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吧 关注:2,982贴子:209,575

"夷"之本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学衍义补>程颐 曰:“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圣人恐人之入夷狄也,故《春秋》之法极谨严,所以谨严者,华夷之辨尤切切也。
程颐的这句话给我们解释了一个问题,就是数千年来,古今中外,为什么无一自称"夷"者,这完全和蛮夷吹眼里"高度文明的东夷"不符。夷,是介于人和动物之间的一种东西,是非人非兽的。礼一失则为夷,夷是无礼的,无人格的,所以<春秋>之法极严,<春秋>是出自先秦山东知识分子的著述,这就更具证明,在先秦的山东,无论知识分子还是普通民众,都没有"夷"的自觉和认同。假设先秦的山东人对"夷'还有一丝认同的话,可能桓公的"攘夷"行动",连山东都走不出去,就会被山东内部反对的声音和知识阶层的舆论联合绞杀了。那么事实上,既然山东人的"攘夷"行动,不仅在山东本地如鱼得水,受到山东各界的支持和赞许,并迅速"风靡"全中国,那就说明,在先秦的山东人眼里,"夷"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鬼东西。
也是在此之后的几千年里,山东人再也没被称过"夷"了。山东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汉代山东的知识分子开始嘲笑别人了,以郑玄为首的山东经学家,以经典作注,对东北的少民及日韩生出歧视心理:"(东夷)…寡廉鲜耻…","临海望远鄙夷生",一群山东知识分子隔海望着对面的东夷人指指点点:"鼻屎,一坨鼻屎,臭不要脸"。
那么,"夷"究竟是什么鬼东西?
"夏有九夷",山东人注疏:九夷,一曰玄菟,二曰乐浪…,大部分被指向了朝鲜半岛,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山东人是"唯恐夷粘身",在山东人看来,夷是个脏东西,是不洁的。这些我们暂不理睬,看另一个注解,九夷,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畎夷:就是后世的犬戎,戎狄的一支,游牧。 即 犬戎 。又称混夷、昆夷。<尚书大传>卷四:“文王受命……四年伐 畎夷 。”郑玄注:“ 畎夷 ,混夷也。<诗>云:‘混夷駾矣,四年伐之。’”<史记·匈奴列传>:“其后百有馀岁, 周 西伯昌 伐 畎夷 氏。”司马贞索隐:“韦召云:‘<春秋>以为 犬戎 。’大颜云:‘即昆夷也。’”
于夷:戎狄的一支,游牧, <三国志>:(李傕)边蔽之人,习于夷风。李傕是凉州北地郡人。因此,于夷的位置应在凉州周边。
白夷,赤夷:就是后世的白狄,赤狄,戎狄的一支,游牧。
真正处在山东半岛的,可能是风夷阳夷。
夏代九夷的分布图,是分布在夏朝的西北东三个方向,九夷包括了游牧人群和东部的一切渔猎人群,因此,九夷并不是一个文化群,而是包含混杂的一个泛称性的概念,在夏代,泛称夏人边缘地带的"非夏人"。
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这个后缀词"夷"并不是主旨词,畎夷是畎部落,于夷是于部落…后缀词"夷"应是夏人附加的蔑视词。由此本教授想到清末黄遵宪描写外国人的记载:鬼子大致分为十七种:红毛鬼(荷兰),列颠鬼(英国),发了祁鬼(法国,现代译音法兰西)……
在这里,"鬼子"只是一个歧视性质的附加词汇,附着于主旨词汇上。这就是古代"夷"用法的翻版,九夷其实就是畎,于,方,黄,白,等部落,"夷"是夏人故意加上去的,以达到蔑视的效果,畎夷于夷方夷…意思就是畎鬼子,于鬼子,方鬼子…
先秦典籍中,"夷"的出现率较高,时有有盖过蛮戎狄的趋势,又有戎羌蛮狄统称为夷,同华相对,因此,先秦史料文献里就经常出现"西夷""北夷""南夷"等词汇。由此可见,"夷"早在先秦就已经泛化了,不单独指代哪群人,只指代同"华人"相别的人群。先秦华夏同文同种同血统,先秦之夷就混杂不堪了,甚至连猪狗等小动物都被归入"夷"里(<春秋谷梁传>)
这就可以解释春秋时代山东人要"攘夷",攘夷的中心却没在山东,蛮夷吹不是说先秦山东遍地夷吗?怎么你山东老祖宗却"攘自己"?
只有一种解释,山东人叫嚣"攘夷",是因为先秦的山东人根本就不认同"夷"。
蛮夷吹把东夷吹成高度成熟的民族,吹成高度文明的民族,但事实上却相反,山东人率先举起攘夷大旗,东夷民族既然这么发达,怎么先秦的山东人无一人站出来反对"攘夷"?如果东夷真的存在于山东,那么齐桓公高举攘夷大旗,必定会有人站出来反对,既然没有反对的声音,那么就证明,东夷根本就不存在,或者说先秦的山东人无一人认同"东夷"这个概念。东夷只是一个强加在山东人头上的蔑称。
秦后,东夷指代了日韩,东夷这个概念竟然跑到了另一群人头上,这是人类民族史上最诡异的一件事,也是东夷吹无法解释的"漏洞",东夷吹眼里"高度发达的大东夷族",怎么毫无征兆的突然的指代到另一群人头上?山东人竟集体噤声,不仅噤声,汉代山东学者还有意无意的把东夷这个概念引入日韩。如果东夷真的是"民族",无论它是否消亡,都不会无缘无故的乱指,中国历史消失的民族族群太多了,匈奴没了,中国人也没把匈奴的概念安到俄罗斯头上,即便突厥西迁了,中国人也没把突厥的概念安到中亚国家头上…那么多消失的民族,唯有东夷这个概念,却一路向东跑,像个僵尸一样,不断的变换灵魂替换身躯,一直都没亡。历史上存在过的民族,消失就消失了,民族的载体-人群都没了或文化变化了,就代表这个民族消失了,英国灭了法国,然后指着德国,把法国的概念戴到德国头上…英国人不可能这样做,德国人也不会认同法国这个概念。
