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吧 关注:4,612,117贴子:111,912,836

【影评】青春如花,热血如诗。——《建军大业》影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文5千字。分为(三)部分。
下面分几楼发完,请先不插楼,谢谢。
————————————————————————————
(一)历史背景
(二)电影总评。
(三)蒋介石(霍建华饰演)评。


1楼2017-07-29 04:50回复
    全文5千字。
    分为(三)部分。
    (一)历史背景
    (二)电影总评。
    (三)蒋介石(霍建华饰演)评。
    ——————————————————————————
    (一)历史背景。
    首先,要说一句心里话,我挺感谢,这一部电影的。
    讲真,作为一个霍建华的影迷——我来看这个电影,主要是为了他。
    但是,作为一个,认真的影迷——我不想,看的盲目,看的糊涂。
    尤其,作为我,这样一个,历史小白——
    我没法想象,自己坐在那一张,巨大的屏幕下
    在那一幅,波澜壮阔,风起云涌,气势磅礴的历史长卷下
    那种,一无所知的尴尬,那种,看不明白的困窘——那状态,就太糟了。
    于是,临阵磨枪,一天一夜,百度资料,我算是,大致的,了解了——
    那个时期的中国,那个时期的蒋介石,那个时期的国共合作,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
    从蒋介石,这一个人物,出发——
    从他,十九岁,东渡日本,求学,接受反清思想。
    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投身民主革命,获得孙中山的器重。
    回国,加入中华革命党,协助陈其美从事,反对袁世凯的革命活动。
    孙中山避难于永丰舰,蒋去广州登舰侍护40余日,取得孙的信任和器重。
    从黄埔军校的校长,到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蒋一跃而成为,国民党内,握有军事实力的,首要人物。
    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4.12事件”,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的国民政府,对峙。
    ……..
    从蒋介石,到汪精卫,到张作霖——当时一个国家,三个政府的混乱局面,是如何形成?
    从北伐战争,国共合作——从宁汉分裂,到宁汉合流——从七一五事变,到南昌起义。
    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先后“清党”,打破了国共合作,联手北伐的大好局面。
    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
    危局挽狂澜,乱世生英雄——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
    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
    共产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
    “在南昌,实行起义”。——应运而生,顺势而发!
    这样一个“历史背景图”——当它,慢慢铺展,在我们面前时,不胜慨然。
    从联手革命,到排除异己,反革命;
    从屠杀到觉醒,从反抗到起义;
    一个古老的国家,在摆脱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之后,刚迎来一个苏醒的清晨;
    就又沉入到一段混沌的暗夜;
    但在这暗夜中,还是有些人,摸着路,点上灯,找准方向,再次上路;
    冒着枪林弹雨,冒着生死艰险,
    付出青春,洒下热血——只为了,再次,捧出一个,照亮这个国家的
    黎明的曙光,明亮的朝阳。
    “南昌起义”——就是这样一个时刻,在黑夜里,擦亮火柴,点燃火炬,重新找路,重新出发,新的征程。
    在看电影之前,我在网上,查资料,准备着,做这一次“课前预习”的时候——我就不胜感慨了。
    而当我,真的坐在,大荧幕下——看到,那些,历史,事实,一幕,一幕,呈现,眼前
    那时刻——我心中的,大震撼,大感慨,更是难以言表了。
    —————————————————————————————————
    (二)电影总评。


