分相似。
            打算全部读完之后再读。学校推荐的书能的话最好多读几次。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8-21 21:28
            回复
              2/3《苏东坡传》
              越读越觉得苏轼真的是好可爱的人哈哈哈哈哈哈哈他那么生动那么可爱!
              他的性格总结起来大致是:善辩、刚直、慈悲、随遇而安、苦中作乐、幽默风趣、达观、痴。
              他四十岁后出任徐州太守,黄河改道洪水来时亲自监工,且关心囚犯的健康、福利,可称慈悲。被后世称作“苏徐州”,可见功绩之深。有着这样赤子之心的人,真的不愧于得到爱戴敬仰乃至天下争读诗文(在世时候全民阅读风潮也是十分狂热了)。就算是隔了这么久,听林语堂叙述史实与传说,也觉得苏轼是一个极其生动立体的存在,而非隔着史书那样遥远。林语堂写,“有些小事,很容易做,只要人想到去做,但是只有苏东坡去做”,联想到韩愈在潮州期间。
              之前曾经在宋词鉴赏辞典上看过,苏轼写自己“自喜渐不为人识”,当时读来只觉得豁达淡然有趣,而如今读罢他的大半生,却觉得有种悲凉无奈了。被醉汉推搡撞倒,脱去士人服饰而着农人衣衫,他对国对皇帝的忠心是不死的,但名气为他招致太多坎坷。只能说天意弄人吧?不过,也许他是不需要后世“可惜”之嗟叹的,像他后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也怡然自得,大概是过得非常快活。若非如此,也不会写出“江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样的话来吧。后来写诗给儿子,也说“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那又是另一种爱和无奈了。聪明太过,苏轼要累,王熙凤也要累,那么多文人墨客也要累。
              说他达观,是南京时还去和王安石谈论佛学与诗歌。虽然政见不同仍能大谈大笑,这一点很震撼,我从没想过,也果然是他们心胸风光霁月。
              痴人痴人,伶牙俐齿和宽厚达观都极可爱,难得古往今来这么多人拜倒在他的……子瞻帽下。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8-22 19:11
              收起回复
                《十二怒汉》 希德尼·鲁迈特执导
                应该是第一次看黑白电影。先不去网上找评论,只说说自己的想法。
                十二是一个偶数,这是个有趣的安排,当比分持平的时候是我觉得最戏剧性也最为必然的一幕。电影开始时我就偏向了Davis孤军奋战的“反对”一方,并没有理由,大概是走了一条套路。而这一孤军奋战的反对者,以及11:1的比分都很有戏剧性。
                Davis与他人不同的一点在于,他是第一个(至少是如此表现的)非常认真地对待评审团工作的人,深知责任之重大。他站在了“被告”的角度考虑问题,想起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之中提,自己曾在思想国网站上问过“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用途?”,几乎所有人都是站在施暴者的角度来回答(如用来关押、折磨etc.),却没有人用被施暴者的角度回答“是用来逃跑的”,也许两个回答都不尽善尽美,但确实是一个少有人想到的问题。(不过,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人们习惯了站在强势一方思考问题?)Davis同时极富勇气和主见,毕竟在极端的趋势下坚守心中的看法,这时候不能说固执了,只能说是执著。认真地对待生死是评审团中其他成员至少在一开始未曾表现出来的品质。但我不太理解的是他说的“五分钟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不是太武断了吗”,这似乎涉及到一个时间问题。之前在Know Yourself公众号上看到,人们以为时间越长考虑就越充分,但研究证明有时并不如此。
                从“无罪”支持者2(老人McCartle)身上,可以看到的是他的细致。他观察之敏锐也许直追福尔摩斯:证人1的步履蹒跚,证人2的眼镜压痕。如果说Davis是扛大旗做说客的那个人,老人更像是一个军师,摆出如山铁证在关键时刻反驳。也许如果没有他,事情并不会得到解决。
                评审团一开始的决定是非常草率的。有人提到“只挣三美元”,但这并不能在法治以及正义的角度上来衡量职位的作用。最后仅剩的“有罪”判决者将感情用事贯彻到底,这似乎并不应该是一个评审团成员应有的理性素质。他自始至终都是痛苦矛盾的,因为这个案子让他想起自己的儿子,恨,而且痛苦着。在评审团的角度他是不合格的,但作为一个父亲没法责怪他。
                这个案子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弑父,至少这是初步结论。这在道德伦理上是无法接受的。大概也是为什么一开始一边倒地认为少年“有罪”。
                在里面认识到的几个问题有:一,从不同角度看事物;二,仔细辩证,寻找并抓住漏洞攻击,一定要站得住脚;三,人们容易在有了看法之后寻找支持自己的证据而忽视其他证据,哪怕其他证据更具说服力。
                Reasonable doubt是电影中频频出现的一个词。看时摘抄的台词如下: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8-22 22:08
                回复
                  自己看的时候想到的大概如此。等明天去搜搜影评。
                  还有一张特别有意思的群像,有站有坐,借此表明态度。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8-22 22:09
                  回复
                    电影的拍摄手法。通篇主体在一个讨论室内,让人想起《杀戮》那部片子也是如此描述室内的争吵。同时慢慢把案子细节呈现出来,往好了说是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往坏了说就是一开始没有给观者足够的思考漏洞时间——不过它并不是一部推理悬疑电影,不能太责怪。
                    不过这种叙事也很考验剧组。仅仅通过对话和动作来介绍所有人的身份、心理以此映射他们最终的选择,同时不让人厌烦或者觉得信息量太大,真是很了不起。还有就是跳“无罪”的人的次序也值得深究,也许还可以再看看。
                    一个题外话。Henry Fonda似乎是Jane Fonda的父亲……在好莱坞女演员圆桌看到过。
                    在网上看到的一些问题:
                    1 Davis本来不应该带一把和凶器相似的刀进入法院
                    2 关于影片中的天气。炎热到暴雨到雨停。有人说是“人性中的纠正机制”,有人说是推动情节发展。有一点点阅读理解既视感”环境描写的作用”
                    3 一个有关政//治正确的问题:为什么片中清一色白人男性
                    4 自己看片时候有个问题:团长先生为什么要和Davis说起自己带领棒球队的经历?
                    5 “合理的疑问”应该是全片主旨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8-23 09:03
                    回复
                      《苏东坡传》
                      书越读越后,情绪大概是心痛愤怒到悲伤难过。心痛愤怒,在朝廷小人对苏东坡乃至元祐老臣的迫害,赶尽杀绝。就像人们说的那样,“你也有子孙”,“就不怕后代也遭到这样的对待吗”。林语堂说他们未必是施虐狂,只是想报仇,同时斩草除根。那样是真的没什么人性了——但那样的斗争中反而讲人性才可笑吧。
                      然而,正是那种斗争中的人性之光打动人,闪烁着发亮。所以宋的灭亡确有其必然,也许所有朝代都是如此,“天才也会生出昏庸暗弱的后代”。从前读历史,尚为帝室可惜,但现在我却有些或许可称偏激的观点。他们的结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称咎由自取。这个时候,小说里写的帝室之间的爱情显出可笑来。
                      苏轼上表里有一句话,“小人浅见,只为朝廷惜钱,不为君父惜民。”君父。这个称呼在乱世听来真是很可笑的。而有时也未必全是宫室的错误,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因受蒙蔽而不明。而小人邪压了正,不容清议。王安石的结局悲剧,但也许并不十分惹人怜悯,至少在读罢之后并不冷静的我看来,他并不是个高明的政治家,也没有什么远见。他站在朝廷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朝廷喜闻乐见的,然而“小人浅见”,不为君父惜民。不读,是不知道王安石是这样偏激固执的一个人的,也不知道那时官场黑暗如此。
                      似乎还有很多话想说,但不知从何说起了。一切都落幕了。好人在当时并没有等到正义,而小人们仍享祭祀香火,故事结束又开始,历史的车轮从没有停下来。苏轼的一生是跌宕着的剧目,爱民是他,达观是他,痴心上表是他,善辩刚直是他。
                      读完,只觉得如百年前宋朝民众一样深深敬服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8-23 13:12
                      回复











