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里,回燕北最开始燕洵就告诉楚乔了,燕北内部势力盘根错节,军令不稳,人人都有自己要效忠的势力,他必然会清洗的。那一章真的能看出燕洵是有雄才大略的,也目光敏锐。乌先生和仲羽姑娘的大同势力想支持他表妹成为新的燕北王,还准备刺杀燕洵。这是权力游戏,成王败寇是正常的。
而且当初,乌先生和仲羽姑娘帮燕洵逃出长安,也是希望通过控制燕洵来达到控制燕北的目的,不是无条件帮忙。阿楚才是唯一真心帮助燕洵的人,所以,她天真的以为只要曾经帮助过她们的人,都没有目的,都是好的。却看不清他们的真面目,燕洵是要称王的人,不会成为他人的傀儡。眼看控制不了燕洵,才想换人,他们盯上了单纯的郡主,燕洵唯一的表妹。这就是事情的全部。
另外,仲羽跟燕洵是因为何事分裂的,不知你们看明白了没?电视上模糊化了,燕洵已经给仲羽下命令了,让她带阿楚回蓝城。可是仲羽阳奉阴违,刺激阿楚,阿楚才誓死也要守住红川,打乱了燕洵的战略部署。仲羽在利用阿楚的信念来为自己的信念服务。
我不是说乌先生和仲羽姑娘有什么错,他们有他们的政治理念,他们是谋士,但是燕洵的理念是以战止战,成为最强者,和他们为民请命的信念不同。如果他们离开燕北另觅良主,可能相安无事,但是,他们偏偏要往刀口上撞,燕北的草原上容不下两头狼王,这是找死,怪得了谁。女主是个无政治头脑的人,她看不清很多事,她与燕洵缺乏沟通,时间长了,就只能分手。
后期的燕洵,看上去相当大男人,只让阿楚做个小女人,不让她参与这些政治上的事,就是因为他看清阿楚没有什么政治头脑,很容易****纵*利*用而不自知。阿楚是燕洵的软肋。他的政敌都看在眼里,如果还放任她在军中任职,只会成为政敌用来攻击他的手段,阿楚的处境就相当危险。也是仲羽那件事提醒了燕洵。
不知道我的这些解释你们能否理解。但是,燕洵最后才是真正完成阿楚废奴止戈的梦想的那个人。所以,我更心痛与阿楚对燕洵的不理解。
再吐槽一下阿楚
阿楚这个人物就是太在意自己的感情了,就说她吧,秀丽军本就是叛军,如果最初不是因为世子,会效忠她。世子不齿这些叛军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的反叛,世子的家人被害,看看那些燕北百姓是怎么看他们的。就因为她楚乔跟这些人有私交,就想让世子和他的部下饶恕他们的行为,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吧。
还有,明明是燕北的将领,私下跟对手将领有私情不说,还手刃燕北士兵,这样的人还在怪罪燕询把她驱离权利中心。一个公私不分的人,还一脸义正言辞的斥责燕洵。说燕洵利用她,我也是服了女主。怎么不想想当燕洵知道你与宇文玥私下会面时,而且这是在敌军压境,两军准备交战前夕,对你有多寒心。
既然都提小说情节了,你们也是看过的。诸葛玥跟燕洵除了是仇敌以外有半毛钱关系,当年也是因为他的那支箭,害燕洵和阿楚在敦煌城呆了8年,也没有做什么维护他俩之事,也不是什么兄弟。
编剧已经把诸葛玥洗的白的像神父一样的存在了。但我还是看不起宇文玥,如果是兄弟,朋友妻不可欺,这句话不是说说的吧!
燕洵做任何事,都问心无愧,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自己坚定的信念。而楚乔呢,一直口口声声说自己的信念有多么多么重要,她的信念又是什么呢?又做了什么呢?小说的最后,燕洵完成了废奴止戈,用他的铁血统治,清洗了门阀贵族势力,启用平民出身的官员,完成了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他的军队,在西蒙大陆所向披靡,无人能挡,除了燕北,大夏(剧中的大魏),怀宋都收归到他的国土之中。以战止战,维护了世间和平。这不是女主的梦想是什么?
都说燕洵手段残忍,不残忍怎么推行下去,真正的称王之路,绝不是小说里诸葛玥在青海那么简单,都不需要流血就能称王,那是作者的金手笔。
我就是喜欢燕洵,这个人物真实,性格也真实,尤其是小说里的燕洵,绝对是个值得托付一生的人。
是女主对不起他在先,还血口喷人,阿楚最后才真真是自私自利,公私不分的烂人一个,看过小说无数,这么渣的女主第一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