那么,"东夷"的概念为什么会借尸还魂呢?
这个东夷吹无法理解,平常人也无法理解古人的这个举动,是因为东夷吹根本就不懂"东夷"这个概念。
<王制>:东曰夷,意思是(华夏)以东的叫夷,通常简称为东夷,南曰蛮,通常简称为南蛮…东西南北是方向,形成东西南北的因素是"中"。若无"中"这个参照物,东西南北便不存在了,没有参照物怎么形成东西南北?你在小明的东边,是因为你以"小明"做参照物,如果"小明"不存在,那么你究竟是在东还是在北?你究竟是在东还是在北,完全取决于你选择"谁"做参照物。东夷之所以称东,是因为以西边的华夏作参照,若以日本为参照物,则会叫"西×"了。若是自己最主给别人起名,就不会加方位词或叫"中×"。
因此,四夷的产生,是因为以中心的华夏为参照物,分布四方,曰东夷南蛮北狄西戎,华夏在中,通常称自己是中华或中夏,因此,从逻辑上来说,是先有'中华"这个概念,而后才能以"中华"为参照衍射出东夷南蛮等概念。
有脑 残 总是说,先有四夷后有华夏,这些人连最基本的逻辑概念都不懂。
古人的世界观和我们现代人的世界观是不同的,我们现代人之后有欧美,但古人定是不知道的。<诗>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直解,就是说整个宇宙都是古中国君王的。当然,古人的这种世界观,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当然是可笑的。基于古人的这种世界观,在理解古人的"华夷五方论",就一目了然了。古人把整个世界分为"五块",既华夏和东夷南蛮…,华夏在中,中国人自认自己处在天地之中,因此又称中华或中夏。东夷的概念既"东曰夷",就是华夏东边的叫做夷,东到何处?自然是东到尽头。因此,无论是在先秦还是秦后,只要有东边的国家或部落来朝贡,中国人一律划为东夷。这也解释了,秦后东夷的概念为什么在日韩身上,这不是汉代学者胡乱划定的,而是古人眼里的东夷,本就是个泛称,泛称一切华夏以东的人或地。秦汉时代,中华领土和文化拓展至大海,那么华夏和东夷的界线自然也退至东北及沿海一线,例如"外国"这个泛称概念,泛称一切我国国境线以外的国家,韩国自然也是外国,假设我国灭了韩国,不代表"外国"概念的消失,只能代表韩国头上的"外国"概念消失,这也代表我国扩大了,把东边的国境线东推到朝韩一线。"东曰夷"的概念也一样,"东夷"是个泛称性的概念,泛称一切东边的非华夏,先秦黄河下游被蔑称为东夷,秦朝时代完全"吃掉黄河下游",文化和领土拓展至海边,这不代表"东夷"这个概念消失,只能代表"黄河下游一代"的东夷概念消失,这也代表我国领土扩大了,把华夷界限推到朝韩一线。只要中华领土一直向东扩张,东夷的概念不会消失,它也只是随着华夏的东进而退却,就一直向东退。
这就是"东夷"的本质,既古人发明这个概念是赋予它的意义,就是个泛称性的。
东夷是"二级"的泛称概念,它受到"东"的约束。东边的夷人,主旨在"夷"上。夷指非华夏,既非中国。古人的华夷概念就是今天的"我国和外国"。因此,古代的夷遍布我国四周,东夷北夷西夷南夷齐备,连欧美都是夷,所以才有"师夷长技…"。"夷"的概念和"外国"一样,都是属于政治范畴内的概念。"进华则华,入夷则夷",就像今天的"拿到我国国籍的就是中国人,中国人移民海外入了外籍的就是外国人"。政治有界限,但民族和文化是无国界的,李光耀是新加坡人,但却和我们中国人是同文同种的,属于一个民族。
+++++
PS:上世纪30年代以来,日韩以"东夷"为台阶强抢我国文化,是因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把东夷实体化了,并往里填充了华夏文化,在其后韩国极力去汉化的时代,自然就贬华贵夷了。因在古代我们明文称他们为东夷,因此他们就顺阶而上,宣称中国文化是韩国祖先创造的,汉字也是韩国祖先创造的,和今天的华人或汉人无关。他们坚持说先秦没什么华夏或汉族,华夏或汉族是他们那样的"蛮夷"组成的,文化也是先秦的"蛮夷"创造的。中华文化是次生的,源于蛮夷文化。
他们这种说法,我国学者有反驳,多是以"东夷泛称"来反驳的。而且徐旭生蒙文通费孝通等史学家著史都明确的说:自炎黄时代至秦朝,华夏文明是中国的主体文明,所谓的东夷南蛮,是融入华夏,既被华夏同化,除了一些脑 残 学者说"蛮夷组成华夏"。
回归东夷概念的泛称性,也就摧毁了日韩以"东夷"为台阶强抢中华文化的基础。例如"外国"这个泛称性改变,我们称日韩为外国,也称美国为外国,而日韩不可能会以"同是外国"为台阶,说美国属于韩国。
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大唐大野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8-10 23:17回复
    看完这个贴,我相信楼主的自曝身份是真的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8-11 06:27
    收起回复
      尊王攘夷 就发现在山东 齐鲁发动的