    3楼2017-07-29 04:51
    回复
      (二)电影总评。
      在看电影之前,我也很怕——自己,会陷入一场,数“星星”,
      争看明星脸,满屏小鲜肉的,历史片沦为娱乐片,尴尬局面中。
      但是,没有。
      是画面,的精美,大气,磅礴,壮美!
      “四一二”大屠杀的,可谓——惨烈,残酷,
      满目血河,满耳惨呼,横尸街市,暴杀惊人!
      反正我这样一个女生,是真有点看不下去了,几乎侧目而视,想要捂住双眼。
      惨,是真惨。
      大的画面感,大的视觉冲击——超过了,我在网上,百度那些,文字史料时,心理承受力极限。
      而,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
      镜头一转,南昌起义——那一大段,重头戏,又再一次,冲击了,刷新了,我的视觉极限!
      子弹,飞如雨,大雨倾盆,从天而泻!
      炮火,闪瞎眼,火海漫漫,蔽日遮天!
      这是我看过的,气势最大,震撼最强的,“大战争戏”的巨幅图画!
      那些,穿梭在,枪林弹雨,生死线上的,革命勇士们——他们的舍生忘死,英勇无畏,豪气万千,谱写了一曲,震颤心灵的,生命交响。
      令人动容。
      而,可说是,悲壮如诗的——还是,最后,三河坝之战。
      演了掩护,起义的大部队,安全撤离。
      朱德率领少数部下,以寡敌众,拖住敌人,三天时间——为前面的部队,争取更多的时间。
      无论是,一鼓作气的,滩涂大战——痛快如诗;
      还是那,同归于尽的,阵地死守——悲壮如歌!
      我们都在那些,气势宏大,情怀更宏大的——壮丽画卷上,看到了,革命激情的激昂慷慨;战士牺牲的奉献精神。
      ————————————————————————————
      我并不喜欢,把什么都归入,高大上的高级境界。
      但是,有些东西——它就不是,我们可以,轻视的。
      比如,信仰,比如,牺牲——是什么,能让那些,那么年轻的生命,那么义无反顾的,冲上去,倾付所有,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青春如花,热血如诗!——那是一首,生命之歌。
      跨越了,时空,超越了,历史——
      我看着那些,年轻人们,拼搏奋斗,我常会,想到,今天的我们,今天的自己。
      今天,在没有硝烟,没有战乱,没有死亡的——和平年代
      我们,又将,做一个怎样的自己?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不过是,那一句——莫负,青春——莫负,自己——莫负,理想。
      我能悟到这个,我能做好自己,便足以了。
      ——————————————————————————————————
      说到这一点,我开始,佩服导演——敢于启用,那么多,年轻的面孔。
      包括,小鲜肉什么的。
      真的,也不要在乎,那些名号。
      能在这一部,历史影片里——感受到,一个民族,一群年轻人的,热烈而勇敢的心跳!
      并能,让我们,受到感染,受到鼓舞,受到“正能量“的激励!
      还有什么,比这,更好呢?
      年轻的zhou en lai——心有大爱,智慧,沉着,更多一份,年轻的果敢的锐气,锋芒如剑;
      年轻的mao ze dong——高瞻远瞩,真知,灼见,更多一份,年轻的洒脱的冲劲,气势如虹;
      年轻的zhu de,有勇有谋,大将风度,更多一份,年轻的豪气冲天;
      年轻的ye ting,敢爱敢恨,敢打敢拼,更多一份,年轻的壮志飞扬;
      年轻的卢德铭、何长工、粟裕……——他们朝气,活泼,无畏,无惧,
      他们,英姿飒飒,他们,青春无悔!
      他们,甚至可以说是一群,意气风发的,那个时代中国好少年,好青年的“精彩群像“!
      让我想起,那一篇,很有名的——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
      不同于,在很多的同类影视剧中,我们常常见到的,成名的伟人,成熟的英雄。
      影片中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让我们真的感觉到,那个年代里,革命队伍里,新鲜热血,滚滚涌动的,那种激动人心的情景。
      ——————————————————————————————
      而在青春如歌,豪气成诗的,这一段革命故事里,也有两次,“催泪“节点。
      我第一次,泪下——是,mao ze dong,要离开家乡,离开年轻的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
      把一声一声“爸爸“的呼喊,抛在身后,毅然离去——那一刻,他一边走,一边流泪。
      我也在屏幕下,流下眼泪。
      我第二次,泪下——是,三河坝之战,问谁留下,拼死掩护,大部队的撤离?
      那么多的声音,都说,我留下!
      没有人,不爱生,没有人,舍得死——只是,他们用自己的命,换了更多人的命,换了整个革命的希望,换了星星燎原的火种,能留下更多,遍野撒去。
      当朱德向着战士们,牺牲的阵地方向,流泪致礼,我也满面流泪。
      苍白的说教,是没有力量的,盲目的煽情,是没有效果的。
      但,将心比心,真情相对——我们,便再也不能,置身世外,无动于衷了。
      在那些,牺牲和付出的背后,流出真情,显出大爱。
      导演和演员的用心,也可以见了,诚意。
      革命,是为了什么?
      终是为了,让更多人过的好,一片赤诚的真情。
      这影片的三大看点,由此,便集齐了——
      大气磅礴,视觉冲击,令人震撼。
      青春之歌,热血理想,使人激动。
      以情动人,以诚感人,让人感动。
      ——————————————————————————
      (三)蒋介石(霍建华饰演)评。