                        12楼2017-08-23 17:01
                        回复











                          13楼2017-08-23 17:02
                          回复









                            14楼2017-08-23 17:03
                            回复
                              《城南旧事》 吴贻弓执导
                              书,是小学低年级的时候翻来覆去看过好几遍的,那时候很喜欢。现在想起来,也仍然觉得非常美好。电影删去了书里许多细节,大概是时间所限。也许改编并不十分成功?但是它还是很好地用了林海音的“含而不露,哀而不伤”的风格。有几个地方看得很难过:草堆里的人被捕时,回过头看着英子;宋妈抱着弟弟喃喃说“不要小栓子也不要丫头子了”;爸爸躺在病床上问英子“你恨爸爸吗”。也不知道为什么难过,大概是含而不露的风格吧,这时候不想细究了。
                              小萝莉很可爱,骆驼很可爱,弟弟很可爱,秀珍很好看。电影笼罩着一种朦胧,就像是童年时的那种感觉,也贴合了记忆里书本给我的感觉。一层淡淡的蓝雾总是作为远景出现,衬着秋天的霜叶,就是想象中北平该有的样子。电影有时像是风物诗,比如舀水、英子描红、两个孩子在屋里荡秋千、染指甲花、集市里唱戏或者摆着中国结瓷瓶。从春到冬,日子慢慢推移过去,英子仍然笑得甜甜的,但身边的人和事却飞一样掠过去了。她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也真是一个孩子。
                              又想把书翻出来看看。还是没办法有更深的感悟。
                              题外话是,也许是北方都有的方言口音,“八”的念法总让我觉得很亲切很亲切。


                              15楼2017-08-23 19: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