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练习外,对怎样打出颗粒感的或像倒豆子一样的声音梦寐以求,于是琢磨了一下。
对于打出好的声音,有两方面要求。一是鼓,老师或教材都有说鼓皮一定要拉紧,还有各种的调音方法,使鼓皮绷紧。二是怎么打,教材和视频教的就不重复了,特别强调了放松。个人感觉打鼓时要学会利用鼓皮的反弹力,减少手与鼓皮的接触时间。击打时主要力量来源于小臂,还有手和小臂的自重,新手手部是僵硬的,力量出去后缺少回收的力,这样就使得手与鼓皮接触时间较长,致使音不好听。而放松以后,击打时可以利用鼓皮的反弹及时抬起手,虽只是缩短了0.几秒,0.00几秒,但出来的音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师们强调的放松,其含意就是尽量减少和缩小手击打鼓皮的时间。
从其他乐器也可以印证一下,我们弹的吉他与国外大师一样,都很高档,却没有外国大师的好听,后来发现人家拨弦手与弦的接触时间短,就这么简单。题外话了。
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拉紧的鼓皮出好的音质,同时也有了更好的反弹力,放松的手击打时,既要力量到位、要实,又能快速的弹起回收,尽量缩短接触时间,这样才有对的音发出。
说起来简单,但力量的收发控制,最终使得肌肉记忆、产生自适应,是需要长时间练习练就的。
这只是我作为新手的一点思考,不是结论,不是教材。还请大家指教![](http://static.tieba.baidu.com/tb/editor/images/qpx_n/b02.gif)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ad87c0f871001e94e3c1407880f7b06/9b2beb3d70cf3bc70629f80adb00baa1cc112ac9.jpg)
对于打出好的声音,有两方面要求。一是鼓,老师或教材都有说鼓皮一定要拉紧,还有各种的调音方法,使鼓皮绷紧。二是怎么打,教材和视频教的就不重复了,特别强调了放松。个人感觉打鼓时要学会利用鼓皮的反弹力,减少手与鼓皮的接触时间。击打时主要力量来源于小臂,还有手和小臂的自重,新手手部是僵硬的,力量出去后缺少回收的力,这样就使得手与鼓皮接触时间较长,致使音不好听。而放松以后,击打时可以利用鼓皮的反弹及时抬起手,虽只是缩短了0.几秒,0.00几秒,但出来的音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师们强调的放松,其含意就是尽量减少和缩小手击打鼓皮的时间。
从其他乐器也可以印证一下,我们弹的吉他与国外大师一样,都很高档,却没有外国大师的好听,后来发现人家拨弦手与弦的接触时间短,就这么简单。题外话了。
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拉紧的鼓皮出好的音质,同时也有了更好的反弹力,放松的手击打时,既要力量到位、要实,又能快速的弹起回收,尽量缩短接触时间,这样才有对的音发出。
说起来简单,但力量的收发控制,最终使得肌肉记忆、产生自适应,是需要长时间练习练就的。
这只是我作为新手的一点思考,不是结论,不是教材。还请大家指教
![](http://static.tieba.baidu.com/tb/editor/images/qpx_n/b02.gif)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ad87c0f871001e94e3c1407880f7b06/9b2beb3d70cf3bc70629f80adb00baa1cc112ac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