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饶氏族谱序》(罗伦序,引自江西谱)
饶氏世家甘竹太守秉鉴甫,易甘竹为双峰,双峰自东山,东山自宜黄,宜黄自东原,自南城,自白干,白干则番阳后也。饶本尧后,避秦迁番,益食为饶。唐德宗时,番阳之饶有元亮者,安抚浙西,归考南城,则白甘垒石历山,上湖新城,则象岸宜黄,则东原濯江神冈崇仁彭原智原,广昌则东山甘竹迁善,南丰则白舍尧方,皆其后也。元亮二十六世孙曰希明敦克义睦合诸族之谱修之,冢孙秉鉴偕其弟某寿梓以给诸族属伦叙之,叙曰:善世其族者,先礼义而后富贵,礼义者人心之固有,富贵者天命之或然,求之不可必得,得之不可必守。若夫礼义人第不求耳,求之斯得守之斯久,人不知出乎此何也。所以遗其子孙者,田园惟恐其不辟,宫室惟恐其不壮,金玉货贝惟恐其不积,科名爵位惟恐其不隆,且赡也不思所以淑其心其福之者适,所以祸而促之也。保一族者无礼义且不可,况保天下者乎。先生之世乡党里巷非有宗族之亲,骨肉之爱,贫穷相收,患难相救,死亡相助,庆吊相交。自夫政衰教弛,同宗共出之亲涣散乖戾,患难则乘之,贫贱则凌之,死亡则弃之,凡见其可欲者,皆集之以为己有,而不相恤。纲常之道,大坏而不振矣。于戏教之行异类为胶漆其废也。同气为仇敌,礼义之关于教化岂细哉。故先王之法不见于今,大观君子鸟可遂已,于是倡之以祠联之,以谱合之以义聚,均之以义田,教之以义塾,周之以义资,葬之以义冢。濡乎耳者,染乎目者,规之无绝其心。若苏州之范氏,江州之陈氏,浦州之郑氏,今番阳之虞氏,亦庶乎其可也。天下之大,虽非一家一族之可化,然天下者家族之积也,使天下之人各爱其身,各睦其族,亦庶乎先王之化矣。吾欲修是法以行于吾之族,德未孚而力不逮。饶氏有可为之势,有欲为之志,在为之而为之。所望于饶氏者,因以望于天下也。
翰林院修撰罗伦一峰氏撰
*
这篇序的撰写时间后来在广西容县饶氏家谱上查到,为“明成化四年(1468年)戊子正月”。
罗伦,江西永丰人,字彝正,号一峰。生于明宣宗宣德六年(1431),卒于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丙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饶氏世家甘竹太守秉鉴甫,易甘竹为双峰,双峰自东山,东山自宜黄,宜黄自东原,自南城,自白干,白干则番阳后也。饶本尧后,避秦迁番,益食为饶。唐德宗时,番阳之饶有元亮者,安抚浙西,归考南城,则白甘垒石历山,上湖新城,则象岸宜黄,则东原濯江神冈崇仁彭原智原,广昌则东山甘竹迁善,南丰则白舍尧方,皆其后也。元亮二十六世孙曰希明敦克义睦合诸族之谱修之,冢孙秉鉴偕其弟某寿梓以给诸族属伦叙之,叙曰:善世其族者,先礼义而后富贵,礼义者人心之固有,富贵者天命之或然,求之不可必得,得之不可必守。若夫礼义人第不求耳,求之斯得守之斯久,人不知出乎此何也。所以遗其子孙者,田园惟恐其不辟,宫室惟恐其不壮,金玉货贝惟恐其不积,科名爵位惟恐其不隆,且赡也不思所以淑其心其福之者适,所以祸而促之也。保一族者无礼义且不可,况保天下者乎。先生之世乡党里巷非有宗族之亲,骨肉之爱,贫穷相收,患难相救,死亡相助,庆吊相交。自夫政衰教弛,同宗共出之亲涣散乖戾,患难则乘之,贫贱则凌之,死亡则弃之,凡见其可欲者,皆集之以为己有,而不相恤。纲常之道,大坏而不振矣。于戏教之行异类为胶漆其废也。同气为仇敌,礼义之关于教化岂细哉。故先王之法不见于今,大观君子鸟可遂已,于是倡之以祠联之,以谱合之以义聚,均之以义田,教之以义塾,周之以义资,葬之以义冢。濡乎耳者,染乎目者,规之无绝其心。若苏州之范氏,江州之陈氏,浦州之郑氏,今番阳之虞氏,亦庶乎其可也。天下之大,虽非一家一族之可化,然天下者家族之积也,使天下之人各爱其身,各睦其族,亦庶乎先王之化矣。吾欲修是法以行于吾之族,德未孚而力不逮。饶氏有可为之势,有欲为之志,在为之而为之。所望于饶氏者,因以望于天下也。
翰林院修撰罗伦一峰氏撰
*
这篇序的撰写时间后来在广西容县饶氏家谱上查到,为“明成化四年(1468年)戊子正月”。
罗伦,江西永丰人,字彝正,号一峰。生于明宣宗宣德六年(1431),卒于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丙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