      IP属地:安徽4楼2017-08-11 08:03
      收起回复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馀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拓朴维度 ***** 解释给我听


        IP属地:安徽5楼2017-08-11 08:17
        收起回复
          楼主个白 痴每天发些狗 屁不通的胡言乱语,得到众多白 痴同伙的捧臭脚,你每天口口声声“华夏”,你所谓的“华夏”究竟是什么人群?是什么人种?众多白 痴能回答吗?
          “习于夷风”是在说“于夷”?每天要别人翻译古文的白 痴@欧阳轩罗 ,你认为你的叫兽同伙这个翻译如何?“白夷是白狄,赤夷是赤狄”,这就是从你的门腔喷出来的?@大唐大野虎


          IP属地:上海6楼2017-08-11 09:01
          收起回复
            @大唐大野虎 ,你说“夷,是介于人和动物之间的一种东西,是非人非兽的。”?
            你个 狗 东西 还说你崇拜龙山文明?你将龙山先民污蔑为兽将中国先民污蔑为非人你还说崇拜?你敢将你这些言论公开发表吗?希特勒都没有说犹太人非人吧?你个贱 种 就如此猖狂?这充分显示了你的低贱本质!!
            你不是总是提孔丘吗?孔丘说“学在四夷”,按照你的意思孔丘是在说:学问是在”是介于人和动物之间的一种东西“那里?!!你个戎狄 贱 畜,是什么让你如此猖狂?!!!


            IP属地:上海8楼2017-08-11 09:15
            回复
              @大唐大野虎 ,看看你的戎狄周祖宗的面目:
              【《史记·匈奴列传》: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史记周本纪》: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
              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这就是你戎狄周祖宗的真实形象,是真正的半人半兽,你个贱 种还反咬一口?!!东夷方国至少在商代就有很好的青铜器和城堡,你周祖宗商代的青铜器和城堡在哪里?没有这些你整天扯淡文明是在扯什么?是指撒谎的能力吗?,若论撒谎,确实无人能和你周祖宗相比,这从你这贱 种身上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IP属地:上海9楼2017-08-11 09:23
              收起回复
                周人原来只是一个很小的部落,类似于现在非洲的一个土王,当时有八百诸侯,这不是夸张,因为当是一个方国就是现在非洲一个部落。所以周人不是现在所有汉人祖先。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8-11 10:25
                收起回复
                  “不行,夷泛指的话,之前吹出去逼的怎么圆?”


                  IP属地:山东11楼2017-08-14 15:34
                  收起回复
                    《礼记王制》:“中国夷狄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0-03 20:02
                    回复
                      历史文献告诉我们,戎和狄皆"不粒食",就是不吃五谷,既游牧人也。
                      蛮和夷皆"不火食",就是不吃熟食,有网友反驳,"不吃熟食"不科学,是不可能的,因为肉蛋五谷等大部分需要煮熟了才能吃,不然会得病",看到这个网友的言论,本教授不厚道的笑了…
                      这是多么愚 蠢 的话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10-03 20:03
                      回复
                        人的体质和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若你从小生长在山东,今天去了西 藏,很可能会得病的,既头晕脑胀没精神吃不下饭,这就是水土不服。但久而久之你总会习惯的,这个习惯的过程,就是你身体机能自动调节的结果,以适应当地环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10-03 20: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