      4楼2017-07-29 04:52
      回复
        (三)蒋介石(霍建华饰演)评。
        下面,我就来,细细说说,我喜欢的演员——霍建华。
        也就是,影片中——蒋介石,的扮演。
        应该说,这个角色,要演好——是并不容易的。
        在以往,我看过的,一些电视剧,电影,历史片中——蒋介石,我只喜欢,三个演员。
        第一个,当然是,孙飞虎,那是早一代“蒋介石“的演员。
        著名表演艺术家,真的是大家风范。
        我妈妈说,那是演蒋介石,演的最好的一个演员,演的真好。
        我也记得,我小时候,跟着学校,去看电影,《开国大典》、《重庆谈判》什么的。
        那老爷子的眼神,真厉害——总带着那么一股子,凌厉的杀气。
        不过,那总归是,末路的枭雄了。
        强弩之末,有些颓丧的了。
        这也包括,新版的《建国大业》中,张国立扮演的蒋介石,也是一种,夕阳西下前的光景。
        还有一个,就是电视剧《西安事变》中,郑玉扮演的蒋介石,被张学良一场兵谏,逼蒋抗日,也是他狼狈时模样。
        我还真的,从没有看过,一个,更早期的,蒋介石——还不曾失势,还不曾困窘,还不曾颓然。
        我还真的,从没有看过,一个,更年轻的,蒋介石——意气风发,踌躇满志,野心勃勃,正值,上升期。
        我还真没看过,这样一个,年轻,得志的,蒋介石——所以,点赞,霍建华——他给出了一份,很精彩的表现!
        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史上,最年轻,最特别,也很出彩,很令人难忘的——年轻的蒋介石形象。
        我不敢说,他是,最好的一个。
        但是,我可以说——他是,蒋介石的扮演者中,堪称经典的其中一个。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非特型演员,演绎的,却可圈可点,
        这是很不容易的。
        下面,我们就从电影里,看看他的表演吧——每一幕,都有亮点。
        ——————————————————————
        首先,是扮相,外形上的成功——可谓是,先声夺人。
        在看剧照,看预告的时候,很多人,就惊叹——太像了!
        清瘦的身材,挺拔的身姿,肃正的容颜,威仪的气质——集军人,领袖,感觉于一身。
        这么瘦,这么帅,这么神似——霍建华版的蒋介石,独具,自身,优势。
        而从外表,到心理——从气质,到性格
        霍建华的表演,又一层一层的加分了。
        并且,是,极细致!——极耐品。
        没有,大线条,大动作,大表情——他所有的情绪,情感,内心活动
        全都,以“纤细如丝”,微观表演,展现出来。
        这既是——“蒋介石式的,心思,缜密”——隐蔽性人格
        这又是——“霍建华式的,细腻,精致”——内敛性演技
        二者,极好,融为,一体。
        可以说,蒋介石的这一面“演技”,以前很少有人,能表现出来。
        可以说,霍建华的这一种“演技”,是扮演蒋介石,最合适人选。
        非他的“精,细,隐”——不能演出他的“精,细,隐”。
        下面就从影片里,一、一去看吧。
        第一幕


        5楼2017-07-29 04:52
        收起回复
          下面就从影片里,一、一去看吧。
          第一幕,412事件,惨杀革命群众,血流成河。
          作为,一手策划, 幕后推手——蒋介石
          他,一手叉腰,伫立窗前——简直,好像,一座,姿势优雅,从容不迫的,雕像。
          但他,却是,活的。
          闪电,过去——就一刹那,他眼中的,锋芒,无声,射出。
          他颧骨微凸,犹如斧劈,一丝狠厉,一闪而过。
          他很轻微的,咬了一下齿,决绝的——如刀,切下。
          他伸手,摸了一下,窗外的雨水——像是,在试,这一刀,砍下去的深浅。
          像是,在品,自己的战果——傲然,满意——这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中。
          他是一个冷面的杀手,傲然,屹立。
          挺拔的身姿中,透出的,独裁专权者,威势——令人望而生畏。
          动作少到,只动了一下。
          表情细到,需要用“秒读”。
          但是,这一场历史大风雨背后的主人——其威,其厉,其狠,其冷!
          全都,尽现,眼前。
          真可叹——
          蒋介石的心机,不服不行。
          霍建华的演技,不赞不行。
          在借刀杀人,处死李大钊时,他的眼珠,微微一动,成算在心;
          在拉拢浙商,为己所利用时,他的头项,轻轻一转,胸有成竹;
          深谋筹划在心,不露声色在外——就连,提到,自己心爱的女人,提到她爱的梧桐树,提到爱情的时候,他的微笑,也如,轻风吹过湖面,淡淡。
          心机之深潜;性格之隐蔽——如同,蜻蜓点水一般。
          真可叹——
          蒋介石的智谋心计,四两拨千斤。
          霍建华的表演力度,举重若轻。
          这轻中,有重量。
          这淡中,有凌厉。
          这云淡风轻里——藏着一个野心家,不淡,也不轻的,野心勃勃。
          哪怕,是在,有些观众,津津乐道的,爱情戏里。
          我们依然,能嗅到,他的霸道,和自负。
          比如,在蒋介石和宋美龄,那一场,跳舞戏里。
          翩翩起舞,爱意融融。
          只一句“你眼前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他把她,一下拉进怀中。
          三分吃醋,七分霸气!
          与其说,一个男人为了爱人,争风吃醋;
          更像是,一个男人不甘自己,居于人下。
          他的力道,看似不大,却,速度迅疾。
          犹如一剑,出鞘之时,已,啸啸生风。
          带着,野心家的野心。
          带着,霸权者的霸道。
          看似,挟带一股英雄气的男人,自然让美玲动情。
          可惜,这英雄——是,自诩英雄。
          可叹,这傲气——是,自以为是。
          当最后,蒋宋大婚,他眼中,轻蔑的目光,简直,傲然无人了。
          “mao ze dong一个农民,zhou en lai一介书生,zhu de一个兵痞,他们,凭什么,跟我斗啊。
          我倒要看看,十年后的旗帜,还在哪一边,飘扬?”
          1927年12月1日——他们结婚了,言犹在耳,22年后,言倒势翻,预言逆转。
          他轻蔑的目光,这一次,并没有,变成,轻功,取胜——终变成,轻烟,被风,吹散。
          灰飞烟灭了。
          回头去看
          那是一个,特殊时期的,蒋介石。
          有野心,有霸气,有骄傲,有狠厉,有深谋,有决绝——
          他以,将要站上第一把手的,最高姿态,傲藐众生。
          霍建华,把他那种——
          视自己为至高的倨傲;
          视他人为草芥的冷酷;
          藏心机于心底的腹黑;
          隐真情于无情的冷漠。
          表达的,淡色中,见浓。——轻中,蕴重。
          其实,很像国画中,寥寥几笔,现了韵味。
          其实,也像太极中,轻轻几下,运了功夫。
          既有,历史人物的特定色彩——又有,平常人物的性格个性。
          他既发挥了,自己,细腻,精致,的表演风格。
          也很走心的,进入人物内心,发掘出了,内在内容。
          他将“蒋介石”这一特殊的,历史人物——表达的,形似,更神似。
          不但可以进入到,蒋介石的经典表演者行列中。
          还可以成为,这一时期的蒋介石,最好的演绎者。
          可谓,塑造人物,又一次,成功。
          ——————————————————————————
          (四)


          6楼2017-07-29 04:53
          收起回复
            (四)
            在看影片之前,我还真有过,疑虑:他真能演的像么?
            那么特殊的一个人物。
            只有一张扮相成功的脸,有多少底气?
            现在,我知道了——无论,演谁,演什么角色——难度,不在角色本身。
            而在于,演员自己。
            肯付出,多少努力?
            肯花费,多少真心?
            而对于这一点来说,我对霍建华,其实,一直都是,挺放心的。——因为,
            他是一个好演员——他是一个,热爱表演的好演员。
            为此,我会一直支持他的。
            ————————————————————————————
            (另外,这个电影中,还有其他一些演员,也演的不错。
            甚至是反派,甚至是配角。导演对影片的用心,也可见了。
            借着这个电影,补了一堂历史课,于我自己是最好的收获了吧,关于中外历史课,我都企待以后慢慢的补上。
            说以史为镜的话太大了一点。但多一点了解总是好的。)
            ————————————————————————————
            (END)


            7楼2017-07-29 04:54
            回复
              全文发完,一共(六)层楼。
              谢谢。
              ————————
              (END)


              8楼2017-07-29 04:5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7-29 04:57
                回复
                  分析的很细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7-29 04:58
                  收起回复
                    太长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7-29 05:53
                    收起回复
                      楼主你真勤快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7-29 06:04
                      收起回复
                        @銀幕中國 @hulo_小正太 @像夏天一样a8 三位大吧辛苦了,影评贴申精,谢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7-29 06:04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7-29 06:05
                          收起回复
                            启用年轻演员我觉得挺好的,最起码激发年轻人去了解历史,电影也是传媒的一种吧,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年轻人对影片感兴趣,对历史感兴趣,我觉得挺好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7-29 06:52
                            收起回复
                              (⊙o⊙)哇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7-29 06:57
                              收起回复